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管理学原理》复习题

2012《管理学原理》复习题

《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库100题1.以下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C )A.企业管理政策B.工作环境和条件C.工作得到认可和赞赏D.工作安全2.影响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D )A.环境因素B.战略因素C.规模和技术因素D.财务因素3.在组织结构中,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B )A.价值观层、精神层B.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组织伦理C.制度层、显现层D.以上都不正确4.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C )A.泰罗和法约尔B.泰罗、法约尔和梅奥C.泰罗、法约尔和韦伯D.马斯洛、赫茨伯格和麦格雷戈5.按照战略的中心不同,可以把战略分为( D )A.退却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和发展型战略B.全领域战略和局部领域战略C.保守型战略、可靠型战略和风险型战略D.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重点战略6.提出X理论和Y理论的是( C )A.马斯洛B.赫茨伯格C.麦格雷戈D.梅奥7.提出适合于一般组织的十四条管理原则的管理学家是( B )A.泰勒B.法约尔C.梅奥D.韦伯8.管理理论中把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结构称为( A )A.高耸型结构B.扁平型结构C.直线制结构D.矩阵式结构9.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10.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 )关系。

A.人与物B.物与物C.人与人D.隶属11.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B )A.企业工作环境B.物质待遇C.工作中的人际关系D.成长和发展机会12、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呈( B )A.正比关系B.指数关系C.反比关系D.不相关13. “社会人”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 A )A.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B.人是最勤奋的动物C.人是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工作的D.人是由物质需求引起工作动机的14.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高层需要是 ( A )A.自我实现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社交需要15. 高层管理者所需的技能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 A )A.观念技能B.人际关系技能C.业务技术技能D.专业技能16.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BCD )A.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B.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C.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D.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17.“官僚制”的特征是( ABCD )A.有明确的劳动分工B.建立等级体系C.对员工的严格选拔和任用D.对管理人员管理的明确规定18.战略管理具有 ( ABCD )A.全局性B.长远性C.整体性D.应变性19.泰勒制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其主要内容包括( A )A.精神革命B.科学工作方法C.管理制度D.标准化管理20.以下命题不正确的是 ( C )A.管理的实质是协调B.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C.管理就是计划D.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21.在以下的管理学家中,不属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是( D )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梅奥22.一般意义上的组织泛指 ( B )A.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组成的一种权责结构B.各种各样的社团、企事业单位C.具有共同目标的团体D.具有不同分工协作的单位23.上层主管人员的重要任务是 ( D )A.监督执行B.协调执行C.监督控制D.决策控制24.考评的结果要反馈到( D )A.考评的评判人员B.最高级主管人员C.组织的顾问D.被考评的主管人员25.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有重要意义的是 ( C )A.思想品德因素B.气质因素C.心理因素D.文化素质因素26.社会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 ( D )A.人们把追求感情当成主要目的B.人是最勤奋的C.人是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工作的D.人是由社会需求而引起工作动机的27.“用奖赏兼某些恐吓及处罚的方法去鼓励下属;允许一些自下而上传递的信息;向下属征求一些想法与意见,并允许把某些决策权授予下属,但加以严格的政策控制”,是指下列哪种管理方法 ( C )A.利用——命令式方法B.温和命令式方法C.商议式方法D.集体参与式方法28.主管人员的层次划分是指 ( D )A.内层外层B.深层浅层C.表层里层D.上中下层29.已为管理学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还未能建立起管理理论的阶段是 ( B )A.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B.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C.古典管理理论阶段D.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30.决定管理社会属性的是 ( C )A.生产方式B.生产力C.生产关系D.上层建筑3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C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巴纳德32.在计划工作的步骤中,计划决策的关键是 ( C )A.确定目标B.评价各种方案C.选择方案D.制订派生计划33.在计划工作的步骤中,计划决策的关键是 ( C )A确定目标 B.评价各种方案C.选择方案D.制订派生计划34.提出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要素的管理学家是( D )A.泰罗B.巴纳德C.孔茨D.法约尔35.巴纳德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 A )A.社会技术系统学派B.社会合作学派C.决策理论学派D.管理过程学派36.群体行为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是 ( C )A.法约尔B.泰罗C.梅奥D.巴纳德37.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变化,娱乐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这一因素属于( C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技术因素38.《孙子兵法》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

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看,这里的“算”主要是指( A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39.某生物制品企业运用原有技术优势,开发了一种固定资产投资极大的新产品,投产后非常畅销。

许多竞争对手看到该产品的巨大潜力,也跃跃欲试。

此时,有资料证实,该产品可通过其他途径加以合成,而投资只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从计划过程来看,该企业有可能在哪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C )A.估量机会,确立目标B.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C.提出备选方案,经过比较分析,确定最佳方案D.拟定派生计划,并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40.主管人员是在组织中对他人及其工作负责的 ( A )A.管理人员B.技术人员C.财务人员D.工人41.如果一个管理者在其职位上有成就,那么正是这种成就导致他提升到更高的职位,直到这个人终于“被提升过头”,这就是所谓的“彼得原理”。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选聘管理者时要做到( B )A.选聘的条件要适当B.注意候选人的潜在能力C.正确看待文凭与水平D.敢于启用年轻人42.假设你是某公司的经理,招聘了一名很有希望的年轻下属并在工作上给了他许多的指导和关心。

