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简介 1.地理位置:愚公故里济水之源】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
北依太行,西距王屋,南临九朝古都洛阳,东与太极故里焦作接壤,与山西省为邻,是河南省西北部通往邻省山西的咽喉要道,重要关卡。
面积:1931平方公里。
人口:68.25万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
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
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原”,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
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原属新乡地区,后划归焦作,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副地级城市),,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
2010年12月5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济源调研时明确要求“要把济源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
济源市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截止2011年5月,济源市城区建成区面积为4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33万。
现济源市城市行政级别为省直管的副地级市,机构按正厅级配置,基本享受地级市全部权限,在河南省内和其他17个地级市在政策和权限上基本一样,是事实上的地级市。
城市名片:1、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2 、女娲补天故事发祥地3、白蛇传故事发祥地3、道教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所在地4、夏朝故都5、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6、全国首批八大篮球城市之一7、中原城市群7个紧密层中心城市之一8、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9 、国家级卫生城市10、国家级园林城市11、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国家级节水城市13、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14、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5、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16、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17、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发展定位:1、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2、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3、城乡一体化先行区4、新型有色、装备制造、能源基地5、沿边开放合作示范区6、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7、改革创新实验区市树:国槐市花:紫薇历史名人:1、愚公: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纪录片大师尤里伊文思上世纪70年代拍摄过同名的纪录片。
后导演吴家骀以其为蓝本拍摄了三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
毛泽东有名篇《愚公移山》、徐悲鸿有名画《愚公移山》传世。
2、王怀让:男,济源市五龙口镇西正村人,当代诗人。
中共党员。
1962—1966年就读于河南大学中文系,1967年参加工作。
历任中共兰考县委宣传部干部,开封地区文化局创作员,河南日报社编辑、文艺处处长、编委,高级编辑。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
河南省文联主席团成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报纸副刊协会会长。
郑州市荣誉市民,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国务院命名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有诗集《十月的宣言》、《人的雕像》、《神土》、《王怀让诗选》、《1997备忘录》、《王怀让自选集》、《王怀让诗词选》、《王怀让儿童诗选》、《告非典诗》、《史诗》等,散文报告文学集《今夕是何年》、《太行浩气民族魂》、《王怀让散文选集》、《中国有条红旗渠》等30余部。
作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王怀让诗文集》八卷,计320万宇。
其代表作为“三人”、“三作”、“新三吏”、“新三别”。
曾获得中国报纸优秀作品奖,人民日报优秀作品奖、全国图书奖、《诗刊》作品奖、河南新闻奖和省委省政府好新闻特别奖、河南图书奖、晋冀鲁豫图书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多次,并获第一、第二、第三届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使他成为第28届斯特鲁卡国际诗歌节最高奖“金杯奖”的最后候选人。
1997年,中国作协在北京举办王怀让诗作研讨会,评价王怀让为“人民诗人”;同年,诗集《我的中国》被斯特鲁卡国际诗歌节最高奖评委会决定以英文译介欧洲;1996年和2001年分别出席中国作家第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93年、1995年、1997年分别作为河南省文化代表团和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我国台湾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3、段小曼:济源济水西关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中国长江学者。
1950年5月16日出生,济源市西关人,现旅居美国,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研究员。
1962年至1968年在济源一中读初、高中,1968年至1972年在原籍西关务农,1972年至1976年在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读大学,1976年至1981年在中南大学担任助教、讲师。
1981年至1985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同年考入该校研究生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被国家教委选拔为首批中美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送到美国麻省理学院深造,从师于世界著名的物理冶金和材料科学家、美国两院院士GRANT教授,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
199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而后被提升为研究员至今,并兼任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首席研究员。
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聘请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由于她杰出的研究工作和卓越贡献每年均荣获金质奖或银质奖。
段小曼教授不仅在金属快速凝固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光电半导体研究领域成果显著。
她所从事的硅基发光、导光及探光整个系统新材料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现代的集成电路向未来的光电集成过渡开拓了新的材料基础。
为使人类摆脱能源危机,段小曼教授从本世纪初开始率先进行再生能源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她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成功地将光子晶体用于太阳能电池,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了50%,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世界关注。
这是奥巴马总统去年10月参观MIT能源研究实验室的原因之一。
经济发展:济源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铅锌深加工基地和电力能源基地、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矿用电器生产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河南省重要的盐化工和特种装备制造基地。
2010年济源市铅产量为720759吨,占全国的16.7%,河南省的68.38%;白银产量1325883千克,占全国的11.41%,河南省的76.43%;锌产量233071吨,占全国的4.34%,河南省的85.24%;黄金产量6035千克,占全国的0.98%,河南省的4.5%;钢材产量2757484吨,占全国的0.35%,河南省的8.63%;焦炭产量2551159吨,占全国的0.66%,河南省的9.93%;烧碱产量311465吨,占全国的1.49%,河南省的22.2%;火电发电产量1662125万千瓦时,占全国的0.5%,河南省的7.95%。
截止2010年底,全市有各种经济类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20家,中型企业23家,大型企业4家(济源钢铁、豫光金铅集团、中原特钢、济源煤业),其中豫光和济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
济源市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众多,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西霞院水库、华能沁北电厂、S28、G55高速公路等已经竣工,河口村水库、沁北电厂三期正在建设中,焦作—济源,洛阳—济源城际轻轨建设也即将开工,这些项目累计投资上千亿元,对推动济源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发展的层次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初步核算,2010年济源市完成生产总值34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820元,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96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59.85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7.59亿元,增长10.5%。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4.7∶73.0∶22.3调整为4.6∶75.7∶19.7。
2010年济源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4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21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规模以上工业33个大类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5.08亿元,比上年增长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0.25亿元,增长11.6 %;炼焦业21.62亿元,增长0.6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7.08亿元,下降4.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86 亿元,增长41.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26亿元,增长38.8%;通用设备制造业11.13亿元,增长45.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9.29 亿元,下降0.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46亿元,增长38.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5.42亿元,增长31.2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111.24万吨,同比增长26.2%;发电量166.21亿千瓦时,增长2.2 %;焦炭255.12万吨,增长0.4%;烧碱31.15万吨,增长42.8 %;化学肥料(折纯)8.35万吨,增长17.1%;生铁243.37万吨,增长1.4 %;粗钢273.26万吨,增长1.3 %;钢材275.75万吨,增长6.9%;白银132.59万千克,增长26.4 %;电解锌23.31万吨,下降0.2%;电解铅72.08万吨,下降10.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39.9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增速比上年提高31.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54.39亿元,增长43.7%,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
分所有制看,公有制企业工业利润6.69亿元,下降30.1%,非公有制企业工业利润47.69亿元,增长68.5%。
分行业看,利润总额超亿元的行业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99亿元,增长33.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04亿元,增长5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7亿元,增长97.4%;炼焦业5.34亿元,下降42.3%;通用设备制造业4.17亿元,增长40.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87亿元,增长24.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39亿元,增长78.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26亿元,增长101.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72亿元,增长51.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53亿元,增长180.8%;专用设备制造业1.38亿元,增长91.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5亿元,增长5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2010年济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2010年济源市城镇化率为50%,比上年增加1%。
2010年济源市地方财政总收入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