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试的说明:题型为单选题(30道60分)、判断题(10道10分)、计算题(4道30分)一、单选题(30×2分=60分)1. 关于真实值,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B. 真实值可以分为理论真值、约定真值和相对真值。
C. 实际测量不可能得到真实值。
D.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认为真实值已知。
2. 关于误差和偏差,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 误差是准确度的量度。
B. 实际工作中中常用RSD 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C. 误差和相对误差均可正可负。
3. 关于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B. 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前提和保证。
C. 精密度差,表观准确度高的结果不可靠。
D. 精密度和准确度都高的结果才是可取的。
4. 根据有效数字的概念,pH=9.86是几位有效数字?B. 三位C. 四位D. 难以确定5. 某工厂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
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1.60%。
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
为了评价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含量与改变前相比,是否有明显差别,应该对测定结果进行:A. Q检验B. F检验C. G检验6.关于有效数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有效数字就是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B.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应该而且只能保留一位可疑数字D. 有效数字相乘除时,积或商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以相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为准。
7.关于可疑数据的取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疑数据又称异常值或逸出值,通常是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B. 如果确定可疑数据是由实验中的差错或不正常现象产生,则应该舍弃。
C. 应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决定可疑数据的取舍。
8.关于有限次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增加置信水平需要扩大置信区间,相同置信水平下,增加测量次数可以缩小置信区间。
B. F检验多用单侧检验,很少用双侧检验。
C. 未作特别指明时,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置信水平是95%。
9.关于t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t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相似。
B. f趋近无穷大时,t分布就趋近正态分布。
C. t值与 、f有关,置信水平P表示某一t值时,测定值落在(μ±ts)范围内的概率。
10.用重铬酸钾为基准物质,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采用的滴定方式是:A. 直接滴定法B. 返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11.下列那种物质可以用作标定碱的基准物质?A. 草酸钠 C. 对氨基苯磺酸 D. 氯化钠12.关于滴定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滴定终点在化学计量点之后到达,产生的误差为正误差。
B. 一般来说,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越完全,滴定突跃就越大。
C. 滴定分析终点的确定可借助于仪器,不过更常用的是指示剂。
13.0.1006mol/L HCl溶液对CaO(M=56.08)的滴定度为:B. 0.005642g/mlC. 0.02821g/mlD. 0.05642g/ml14.下列不属于滴定分析法的优点的是:A. 准确度高B. 操作简便、快捷C. 仪器简单、价廉15.有一碱液,可能含有NaOH、Na2CO3或NaHCO3,也可能是其中两者的混合物。
今用0.1013mol/L盐酸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初始读数为0.00,终点读数为17.82;后用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终点读数为25.64。
则可知该碱液的组成为:B. Na2CO3 + NaHCO3C. Na2CO3D. NaOH16.0.05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已知邻苯二甲酸的pKa1=2.89,pKa2=5.51)水溶液的pH值为:A. 2.89 C. 5.51 D. 3.8617.下列溶液中,可以用一元弱酸或一元弱碱H+浓度最简式计算pH值的是:A. 0.10mol/L HF溶液(K a=6.3×10-4)C. 0.050mol/L H2O2溶液(K a=2.4×10-12)D. 0.10mol/L H2SO3溶液(K a1=1.4×10-2;K a1=6.3×10-8)18.pH=5.00时,醋酸(p K a=4.76)的分布系数 HAc=。
B. 0.50C. 0.63D. 难以确定19.关于酸碱指示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指示剂的共轭酸碱对具有不同的结构和颜色。
C. 溶液的pH值会影响指示剂不同型体的百分比。
D.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是pH=p K HIn 。
20.下列各酸,不能用0.1000mol/L NaOH溶液直接滴定的是:A. 0.10mol/L甲酸(K a=1.8×10-4)C. 0.10mol/L琥珀酸(K a1=1.5×10-2;K a2=8.5×10-7)D. 0.10mol/L邻苯二甲酸(K a1=1.3×10-3;K a2=3.1×10-6)21.已知草酸的p K a1=1.23;p K a2=4.19。
在水溶液中,pH= 时,HC2O4-的分布系数最大。