可现在,你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说其他职员认为你对这位年轻人过于关心了。

这时,你应该怎么办?( D )A.给这位年轻人安排一项重要工作,以向其他职员证明他的能力B.疏远这个年轻人,接近其他职员,以证明你是公平对待每个人的C.重新评价这个年轻人的能力和潜力,据此决定下一步应该怎样做D.不理会小道消息,继续现在的做法43.有这样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视员工如兄弟,强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并把这种思路贯穿于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当企业的收入高时,他便多发奖金给大家,一旦企业销售状况不好,他就少发甚至不发奖金。

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大家只是愿意“有福同享”,而不愿意“有难同当”。

在有难时甚至还有员工离开公司,或将联系到的业务转给别的企业,自己从中拿回扣。

这位老板有些不解,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D )A.老板在搞平均主义B.老板把激励因素转化成了保健因素C.员工们的横向攀比D.老板对员工的激励缺乏系统规划44.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是 ( A )A.科学管理B.行为科学C.一般管理理论D.管理科学45.组织外部环境的类型是多样的,其中不确定性最高也最为复杂的环境状态是( C )A.简单动态B.简单稳定C.复杂动态D.复杂稳定46.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首要性、主导性的职能是 ( A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47.马克思•韦伯的理论为分析实际生活中各组织形态提供了一种规范模型,这种理论是 ( D )A.科学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C.管理科学体系D.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48.如果一个人只在符合自己的直接利益时才能遵守规则,那么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 A )A.前惯例阶段B.惯例阶段C.原则阶段D.行为阶段49.联想集团提出:“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为股东回报长远利益。

”这体现了( B )A.企业的社会责任B.企业的使命C.企业的战略D.企业的目标50.下列沟通联络的障碍中属于客观障碍的是( C )A.沟通双方在经验水平和知识结构上存在过大差距B.主管队员和下级之间相互不信任C.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多,信息从高层到基层产生失真D.下级人员的畏惧感所形成的障碍51.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 A )A.科学管理理论B.管理科学理论C.管理过程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52.在现代管理理论学派中,认为企业管理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派是( D )A.管理过程学派B.行为科学学派C.系统管理学派D.权变理论学派53.有两个卖冰棍的个体户,平时每天每人平均能卖200支。

某日有雨,甲进货时少进了100支,一天下来,全部卖掉,甲对自己的精明能干十分高兴。

乙进货时,其父嘱:“多进100支,今天的雨不过午,10点雨停,12点阳光灿烂,13点开始闷热。

”因其父前一天已看了天气预报,其子遵嘱,进了300支,一天下来,也全卖掉了,乙高兴其父精明。

据此,你同意以下哪种看法?( A )A.科学预测是正确决策的依据B.甲与乙的做法相当于两个企业的相对萎缩和绝对扩大C.乙父比乙子精明D.人算不如天算54.在管理工作中,责、权、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对提高组织的效率有很好的作用,关于这三者关系的正确描述是 ( A )A.责、权、利是完全对等的B.责任是管理的基础,应大于权力、利益C.责任、权力是对等的,利益要小一些D.责任、利益、权力的大小要视情况而定55.在某防疫站,王鹏先是在防疫科担任主管职务,过一段时间后,又先后到环境卫生科和营养卫生科担任主管,这种对管理者培训的方法属于( A )A.职务轮换B.提升C.临时性提升D.在“副职”上培训56.有些人从某一职位退下来后,常抱怨“人走茶凉”,这反映了他们过去在单位中拥有的职权是一种( D )A.专长权B.个人影响权C.信息权D.合法的权力57.工作环境优化和职工福利政策属于 ( A )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C.自我实现需要D.强化因素58.企业经营合法产品、依法纳税、按期发放职工的工资和福利的行为属于( B )A.履行社会责任B.履行社会义务C.社会响应D.以上都不确切59.以下命题不正确的是 ( C )A.管理的实质是协调B.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C.管理就是计划D.管理是任务导向、领导是结果导向60.设计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的管理学家是( D )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巴贝奇42.主管人员的权力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其 ( D )A.能力B.素质C.物质基础D.自主程度61.下行沟通是指 ( A )A.组织中的上层领导按指挥系统从上而下的情报沟通B.下级的意见、信息向上级反映C.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D.通过上级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62.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 B )A.工长B.总经理C.领班D.车间主任63.“管理是一种艺术”,这个命题强调的是( B )A.管理的综合性B.管理的实践性C.管理的层次性D.管理的具体性64.“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秩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