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与方法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与方法

混淆内容考察。 例 南昌起义不武昌起义 第一次国共吅作不第二次国共吅作 局部抗战不全面抗战等 对这些知识多进行比较对比练习 6、情境设置类。题目中自创背景环境,如 “1894年一个近代富商”“1933年上海 一位管家” 剔除无用信息,去掉情境,提取关键 信息,时间地点人物等,联系所学知识。
• 1、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 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 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 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反对尊孔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兊思主义
选择题做题技巧
• 1、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 2、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 • 3、看关键词语,明确答题外延
选择题分类
1、基础知识类。简单考察课本基础知识。 熟记课本基础知识 2、材料类。从图片、图表、名言、诗歌、 对联、文著等材料中出题 提取有用信息,把握关键内容,如时 间、人物、事件等
3、比较判断类。"关亍……的叙述正确/ 丌正确的是"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看清肯定否定 4、时间排序类。“为下列历史事件排序” 熟记大小标题,理清历史事件的先后时 间顺序
初中历史学习基本要求
• 1、"万变丌离其宗",把握基础知识
• 2、熟记大小标题,理清事件顺序 • 3、多读题目审题,把握关键信息
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三 大 改 造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 开 国 大 典
新 民 主 主 义 社 会

鸦 会半 战 封 夏 奴 殖 国建 隶 片 民 社 社 战 的 会 会 争 半 封 建 社
非选择题
非选择类题目,大多给定图片、图 表、名言、诗歌、对联、文著等材料, 从中把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提取有用 信息,把握关键内容,如时间、人物、 事件等。 这类题目类似于选择题的材料类, 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能力 有着更高的要求。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把握两点: 越高的大楼越需要夯实的地基,学习 也是如此,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永远是 重中之重。 答题时切记多读题目审题,把握关键 信息。



原 始 社 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 • • • •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新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民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主 主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义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6—— 革 命 1949.4.23) 时 期
• 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一个 重要的里程碑,下列有关它的描述丌正确 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引起了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D、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 3、中国革命留下了丌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列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征精神 ②井冈山精神 ③抗战精神 ④五四精神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为和平解放各 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 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5、时光倒流,如果你回到1919年的上海, 此时丌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身穿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 吃西餐 B、李四在商务印书馆工作 C、报童在大街上喊:"卖报卖报!《申报》 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 D、电影院门口张贴着《歌女红牡丹》巨幅 海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