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楼梯建筑设计
弧形楼梯、螺旋楼梯 :
注:各级踏步踢面高度h的取值均应相同
对楼梯段的要求
(二)楼梯段的宽度
疏散楼梯:须满足两股人流通行的要求 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550+(0~150)mm ;
双股人流的通行宽度:1100~1400mm ; 三股人流的通行宽度:1650~2100mm。
非疏散楼梯:宽度可适当减少 ,但也不应小于 900mm
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考虑火灾发生时,可利用梯井空间 向上吊挂消防水带,梯井的净宽不宜小于150mm。
对楼梯休息平台的要求
一般规定
1、休息平台宽度不得小于梯段的宽度; 2、对于疏散楼梯,若梯段较窄,休息平台的宽度要适当加宽; 3、在有门开启的出口处和有构件突出处,楼梯平台应适当放宽。
开敞式平面的楼梯 ,其楼层休息平台的宽度(即 该平台与楼梯段的交线至走廊与楼梯间墙面转角处 的距离)可以不受楼梯段通行宽度的限制,因为在 这种情况下,人流通行所需的宽度,可借用走廊的 宽度来满足。此时,宜在楼梯起步与走廊间留出
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m; 当楼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
设中间扶手; 对于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建筑以及其他有儿童活动的场
所,其楼梯等的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爬的构造,若楼梯的梯井净 宽大于0.20m时,也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
对通行净高的要求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楼梯段处净高不应小于2.20m ;
楼梯段的踏步数n为:n=N/2=24/2=12(步) 每跑楼梯段12步踏步,少于18步,大于3步,符合基
本要求。
4、计算楼梯间平面净尺寸 根据所列的已知条件,参照给出图的平面尺寸关
系,可以得到如下开间方向的平面净尺寸: 3600-120×2=3360mm
进深方向的平面净尺寸:6000-120+120=6000mm
b+2h=600~620(mm)
(600~620mm是成年人的平均步距值) ( b -踏面宽,h-踢面高)
作为疏散用的公共楼梯 :
b≥250,h≤180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2003年版)规定:
b≥260,h≤175
供少量人流通行的内部交通楼梯 :
b≥220,h≤210
5、开间方向的验算 在楼梯间平面的开间方向净尺寸的范围之内,应布
置两个等宽度的楼梯段和一个梯井,现取梯井宽度 B1=160mm,则楼梯段的宽度尺寸B为
楼梯设计的步骤
决定层间梯段段数及其平面转折关系。 按照规范要求通过试商决定层间的楼梯踏步数。 决定整个楼梯间的平面尺寸。 用剖面来检验楼梯的平面设计。
例题一:某砖混结构多层教学楼,开敞式平面的楼梯间,其 平面如下图所示。楼梯间的开间轴线尺寸为3600mm,进深 轴线尺寸为6000mm,层高尺寸3600mm,室内外高差 450mm,楼梯间需设置疏散外门。楼梯间外墙厚360mm, 内墙厚240mm,轴线内侧墙厚均为120mm。走廊轴线宽 2400mm。试设计此楼梯。
每跑楼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大于18步,也不应少于3步
弧形楼梯、螺旋楼梯:踏步两端宽度不一 , 为了行走的安全,往往需要将楼梯段的宽度 适当加大 。
楼梯段的宽度≤1100mm时,以楼梯段的中线为衡量 标准,来作为踏面的有效宽度;
楼梯段的宽度>1100mm时,以距其内侧500~ 550mm处为衡量标准,来作为踏面的有效宽度。
500mm左右的缓冲距离。
对于不改变行进方向的中间休息平台,其平台的深 度(即沿行进方向的平台尺寸),也可不受楼梯段 通行宽度的限制。
对扶手栏杆的要求
室内楼梯段上的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室外楼梯的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室外楼梯栏
注:疏散楼梯不应采用扇形踏步
对楼梯段的要求
(三)梯井的设计
——连续相邻的楼梯段在平面上围合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梯井
宽度,以形成更多的有效交通面积;
2、过宽的梯井宽度,会使意外跌落造成更大的伤害,以双跑 平行楼梯为例,一般来说,梯井宽度不宜超过200mm;
讨论和分析
1、楼梯段的坡度要合理,本例教学楼为公共建筑, 使用人数比较多,楼梯段的坡度不宜取得过大;
2、所有各部位尺寸的确定都应该是在楼梯间的净空 间之内得到满足。因此,在开间和进深方向的尺 寸计算要减去墙体的厚度,在通行净高的尺寸计 算则要扣除平台梁的高度;
3、在解决首层中间休息平台下部的通行要求时,首 先可采用将室外台阶移入室内的办法,但要特别 注意的是,不可将全部台阶均移入室内,而应至 少在室外保留一步高度不低于100mm左右的台阶, 以避免地面雨水倒灌室内;
建筑构造
楼梯设计
楼梯的建筑设计 楼梯设计的步骤
楼梯建筑设计
平面表达
楼梯建筑设计
剖面表达
楼梯建筑设计的要求
对楼梯段的要求 对楼梯休息平台的要求 对扶手栏杆的要求 对通行净高的要求
对楼梯段的要求
b h
(一)梯段的坡度:
楼梯段的可用坡度范围为25°~45°,其中较为 常见的在30°左右。
公共建筑中,其楼梯段的坡度多在26°~28°左右; 居住建筑中,其楼梯段,的坡度多在32°~36°左右; 居住建筑中的户内私人使用的楼梯中,坡度可达45°左右。
4、注意楼层休息平台宽度取值的差别。开敞式平面 的楼梯间与封闭式平面的楼梯间,由于在能否借 用走廊的宽度来解决通行要求问题上的不同,其 楼层休息平台宽度的取值标准也不一样。
按七步骤设计法进行设计
1、确定(假定)楼梯段踏步尺寸b和h 由于本例为教学楼,属于公共建筑,楼梯段的坡
度不宜取得过大,参照学校建筑类型的数据,取踏面宽 b=300mm,踢面高h=150mm。此时,h/b=150/300=1/2
1/2即为楼梯段的坡度,换算成角度26°34′,是一 个较为适宜的楼梯段坡度值。
2、计算每楼层的踏步数N 根据已知层高的条件和前已确定的踢面高尺寸,每
楼层的踏步数N为:N=H/h=3600/150=24(步)
3、确定楼梯的平面形式,并计算每跑楼梯段的踏步数n 本例采用双跑平行式的楼梯平面形式。因此,每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