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学校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基地认定资料目录 指标 分值 评估标准\要求 资料目录(负责人) 备注 评价
A 组 织 领 导 12 分
A1 思想认识 3分 1、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开展校园、社区垃圾分类活动; 2、2、积极参与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等有关要求开展校园垃圾分类活动.
A-1-1.学习贯彻“节能减排”和建设“两型”社会、市政府垃圾分类文件; 已有 1、有学习“节能减
排”和建设“两型”社会且能把有关内容纳入学校计划及总结中,得2分; 2、在学校的计划、学校发展规划等多项文件中均能体现上述有关内容且理念准确,得1分。
A-1-2.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发展规划;(凌) 需在原有文本中加入 A-1-3.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凌、)
需加入
A-1-4.学校垃圾分类自评报告。(余) 需整理
A2 领导重视* 5分 1、成立环境教育、节约资源、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垃圾分类工作; 2、学校各部门把垃圾分类纳入工作计划,并形成制度; A-2-1、领导小组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职责和分工;(余) 已有 1、有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得1分,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得1分; 2、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环境教育工作;各部门把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纳入工作计划中,并形成制度得2A-2-2、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及活动情况记录;(石)
需补录
A-2-3、融入分类需加入 3、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经费。 工作的部门工作计划、总结;(、黄) (队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 分; 3、学校有专项经费安排得1分。
A-2-4、节约资源和垃圾分类经费证明。(朱) 需造表册
A3 培训 工作 * 4分 1、领导、教师参加环保、垃圾分类培训、学习活动; 2、请专家到学校对校领导及全体教师进行校内校本培训等。 A-3-1有关培训的文件资料:讲稿、课件、相片及培训证书、相关的通知等。(余)
周一例会培训学校(拍照) 1、学校领导、学校主管人员、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得2分; 2、开展相关校本培训得2分。
B 宣传教育19 分
B1 教育导向 4分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建设“两型”社会,把垃圾分类活动与学校思想教育结合,在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渗透垃圾分类内容; 2、结合学校重大思想教育内容渗透有关垃圾回收等教育内容。 B-1-1、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资料;(凌) 需打印 1、德育计划总结中有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内容得1分; 2、学校日常德育教育体现节约资源得1分; 3、重大思想教育活动结合环境教育得2分。 B-1-2、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总结; (朱) 需加入
B-1-3、学校德育活动有关记录。 (黄) 需抄录
B2 校3分 1、全校性集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渗透珍B-2-1、活动讲稿、相片等资需拍照 1、在全校性集会、国旗下讲话等有节约 会 班会 * 惜资源、垃圾回收等内容; 2、各班每学期有1—2节的以节约资源、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班会课。 料;() 资源垃圾分类内容得1分; 2、各班每学期有一定数量的以节约资源、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班会课得2分。
B-2-2、国旗下讲话的资料;() 需插入第
4周
B-2-3、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会课教案。(黄)
在班会教案补上(第1周)
B3 主题 活动 B4 团队活动 4分 1、环保节日等纪念日开展以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等内容为主题的活动 2、以本校、本社区垃圾分类为题材开展主题活动; 3、参加市、区(县级市)及社区垃圾分类活动。 B-3-1、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有关记录(包括主题、时间、活动内容、有关活动相片等);(余) 与团队的校外宣传一致(第8周) 1、在环保节日等纪念日开展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内容为主题的活动得1分; 2、参加市、区(县级市)及社区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得1分; 4、团队计划总结中有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内容得1分; 5、团队有社会活动得1分;
