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句唯美古诗词

十句唯美古诗词

十句唯美古诗词
1.可意湖山留我住,断肠烟水送君归,三春不是别离时。

出自宋·张元《浣溪沙》。

可意,可爱。

三春,指暮春。

暮春时节,花谢春残,最让人伤感。

然而,就在这“落花流水春去也”的背景下,友人也要归去了。

那么,这可意的湖山岂不看了更让人触景生情,让人悲伤断肠?此写别离友人的痛苦之情。

2.客愁旧岁连新岁,归路长亭间短亭。

出自宋·范成大《东郊故事》。

此写久在异乡、故乡难归的痛苦之情。

前句言在外时间之久,后句言离家距离之远。

3.落日动离魂,江花泣微雨。

出自宋·寇准《南浦》。

江花,指江边之花。

此以拟人修辞手法,将江花人格化,使其带有人的生命情态,从而借物写人,既生动地再现了江花带雨的形象,又将诗人望落日而触动离愁、观江花而生发悲情的心境作了真切地展露。

4.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出自唐·王之涣《宴词》。

棹,划船的工具,类似于桨,此代指船。

此以拟人修辞手法,将抽象的“离愁”具象化(言离愁太重,船吃水太深而显溪浅),以此突出强调离愁的强烈程度。

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

5.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緓緓不得辞。

出自汉·无名氏诗(旧题《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其三)。

河梁,河上之桥。

何之,到哪里。

蹊,小路。

緓緓,悲伤、惆怅的样子。

不得,不能。

辞,告辞、告别。

送朋友至河梁,还未分手,就想象着朋友晚上会到哪里。

真到分手之时,却又徘徊在小路旁,惆怅悲伤,不忍告辞。

这是何等深厚的朋友之情,这是何等难舍的送别之苦!
6.一船风雨分襟处,千里烟波回首时。

出自唐·黄滔《旅怀寄友人》。

分襟,此指分别、分手。

此言当初顶着漫天风雨与友人分别,而今回首朋友已在千里烟波之外了。

前句以“一船风雨”暗寓分别时的悲伤之情,后句以“千里烟波”写远离友人的孤独之感与依恋之情。

“千里”是夸张,意在突出强调与友人相距之远,同时也为了与前句“一船”构成形式上的对仗,造就一种诗歌形式上的视觉美感。

7.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出自先秦·宋玉《楚辞·九辩》。

哉,感叹词,相当于“啊”。

也,句末语气词。

萧瑟,秋风吹拂枝叶的声音。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呀”。

摇落,动摇脱落。

秋之氛围真悲伤,草黄叶落秋风凉。

这是两千多年前宋玉悲秋的名句,一读便让人为之神伤。

8.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出自汉·王粲《从军诗五首》(其三)。

桑梓,古人常在宅旁栽种桑树与梓树,故以“桑梓”代指故乡。

翩翩,轻快飞舞的样子。

征夫,战士。

怀,怀念,即思乡之情。

恻,悲痛。

怆,悲伤。

吾,我。

看着他乡日落西山的情景,便想到此时家乡的落日余晖;听着耳畔他乡蟋蟀在秋风中的悲鸣,看着眼前暮霭中乱窜的孤鸟,不禁悲上心头。

此乃以景写情,情由景生,“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的抒情句
是由前四句的写景自然逼出的,犹如清泉涌地,汩汩流淌而出。

因此读来不显造作,格外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

9.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出自唐·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前句叙事,写送别的时间、地点与背景:日暮、江头、客散猿啼;后句抒情,以有情之人与无情之水作对比,从而突出送别友人的无限悲伤之情。

10.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此言伴舞的乐曲虽然换了新词,但关山难越的离愁别恨仍然挥之不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