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报告模板计划类别:项目编号:XX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材料项目(课题)名称:项目主持人:课题承担单位:(盖章)起止时间:目录一、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二、项目 ( 课题 )自验收意见三、项目(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四、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报告五、项目(课题)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六、项目(课题)其它有关材料银川市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报告(提纲)一、项目(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总结报告要着重阐述任务的提出、目的意义及该成果从立项到完成计划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及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应用研究开发项目不写 6、10 项内容;成果转化项目不写 5、 7、 9 项内容)1、立项背景、意义与技术来源;(包括目前国内同类开发的现状和市场状况)2、项目(课题)的目标、任务及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参数等)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开发内容、规模等)考核指标;3、项目中课题(子课题)设置与任务分解;4、项目(课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执行完成情况:包括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其整体水平、配套性以及课题实施过程中建成的试验基地、中试线、生产线等情况;5、项目(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情况:包括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主要创新点,获得的专利和各种奖励等情况;6、成果应用、转化及产业化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7、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条件及前景;8、经费决算和经费使用说明,及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情况;9、组织管理做法与经验;10、总结科技工作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措施、组织管理、人员配置经验;11、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意见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的设想等。
二、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报告:技术研究报告应反映技术研究工作的全貌,主要阐明采用的技术原理、技术路线、方法、技术关键、技术特征、所达到的技术指标、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比较情况,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科学性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应用研究开发项目不写4、 5 项内容;成果转化项目不写 2 项内容)1、研究设计依据与总体设计方案;2、试验材料、方法与结果:——工业、社会发展项目需阐明主要工艺、标准、技术参数、装备水平、检测手段、原材料来源及消耗情况、环保、安全及卫生状况等;——农业项目需阐明试验设计、使用材料性能、试验方法、试验对比数据、结论等;3、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先进水平的比较,技术的成熟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意义。
4、项目(课题)目标、任务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主要对照计划任务书,指出并评价项目(课题)实施过程中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程度、规模、覆盖面和经济效益情况;5、示范推广中核心技术与成果的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
主要指科技成果在推广实施过程中,通过消化、吸收、使原有技术本身和推广措施取得的再创新,及配套技术与核心技术组装、集成形成的新的技术体系。
银川市应用研究开发类 : 人口健康项目报告(提纲)一、项目(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总结报告要着重阐述任务的提出、目的意义及该成果从立项到完成计划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及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立项背景、意义与项目来源;(2)项目(课题)的目标、任务及主要考核指标;(3)项目中课题(子课题)设置与任务分解;(4)项目(课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综述;(5)成果应用情况及所取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社会效益。
(6)人才培养情况;(7)经费决算和经费使用说明;(8)组织管理做法与经验;(9)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意见及下一步研究设想等。
二、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报告:技术研究报告应反映技术研究工作的全貌,主要阐明采用的技术原理、技术路线、方法、技术关键、技术特征、所达到的技术指标、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比较情况,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科学性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设计依据与总体设计方案;(2)试验材料、方法与结果:需阐明各类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主要技术指标测试结果,临床研究病例数及对照研究资料,随访资料及应用反馈材料等。
(3)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先进水平的比较,技术的成熟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意义。
(4)成果推广应用条件及前景。
银川市应用研究开发类 : 软科学研究项目报告(提纲)一、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报告要着重阐述任务的提出、目的意义及该成果从立项到完成计划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及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课题)的提出和立项来源;(2)项目(课题)的目标、任务及主要考核指标;(3)项目中课题(子课题)设置与任务分解;(4)项目(课题)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综述;(5)成果应用及其直接和间接经济、社会效益预期。
(6)经费决算和经费使用说明;(7)组织管理做法与经验;(8)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意见及下一步研究设想等。
二、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报告为软科学项目(课题)的主体部分,可根据研究内容安排总体框架和结构,但应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4、研究的总体框架;5、相关理论概述;6、所研究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7、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措施探讨;8、对策建议;9、相关案例分析(可根据情况选择)。
(二)研究报告编写格式1、封面(1)左上角标注:银川市软科学研究计划;(2)居中写明:×××××(课题名称)研究报告;(3)课题名称下分行注明: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完成时间等;2、内容摘要3、目录(含页码)4、研究报告正文5、参考文献6、课题组成员及协作完成单位信息7、著作权说明:本研究报告由本课题组独立完成,授权银川市科技局在内部资料上刊载,如需转载,请取得课题组同意。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1引言1.1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 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 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定义2.1科学技术报告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
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学文学文是某一学在性、理性或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新解和知的科学;或是某种已知原理用于中取得新展的科学,用以提供学会上宣、交流或;或在学刊物上表;或作其他用途的面文件。
学文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有所、有所明、有所造、有所前,而不是重复、模仿、抄前人的工作。
3写要求告、文的中文稿必用白色稿面写或打字;外文稿必用打字。
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告、文宜用A4(210 mm×297 mm)准大小的白,便于、复制和拍微制品。
告、文在写、字或印刷,要求的四周留足空白,以便装、复制和者批注。
每一面的上方( 天 ) 和左 ( 口 ) 分留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切口)分留20 mm以上。
4 写格式4.1告、文章、条的号参照国家准GB1.1 《准化工作准写的基本定》第8 章“ 准条文的排”的有关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号。
4.2告、文的合成5前置部分5.1封面5.1.1封面是告、文的外表面,提供有的信息,并起保作用。
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
学文如作期刊、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无需封面;如作印本、抽印本等行本,可以有封面。
5.1.2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a.分号在左上角注明分号,便于信息交和理。
一般注明《中国料法》的号,同尽可能注明《国十分法UDC 》的号。
b.本位号一般注在右上角。
学文无必要。
c.密告、文的内容,按国家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
如系公开行,不注密。
d.名和副名或分册名用大号字注于明地位。
e.卷、分册、篇的序号和名称如系全一册,无需此。
f.版本如草案、初稿、修版、⋯等。
如系初版,无需此。
g.任者姓名任者包括告、文的作者、学位文的、人、答委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位等。
必要可注明个人任者的、称、学位、所在位名称及地址;如任者系位、体或小,写明全称和地址。
在封面和名上,或学文的正文前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于定研究和制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献、以及参加撰写文并能内容的人,按其献大小排列名次。
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划分工具体小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
这些人可以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或排于脚注。
如责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
h.申请学位级别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名称进行标注。
i. 专业名称系指学位论文作者主修专业的名称。
j. 工作完成日期包括报告、论文提交日期,学位论文的答辩日期,学位的授予日期,出版部门收到日期 ( 必要时 ) 。
k. 出版项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称,出版年、月、日( 必要时 ) 。
5.1.3报告和论文的封面格式参见附录 A 。
5.2封二报告的封二可标注送发方式,包括免费赠送或价购,以及送发单位和个人; 版权规定;其他应注明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