B-3-2、团、队计划、总结;() 需加入
B-3-3、团队有社会(会江社区宣传)活动() 第8周内组织学生开展
E1 教育氛围 * 8分 1、校内有专门的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宣传专栏; 2、班级要求设有宣传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宣传栏; 3、墙报、黑板报内容结合当前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等热点E-1-1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有关相片、资料(余) 1.需订购垃圾分类宣传喷画和条幅 2.第9周出一期黑板报。 1、校内有专栏得2分; 2、班级有宣传栏得2分; 3、校内环境教育氛围较好可得1分。 内容,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E4 文化 活动 2分 1、学校广播站、校园网、校园小报等有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内容; 2、定期开展有关节约资源的摄影、美术、演讲、读书活动等文化活动,在学校其他文化活动中渗透节约资源等内容。 E-4-1垃圾分类活动相关资料、相片(余) 1.编辑校园小报、印发 2.手抄报 3.表扬记录名册 1、学校广播站、校园网、校园小报等有环境保护的内容得1分; 2、定期开展低碳摄影、美术、演讲、读书活动等低碳文化活动和渗透低碳文化活动得2分。
C 节约资源教学12分
C1 课堂 教学 * 5分 1、 教学计划中有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等内容; 2、各科有节约资源的渗透,教师教案有渗透; 3、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教育。 C-1-1、学科教学计划、总结;(钟) 需加入 1、科组计划、总结中有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内容得2分; 2、教师教学计划、总结有渗透得2分; 3、教师教案中有渗透得1分。 C-1-2、科组计划、总结;(肖)
各科组长
加入
C-1-3、学科有渗透资料(教案)C-1-4、班会课课件 (黄) 需老师加入
统一拷贝
C3 教学 研究
4分 1、教师关于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论文、活动方案设计等; 2、教师优秀教案、渗透试验课; C-3-1教师论文、活动方案(钟) 需找资料打印 1、教师关于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论文、活动方案设计等得2分; 2、教师优秀教案、渗透试验课得1分;
C-3-2教师优秀教案 (肖) 需打印 3、学校对课堂渗透教学的评价。 3、学校对课堂渗透教学的评价得1分。
C4 实践 活动 4分 1、按照《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开展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综合实践活动; 2、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有结合; 3、提倡创新性的综合实践活动。
C-3-1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肖) 需整理
1、有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要求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得2分; 2、综合实践活动个案展示内容好,档次较高得2分。
C-3-2综合实践活动个案(肖) 已有
D 垃圾分类实践 32 分 设施设备 * 4分 标记清晰、指引具体、运用合理,至少有一套完整、标准的垃圾分类桶。 实地巡视() 购买 1、至少有一套完整、标记清晰的垃圾分类桶得2分; 2、标记清晰、放置合理得1分,按标记投放得1分。 D1 可回 收物 * 8分 定期统计可回收物分类的时间、数量、出售款项等处理情况,包括:1、废纸类;2、废塑料;3、废金属;4、废玻璃;5、饮料盒等。(品种、数量) D-1-1可回收物回收记录资料、图片、出售收据、(石) 需拍照、造册
1、开展分类活动得5分; 2、回收的记录清晰、数据清楚得2分; 3、资金处理合理得1分。
D2 餐厨 8分 定期统计餐厨垃圾分类的时间、数量、处理情况等,包括:1、D-2-1餐厨垃圾处理记录资料、图片、数据(石) 需拍照、造册 1、开展分类活动得5分; 2、资料、数据齐全 垃圾 * 餐厨垃圾; 2、绿化垃圾等。 得2分; 3、及时处理得1分。
D3 有害 垃圾 8分 定期统计有害垃圾分类的时间、数量、处理情况等,包括:1、废荧光管(不打碎);2、废节能灯(不打碎);3、废充电电池、扣式电池;4、废药品等。 D-3-1处理有害垃圾有关资料、图片、数据(石) 需拍照、造册需拍照、造册
1、开展分类活动得1分; 2、资料数据齐全得2分; 3、分类准确得1分; 4、及时处理得1分。
D4 其他 垃圾 8分 定期统计其他垃圾分类的时间、数量、处理情况等,包括:1、卫生巾、纸尿片、纸巾等;2、陶瓷;3、衣服类;4、鞋类;5、玻璃纤维制品等。
D-5-1、其他垃圾分类有关活动记录、相片、数据等;(石) 需拍照、造册 1、开展分类活动得3分; 2、资料数据齐全得2分; 3、分类准确得1分; 4、及时处理得1分。
F 辐射影响 24 分 F4 家校 互动 * 3分 1、学生积极和家庭成员一齐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2、家校互动活动家庭户数多、效果显著。 F-4-1家校互动有关资料、相片 (黄) 需拍照、造册 1、垃圾分类宣传到家得1分; 2、定期利用现代通讯信息平台带动家庭参与垃圾分类经验交流分享活动得4分,其中参与率80%以上得2分,60%以上得1分;保持率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