A. 1.23B. 4.19C. 5.4222.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mol/L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的pH=8.22),应选择何种指示剂?A. 甲基橙(变色范围3.1~4.4)B. 甲基红(变色范围4.4~6.2)D. 百里酚酞(变色范围9.4~10.6)23.以0.01000mol/L HCl溶液滴定20.00mL 0.01000mol/L NaOH溶液,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定到pH 5.0为终点。
终点误差为:A. +2%B. -2% D. -0.2%24.0.20mol/L 吡啶(p K b=8.74)溶液与0.10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假设混合后总体积不变)的pH值为:A. 5.56B. 6.56C. 7.5625.0.1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mol/L H3PO4(磷酸的p K a1=2.16;p K a2 =7.12;p K a3 =12.32)溶液,至第二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A. 2.16B. 7.12C. 4.6426.关于非水滴定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非水滴定法具有一般滴定分析所具有的优点。
B. 以非水溶剂为介质,能增大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
C. 非水滴定能使水中进行不完全的反应进行完全,扩大了滴定分析的应用范围。
27.在下列何种溶剂中,醋酸、苯甲酸、盐酸及高氯酸的强度都相同:A. 纯水B. 浓硫酸 D.甲基异丁酮28.对苯酚、醋酸、水杨酸、高氯酸进行区分滴定,应选择下列何种滴定剂?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甲基异丁酮29.EDTA是配位滴定法中常用的标准溶液,它用于配位滴定,最突出的优点是:A. 配合物水溶性好C. 配位能力广泛 C. 配位反应大多数能在常温下快速进行30.在没有干扰离子时,用EDTA做滴定剂进行配位滴定,EDTA发生的副反应主要是:A. 辅助配合效应B. 羟基配合效应C. 共存离子效应31.以EDTA为滴定剂,配位滴定测定金属离子M,进行到计量点时,下列那种关系不成立?(省略电荷)A. n Y=n MB. c Y=c MC. [M’]=[Y’]32.关于条件稳定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条件稳定常数与副反应系数有关。
B. 条件稳定常数与配离子的稳定常数有关。
D. 金属离子和EDTA的副反应系数越大,条件稳定常数越小。
33.为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常使用掩蔽剂降低干扰离子的浓度,应用最广泛的是:A. 沉淀掩蔽法B. 氧化还原掩蔽法C. 酸度掩蔽法34.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时,控制pH=10.0,此时应该选择的指示剂是:B. 二甲酚橙C. 钙指示剂D.紫脲酸铵35.在1mol/L HCl溶液中,用Fe3+(Fe3+/Fe2+的条件电位为0.70V)溶液滴定Sn2+( Sn4+/ Sn2+的条件电位为0.14V),应该选择以下何种氧化还原指示剂:B. 二苯胺(E0’=0.76V)C. 二苯胺磺酸钠(E0’=0.84V)D.邻二氮菲亚铁(E0’=1.06V)36.精密称取0.1936g基准物质重铬酸钾(M=294.2),溶于水后加酸酸化,随后加入足够量的KI,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3.61mL。
则该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A. 0.01175mol/LC. 0.1257mol/LD. 0.01257mol/L37.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样品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时,以稍过量的微量高锰酸钾使溶液呈微红色为终点。
这种指示终点的方法是:A. 外指示剂法B. 内指示剂法D. 特殊指示剂法38.关于条件电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条件电位是一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平衡浓度均为1mol/L或它们的浓度比为1时的实际电位。
C. 溶液的酸度通常不会影响条件电位。
D. 条件电位与氧化态、还原态的副反应系数和离子强度有关,与介质无关。
39.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是基于电子转移或得失的反应,机理一般比较复杂,往往反应速率较慢。
C. 通常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D. 高锰酸钾做氧化剂的一些反应,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Mn2+可以催化反应的进行,这是一种自催化作用。
40.关于碘量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碘为标准溶液测定还原性物质方法的称为直接碘量法,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B. 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碘的挥发性和I-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D. 间接碘量法中的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加入,以免终点迟钝拖后。
41.一般情况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条件电位差值达到多少,滴定突跃较明显,可以用氧化还原指示剂确定终点?A. 0.2~0.3V C. 大于0.4~0.5V D. 约0.2V42.下列不属于银量法中常用的指示终点的方法的是:A. Mohr法B. 铁铵矾指示剂法C. Fajans法43.有关佛尔哈德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标准溶液是硫氰化铵溶液。
C. 强酸性条件,以0.1~1mol/L硝酸为介质。
D. 可以返滴定测定卤素离子。
44.BaSO4在KCl溶液中,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稍大,这是因为:A. 同离子效应 C. 配位效应 D. 水解作用45.用沉淀重量法测定一份铁矿石样品中铁元素(M=55.85)的含量,最后得到一定质量的Fe2O3(M=159.7)。
如果铁元素的含量用Fe3O4(M=231.5)表示,则换算因数为:A. 0.6994B. 1.450 D. 1.034846.进行测定食盐中氯的含量的实验时,在接近终点时要求大力振摇,这是因为:A. 为了避免指示剂被沉淀吸附。
B. 为了避免沉淀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