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师范大学大学语文考试重点及答案最新

云南师范大学大学语文考试重点及答案最新

一、填空题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因此又称“诗三百”。

“四始”是指《诗经》中《风》、《大雅》、《小雅》、《颂》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2.《左传》名为《左氏春秋》,汉代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记述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主要特点:简洁生动,工巧严谨。

3.论语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哲学、时事、教育、文学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2.老子,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以“道”为核心,主张“无为而治”,倡导道法自然,绝圣弃智,小国寡民,被后世奉为道教教主。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巨著。

3.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保民而王,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养气”论。

《孟子》共七章,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在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观点。

4.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行文多采用寓言故事,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作总集,易称之为《南华经》。

5.司马迁,西汉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分为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列传(70)五个部分,共135篇。

6.《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全书分为三十六门。

作者为刘义庆,南朝宋笔记体小说家。

7.张若虚,唐中宗神农年间,“以文辞俊秀,名扬于上京”,作品多散佚,仅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堪称千古绝唱,实启盛唐之音。

8.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蛟台老人,清朝昆明人,著有《金沙诗草》、《永言堂文集》等,其写的大观楼长联有“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之称。

《大观楼长联》特点:对仗工整;较多的使用排比句;用典以增加信息量。

上联开头两句总写景,“看”字总领,继写所“喜”之景,下联咏史抒怀,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叹”字为眼,总写感怀。

9.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补察时政”的诗教功能。

《长恨歌》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名篇,以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以“长恨”为题旨,批判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和杨贵妃的恃宠致乱,同时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给予了同情,形成了批判与同情并存、惋惜与讽喻兼有的两重性主题。

全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及成就:形象鲜明,倾向隐蔽;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描写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故事曲折,情节生动,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10.二、默写、背诵1.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钴坶谭西小丘记得西山(2)后八日,寻(3)山口西北道(4)二百步(5),又得钴鉧潭(6)。

西二十五步,当湍(7)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8),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9)偃蹇,负土而(10)出,争为奇状者,殆(11)不可数。

其嵚然(12)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13)角列而上者,若熊罴(14)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15)一亩,可以笼(16)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17)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18)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19)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20)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21)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22)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23)之状与目谋,瀯瀯(24)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25)而得异地者二,虽(26)古好事之士,或(27)未能至焉。

3.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云鬓半偏新睡觉(jué),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mèi)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dì)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牡丹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这韶光贱!5.【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6.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7、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美文赏析1.《论语》曰:“莫春者,”孔子为何说吾与点也?答:曾皙所想的就是孔子所向往的社会。

“”这是和平安定的社会才有的现象,表现了乱世中对国家安定和和平的向往,也体现了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的目标和他的思想精髓。

2.垓下之围:【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对这一段进行赏析,答:这一段通过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项羽,同时也对项羽的失败和性格进行了分析。

从项羽的语言描写上,“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表明项羽确实是一个军事天才;“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说明项羽再临死之前,做了反思,但是他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生就没有进行自我反省,而是归罪于天。

司马迁通过对其语言的描写,提醒我们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57。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项羽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悲剧的英雄,敢于直面死亡,但是缺乏政治才能。

3.登楼赋【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作者这段描写,用了“用典”的手法和“排比”的手法,作者连用三个典故,“尼父”、“钟仪”、“庄舃”不同的境遇却拥有同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无论贫富、显达,不同的情况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感,即远离家乡,思念故土的思乡之情。

作者的描写,仅突出了自己个人的情绪,也把这种感情上升到了群体的感受上面。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作者这一段通过景物描写突出了自己心中的“萧瑟”,同时也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用“鸟兽”与“我”对比。

傍晚了,凉风萧瑟,天色惨淡,鸟兽忙着寻找同伴,而我一个人默默的、孤独的望着北方的故乡,连禽兽都不如。

落寞的北方人,流落南方,政治抱负也未能实现,到头来只剩自己一个人,回家之路艰难无比,只有颓然的看着远方。

这一段描写,使作者这种思乡之情便跃然纸上,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4.世说新语【雪夜访戴】作者的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行为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的,王子猷“乘兴而行,即兴而返”的行为表现了当时名士率性而为的风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