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不同性质学校的比较,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
研究发现幼儿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长发育
特征,这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是非常正常的。因此,幼儿教师在面对不同类
型的幼儿时,应当采用不同的策略,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引导方式,使不同
类型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成长发育特点,在幼儿阶段就形成健康的人格。也
就是说,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个体差
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在幼儿教育中,不同的幼儿由于在生理和心理基础上
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幼儿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学策
略。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幼儿因材施教,是转变教育观念的必
然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求幼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尊
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传统的教育观念比较单一,各种评
价标准和教学理念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这显然不是现代教育理念所认同的。每
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
材施教。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幼儿因材施教,是促进幼儿健康
成长的必要手段。在对待幼儿的成长发育方面,幼儿教师单纯的尊重差异是远
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幼儿教师而言,要达到因材施教的要求和标准,就要针对
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合适的引导,让幼儿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健康成长。
二、幼儿个体差异的表现 近年来,幼儿的发展个性化差异已经逐渐被社会
和教育界认同,并提出要尊重幼儿的发展差异,提供恰当的指导和帮助,用因
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幼儿的发展差异主要可
以从性格特征差异和身体发育差异两个层次分析: (一)性格特征差异
幼儿个体的发展差异,最主要的表现是性格方面的差异。从总体上看,幼儿性
格的差异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1.内向型 内向型的幼儿主要表
现为不喜欢说话和表达。内向型的幼儿对外界的感知一般都比较敏感,小朋友
或者老师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语言就可能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明明
一个月之前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中不喜欢和小朋友交谈、玩耍,无论上课、
午睡还是游戏都独自一个人坐在一边,没有老师的引导或提示,就不会主动做
一些事情。这种类型的幼儿就是典型的内向型幼儿。 2.外向型 外向
型的幼儿由于从小的家庭环境或者父母教育方式不同的原因,能够比较迅速地
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外向型的幼儿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喜欢通过
各种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例如壮壮在幼儿园中表现非常积极,经常主动回答
老师问题、参与班级游戏。但是如果有其他小朋友抢答了问题,壮壮就会表现
出不高兴,甚至或和抢答问题的小朋友打架。这种类型的幼儿就是典型的外向
型幼儿。外向型的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比较活跃,但是外向型的幼儿容易
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甚至出现打人的行为。 (二)身体发育差异
除了性格上的差异外,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差别就是生长发育方面
的差别。这种差别可以分为强壮好动型和弱小安静型两种不同的类型。 1.
强壮好动型 强壮好动型的幼儿属于生长发育比较早的一类。这类幼儿由于
家族的遗传或者家庭环境的培养,在体力、身高、体重等方面都比其他的小朋
友更强壮,在幼儿园中更活泼好动。强壮好动型的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喜
欢与其他小朋友竞争。但是,在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中,他们也会有欺负其他
小朋友的行为发生;在幼儿园中,强壮好动型的小朋友经常给教师制造“麻
烦”。 2.弱小安静型 弱小安静型的小朋友一般比较喜欢独处,不喜
欢参加体育竞争等,这些小朋友在身体发育方面成长得比较晚。弱小安静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