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水稻品种稻瘟病抗病性鉴定总结.doc

2017年水稻品种稻瘟病抗病性鉴定总结.doc

第六节 2017 年水稻品种稻瘟病抗病性鉴定总结一、试验目的抗病品种的研究和应用是作物病害防治中最经济有效的关键技术和措施,抗病性鉴定是抗病育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抗病性鉴定试验研究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试验内容(一)水稻抗病鉴定1、供试材料:参加抗病鉴定材料包括对照共315 份。

本区区域试验早熟组、晚熟组和生产试验共21 份。

本区区域试验品比试验早熟组、晚熟组31 份。

优质米水稻新品种选育:品比试验22 份。

生物技术育种:高代育种材料22 份。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杂交稻品比试验11 份。

水稻品种资源:品比试验10 份,引进种子资源115 份。

协助水稻分子育种试验筛选亲本,鉴定筛选亲本31 份。

强爱玲提供育种材料9 份。

科丰种业育种高代材料11 份。

2、试验设计稻瘟病病圃田:设在永宁王太堡作物所育种基地稻田,田块面积 2.0 亩,每排插35 个材料,每个材料插 2 行(每行10~ 15 株),每穴4~ 5 株插秧,排间走道50 厘米,每个材料间、排间走道及四周插一行稻瘟病诱发材料(白皮稻)。

试验区四周种植 1 米宽诱发带(白皮稻)。

3、供试菌系稻瘟病病菌选用2015-2016 年保存的从全区水稻种植区不同水稻品种采集的并鉴定的优势种群稻瘟病单孢菌株,在水琼脂培养基培养活化,将单孢培养基中的菌丝移入PDA培养基中一个单孢一个试管培养,一周后移到产孢培养基上使其产孢,最终得到32 个单孢菌株的混和菌。

混合孢子液的浓度以 100 倍镜下每视野看到30 个以上孢子为准。

4、鉴定方法:( 1)成株期田间自然诱发结合接种鉴定:以田间病稻草为诱发材料,经高施N 肥,创造发病条件,并结合人工接种在六月中下旬分蘖高峰期将混合孢子液用喷雾器喷洒在水稻叶片上。

( 2)区域试验田间鉴定: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 3)病情记载分级及抗性评价标准:鉴定和评价标准采用全国2015 年新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NY\T2646-2014 ,和 2017 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关于印发《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的通知。

按照标准和通知确定了我区抗病鉴定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的有关定义,鉴定方法调查方法,数据计算,抗性评价及汇总报告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品种抗病性比较试验、主导品种的抗病性监测可参照执行。

1、苗叶瘟病级按 GLB= ∑ (NDL × GDL)/TNL计算;式中:GLB-苗叶瘟病级;NDL-各级病叶数;GDL-各病级代表值;TNL- 调查总叶数。

2、穗瘟发病率按 IDP=TNDP/TNP×100计算;式中:IDP- 穗瘟发病率,单位为百分率(﹪);TNDP-发病穗数;TNP-调查总穗数;GIDP 为 IDP 对应的抗性指数(级别);水稻稻瘟病发病率群体抗性分级标准见附表 A。

附表:表 A 水稻穗瘟发病率群体抗性分级标准抗级抗感类型病穗率 (%)0 高抗( HR)01 抗 ( R ) ≤5.03 中抗 (MR ) 5.1 ~ 10.05 中感 ( MS ) 10.1 ~ 25.07 感 ( S ) 25.1 ~ 50.09 高感 ( HS ) ≥50.1注 1: 有穗颈瘟时调查穗颈瘟,无穗颈瘟时再调查枝梗瘟,枝梗瘟换算成穗颈瘟的分级标准,枝梗瘟发病率≤ 10%为 1 级,发病率11%~ 30%为 3 级,发病率> 31%为 5 级。

枝梗瘟指的是穗轴第一枝梗(包括上端的 2/3 的穗轴部分)发病,谷粒饱满。

注 2:当没有穗瘟,而有节瘟时,节瘟按穗颈瘟统计。

3、穗瘟损失率 ( 级 ) 按 GLRP=∑ (NDP×GDP)/TNP计算;式中:GLNP-穗瘟损失率(级);NDP-各级病穗数;GDP-各级损失率病级;TNP-调查总穗数。

