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数学:看图列算式

大班数学:看图列算式

4月13日星期一
大班数学:看图列算式
执教:李秋香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描述情节、数量关系及得数,初步掌握应用题的句式结构并会编题。

2.理解加法交换率与加减的互逆关系。

准备:
《幼儿画册》第3册第55页。

过程:
1.引导幼儿看图说出图意及数量关系。

出示图片一,提问:
原来池塘里有几只青蛙?又跳来了几只青蛙?现在池塘里有几只青蛙?这幅图的问题可以用加法算呢还是用减法算?怎么列式?
按幼儿所说列式:3+1=4,并请幼儿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字的意义。

3+1=4这道算式还可以说哪些事呢(引导幼儿仿照图一的例句生活中其它关于3+1=4的事例)?
擦去算式的得数:3+1=,提问:看到这样的算式,我们又该怎么来说图一中的事情(引导幼儿用提问的方式提出应用题的问题)?
2.用同法引导幼儿学习看图二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

3.让幼儿解放结伴选图,相互说题意并列算式(各自选一张图,轮流向对方说题,再各自列出自己所选图片的算式)
4.教师指导不会提出问题的幼儿,先让他们和老师一起说题意并提问,帮助他们掌握应用题的句式结构,而后逐步让他们自己学着编应用题。

5.幼儿操作,看图列算式,鼓励幼儿看清图意。

活动花絮:
活动反思:
看图编应用题是大班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严重内容。

在活动中,教师出示图片,很简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分析,综合思维过程,不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

事实上,幼儿马上能异口同声地把答案喊出来。

在创编应用题时,幼儿基本上采用了:“原来有,后来又来了”这个模式,但在最后一句问题时,有的幼儿在创编时往往把答案也编进了应用题中,需教师不断地提醒,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完成创编这个环节,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