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高速公路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 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特种作 业人员无证上岗、没有签订安全生产协 议,发生安全事故后,保险公司均不受 理。只有落实了安全措施保险才有效。
高速公路高处作业 安全教育培训
总包部安全紧急会议精神
2012年3月3日,X标布要大桥盖梁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2名作业 人员及钢筋高处坠落安全事故,造成2名人员死亡。针对此次事故, 总包部于3月4日上午召开安全紧急会议,要求:
全线高空作业暂停施工,加强对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 交底,树立“先要命、再要面、后挣钱”的安全观念,重新对高处作 业进行危险源评估,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作业平台安全设施必须 保证施工安全,安全爬梯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各施工点安全隐患加强 整改;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龙门吊、塔吊及架桥机等特种设备必 须经检验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雷雨天气禁止登高作业, 雨雪天气高处作业必须采取防滑措施、设置栏杆扶手;各单位必须开 展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各施工队负责人必须完善与作业人员 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三天内将整改排查情况报总包部安全环保部,安 全环保部组织相关单位现场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
登高作业 “十不准”
1、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头晕、精神病、高度近视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 员不准登高作业。
2、大雨、大雾、大雪、或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不准登高作业。 3、从事悬空作业或高空危险地方操作、未佩带安全带、安全帽不准登高作业。 4、夜间施工,现场没有足够的照明,不准登高作业。 5、上岗前饮酒、有病精神不振,服了安眠镇定剂等、或经医生建议不宜登高 作业的人均不准登高作业。 6、脚手架、操作平台踢蹬及斜道、跳板、跑到等设施、未经安全检查验收或 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安全要求、未整改前不准在该处登高作业。 7、四口五临边场所没有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杆(安全网、盖件)等, 防护设施装置。不准登高作业。 8、高处容易滑倒造成坠落的场所,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准在该处登 高作业。 9、2m以上高处运料、支模、绑扎、浇灌混凝土等作业处所。没有架板或操作 平台不准在该处登高作业。 10、对施工过程中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未安装栏杆的阳 台、料台、与挑台周边、无外脚手架的楼层与屋面周边,雨棚挑檐边以及水箱与 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盖件挡脚板或安全网等防护设施。
作业平台转角处无任 何安全防护措施
高墩柱施工作业平台四周安全防护仍不到位
模板安装
1、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的防 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2、模板安装作业高度超过2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或 平台。
3、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 抛掷。且不得将脚手架搭在模板上,并严禁将模板与井字 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连成一体。
无任何个体安 全防护措施
高处临边作业安全防护
临边作业的防护主要为设置防护栏杆,并有其防护措施。 1、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构成:横杆离作业踏板 高度,规定为上栏杆1.0~1.2m,下栏杆0.5~0.6m。 2、防护栏杆的受力性能,应使栏杆上杆能承受来自任何方向 的1000N的外力; 3、 作业平台四周必须可靠地支承在结构物(或支承杆)上, 各支承部件必须可靠连接;悬空部位满铺、绑牢脚手板; 4、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5、装设安全防护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
高处作业爬梯搭设安全技术
1、脚手架安全爬梯: (1)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梯; (2)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爬梯;爬梯宽度 不小于80㎝,与地面的夹角不大于45°,拐弯处设1m宽的平台; (4)爬梯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 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外侧及下部挂安全网。 2、爬梯脚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 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 ㎝; (2)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 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外宜采用三角木填顺; (3)人行爬梯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 30 ㎝设置一根防滑木条, 木条厚度宜为2 ~ 3 ㎝ 。 3、组装式爬梯要与墩柱间稳固连接,防止倾覆。
高处作业的定义
1、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
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2、作业高度分为以下4个区域:
(1)2~5m; (2)5~15m; (3)15~30m; (4)30m以上(>30m)。 3、高处作业主要有: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及独立悬空作业。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20°
≥30°
30°≤
塔吊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塔吊司机和信号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司机应熟悉塔吊机械性能和说明书,遵守说明书中的要求。 3、司机得到指挥人员明确的信号方可开始操作,动作前先鸣铃示意,如发现信号不清, 不要随意操作。 4、塔吊每班应有二名司机,一名司机操作,另一名司机地面监护,防止发生意外。 5、当挂好钢丝绳索具,起升吊钩钢丝绳绷紧时,操作人员要立即远离吊重物,更不能 站在起重臂的下方,防止重物坠落、臂杆塌落伤人。 6、起吊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动作。 7、起吊重物严禁自由下落,重物下落应用手刹或脚刹控制缓慢下降。 8、起重臂改变仰角时,必须空载运行,变幅时不能同时做其他动作。 9、禁止做快速回转,防止回转过快造成物件就位困难和重物离心力过大发生危险。 10、操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 11、起吊时起重臂下不得有人停留和行走,起重臂、物件必须与架空电线保持安全距离。 12、起吊物件应拉溜绳,速度要均匀,禁止突然制动和变换方向,平移应高出障碍物50 ㎝以上,下落应低速轻放,防止倾倒。 13、严禁斜吊和吊拔埋在地下或凝结在地面、设备上的物件。 14、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应将起吊物件放下,刹住制动器,操纵杆放在空挡,开关上锁。
2、脱钩事故:吊钩缺少护钩装置;护钩保护装置机能失效;吊 装方法不当,吊钩钩口变形引起开口过大。
3、断绳事故: (1)起升绳断绳:超载起吊拉断钢丝绳;起升限位器开关失效 引起过卷拉断钢丝绳;斜拉、斜吊造成乱绳挤伤切断钢丝绳;钢丝 绳缺乏维护保养;达到或是超过报废标准仍然使用。 (2)吊装绳断绳:吊钩上吊装绳夹角太大(120度);吊装绳与 重物接触处无垫片保护措施。 4、断钩事故:吊钩材质有缺陷;吊钩长期磨损,使断面减小仍 在使用;已达到报废极限标准仍在使用;经常超载使用,造成疲劳 断裂。
防滑条
再次强调:
禁止任何人员乘坐简易吊蓝采用塔 吊提升人员,所有高墩柱施工作业人员 必须按要求从专用人工爬梯上下施工作 业面。
乘 坐 简 易 吊 蓝 采 用 塔 吊 提 升 人 员
作业平台脚 手板未满铺
无作业平台, 更没有脚手板; (猴子爬杆)
典型起重机械事故及原因
1、脱绳事故:重物捆绑不牢;吊装重心选择不当(偏心);吊 载遭到碰撞、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