4 、稻瘟病综合指数按 IB=GLB × 25%+GIDP × 25%+GLRP× 50%计算;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分级标准见附表 B附表:表 B. 水稻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分级标准抗级抗感类型综合指数0 高抗 ( HR ) < 0.11 抗( R) 0.1 ~ 2.03 中抗(MR) 2.1 ~ 5.05 中感 ( MS) 5.1 ~ 6.07 感( S) 6. 1~ 7.59 高感 ( HS) ≥ 7.65、田间管理5 月 15 日施用基肥NEB 4kg/ 亩,艳阳天有机肥15kg/ 亩,同时配合丁草胺和乙氧氟草醚封闭, 5 月 19 日插秧, 5 月 20 日施尿素10kg/ 亩, 5 月 23 日浸土稻子, 5 月 28 日播土稻子,6 月 2 日施尿素10kg/ 亩,除草剂 6 月 8 日在稗草2~ 3 叶期进行茎叶处理,每亩用 2.5%稻杰油悬浮剂40~ 80 毫升,对水 20kg 喷雾, 6 月 25 日插土稻子, 6 月 10 日施尿素10kg/ 亩,全生育期比常规稻田多施7.5kg/ 亩,重施底肥亩施有机肥 2.3 方,7 月 3日塞病稻草, 7 月中旬调查3次叶瘟、8 月 23 日~9 月 3日调查穗颈瘟。

6、试验结果成株期田间自然诱发结合人工接种对水稻品种进行分蘖盛期的叶瘟抗性鉴定,鉴定。

对 315 份水稻品种采用在自然条件下人工接种诱发进行了水稻抗病鉴定。

穗期的穗颈瘟抗性根据鉴定结果IB(综合病情指数)表明: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其中抗病品种 2 份占 0.63%,中抗材料210 份占 66.67%,中感材料54 份占 17.14%,整体今年宁夏稻瘟病发病较重。

6.1 品比试验早熟组抗病鉴定:参试 16 份材料,综合抗病类型表现为中抗(MR)品种 9 份,表现为中感( MS)品种4 份,表现为感病(S)品种 2 份,表现为高感 (HS) 的品种 1 份;具体病圃鉴定结果见表 1。

1、金谷 1 号: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 GLB)是 3.3 ,叶瘟最高病级是 6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 7.1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3;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3.38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 是 3.26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R。

2、吉大 718: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GLB)是 5.05 ,叶瘟最高病级是 7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11.40 %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5;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5.0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是 5.0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R。

3、京宁 35: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GLB)是 2.80 ,叶瘟最高病级是 5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8.20%,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3;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4.88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是 3.89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R。

4、京宁 34: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GLB)是 5.05 ,叶瘟最高病级是 7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98.39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9;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9.00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是 8.01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HS。

5、优育 102: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GLB)是 4.80 ,叶瘟最高病级是 7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20.88 %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5;损失率级别 (GLRP)是 5.38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是 5.14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S。

6、14MB-892: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GLB)是 4.05 ,叶瘟最高病级是 7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35.26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7;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7.13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是 6.33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S。

7、花 138: 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 GLB)是 3.70 ,叶瘟最高病级是 5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 15.11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5;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4.50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 是 4.43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R。

8、花 140: 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 GLB)是 4.1 ,叶瘟最高病级是7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 12.29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5;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4.75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 是 4.65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R。

9、2015QP-165: 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 GLB)是 5.65 ,叶瘟最高病级是 7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 15.21 %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5;损失率级别(GLRP) 是 3.63 ,稻瘟病综合指数(IB) 是 4.48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R。

10、HR-13: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 GLB)是 4.85 ,叶瘟最高病级是7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 17.06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5;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4.25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 是 4.59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R。

11、SD-14: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 GLB)是 5.05 ,叶瘟最高病级是7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 17.67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5;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6.25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 是 5.64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S 。

12、SD-15: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 GLB)是 5.00 ,叶瘟最高病级是7 级;穗瘟发病率 (IDP) 是 15.93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5;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5.50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 是 5.25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S 。

13、2015KF-175: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 GLB)是 6.00 ,叶瘟最高病级是 7 级;穗瘟发病率 (IDP)是 10.11 % ,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GIDP)是 5;损失率级别(GLRP) 是 3.04 ,稻瘟病综合指数(IB) 是 4.27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 MR。

14、 2015KF-93 :苗叶瘟病级平均指数( GLB)是 4.7 ,叶瘟最高病级是 7 级;穗瘟发病率 (IDP)是 13.45%,水稻发病率群体抗性级别( GIDP)是 5;损失率级别 (GLRP) 是 3.33 ,稻瘟病综合指数 (IB) 是 4.09 ,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M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