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题目:用真诚的爱转化学生
我们最近经常听到说:这儿有个学生因为在校被老师批评几句,跳楼了,哪儿一个学生因和同学有矛盾,自杀了,这个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引起这样的思考:这些孩子的心灵是否太脆弱了?一些小事尚且如此,假使他们长大后,遇到更大的挫折,又会如何呢?而造成他们这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原因和父母在家的疼爱,和老师在校的庇护是否又有某些联系呢?我们这些园丁们是否应该在给予孩子们关怀和表扬的同时,还应该给我们的孩子们一些耐挫折的教育呢?人生总是充满理想和希望,而要实现理想和希望,总难免会碰到困难和障碍,如果你克服了困难,你就会感到成功的愉快和满足,同时你也学会了成长。
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总是这样开导学生。
我教育学生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班内事情自己解决。
首先、以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
我一直觉得不管是班主任也好代课老师也好,只要是作为一名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所谓教师的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能产生身教重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令,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而且学生和老师发生矛盾多都是因为言语不当,过于尖利刻薄,所以平时不管是班级管理上还是自己的课堂上,我很注意自己的行事方式和说话方式。
因为我知道良好的师德是通过在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具体地生动地体现出来的。
这既需要爱心,更需要一些必要的方法。
二、以心灵的沟通打动学生。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霍懋征老师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些肺腑之言告诉我们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所以平时和不同的学生谈心,这个方面我做的是最多的,利用早读、课间十分钟,第四节自习课,有时放学后留下一部分学生和他们谈话,一般谈话都很轻松,不是以训人的语气说话,这样做是让他们真正的感到我的真诚,真正感到我是为他们好,我教育他们那是在乎他们,是关心他们,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地接受我的观点。
我记得王校长也一直说班级管理大于教学管理,课堂管理大于教学管理,你的班级管理好了,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你的课堂管理好了,学生上课听课效率就高,成绩也自然就会上来,所以我很注重这方面的工作,每次上课先花上几分钟把平时观察到的好的现象一起分享,不好的现象提出批评。
对于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我也不是一味的训斥和挖苦,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是在情与理方面多做疏导工作。
每个班级都有几十号人,百人百性,几十号人也有很多种性格,当然也有难缠的学生,我们班就有一个学生叫聂明明,性格内向,从不爱多说话,入学几次大考试校名次分别是223-116—156-92,一听也不错,但是他的问题很大,初一刚开学他爸爸就找到我跟我说他的情况,在家家长说什么顶什么,看不起自己的父亲,不想让父母来学校,怕别人说他的爸爸老,看不起他,在家里甚至和小侄女勾心斗角,在学校老师说什么都是漠
视,不愿意跟别人沟通,觉得理想,目标什么都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刚开学我就发现他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因为住的远,刚开学时有几次迟到了,问他原因,他要么就一句起床晚了,要么不吭声,这样的学生最让人担心。
他爸爸跟我讲完他的情况后,我就一直很注重这个学生,和他谈话最少不下7次,其中有一次思品考了56分,下来后我看了他的卷子,发现试题上问“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他回答问题时都是用很简短的回答,我觉得对,或者我觉得是错的,没了,后来我就拿着这个卷子跟他说,“这道题是十分的题,你看你一句对的就想把分数全拿到,这不可能吧,思品题很多是主观题,你如果能够把你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然后解释一下,肯定不会的这样的分数,可能你心里知道,但是你不说出来没有人知道你的想法,老师怎么会给你分数呢?”这次谈话后在学习态度上好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我发现他上课老跑神,有时候你在讲课,他在下面满不在乎,好像觉得你的讲的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又开始着急了,就有找到他,对他说:“聂明明,我这个段一直跟你说,都是我在说,你从来不表达你的意见,这样吧,你把你的想法对学习的想法,对生活的看法,想写什么写什么,给我看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二天他把他的写的心里话给我看了,他是这样写的“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上学是为了什么,我觉得目标,理想啊是离我很遥远的事,我啥也不想干,每天就想睡觉,上课睡,下课也睡,就是想睡觉,我的小学老师说我眼里充满了迷茫,我很奇怪他怎么看出来了。
(那张纸,我还拿回家给我老公看了,一直放在家,
前一段收拾屋子时,给扔了.)”这是一个考学很有希望的好学生的思想,看后我没有立即找他,我一直在想到底怎样让他找到目标,找到学习的动力,后来我专门为了他开了一个主题班会,“我的人生我做主----谈人生规划”,我先是弄了几张照片对比,然后提出问题,“人没有高低贵贱,生活却有优越与艰难,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
上完班会后,我把他叫过来,又专门找他谈话,告诉他这节班会其实是专门为他开的,作为一个学生你现在的一切辛苦,都是为你自己将来生活的不辛苦,你的目标就是为了自己将来能够生活的更好。
那次谈话后,观察他发现确实有了些改观,但是总是坚持不了多久,期中考试完,我让写成绩分析,(看幻灯片)我给他批一个近期目标很明确,加油,当然这次我也毫不例外又找他一次谈话,多是以鼓励为主,这个段表现还能够,虽然我并不奢望能够完全改变他,但是我希望能够用我真诚的爱转化他,让他健康成长,懂得感恩。
第三、用真诚的爱转化学生
我总是把自己的班比喻成一个“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家”的主人,都会受到尊重,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个“家”做好一切事情。
并且,在工作中我还注意摸索一些方法,创设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我经常把看到的好的、坏的新闻给他们讲,有什么计划提前给他们说,我记得上次去武陟学习时,刘鹰老师说你一节课要讲什么一定要提前给学生们说,不要让他们去猜,要不他们的时间花在了去猜你的心思上了,前一段学校组织歌颂比赛,
我就跟他们说,咱们一定要好好练,大胆大声的唱出来,不要害羞,现在练好了,等将来你们参加工作了,跟领导或者同事们去歌厅唱歌了,张不开嘴,跟老师现在一样,太尴尬了,他们都笑了,刚好比赛时,我不在学校,回来有学生给我QQ上留言说,“老师我们比赛时,别的学生的妈,都在陪着,就我们是没”妈“的孩子,”说的我心里酸酸的。
给学生过生日,我很喜欢学生能够跟我谈心,喜欢他们有什么秘密给我一起分享,把我当朋友,最不喜欢有什么放在心里,越憋越难受,我跟班委商量给他们每个学生过生日,我们的过生日没有什么party ,也没有birthday cake,但是我们有同学们的best wishes,我们把每个同学的特点打在一个幻灯片上,然后给一起给他们长生日歌,他们也会很感动,这样拉近了和他们之间的距离。
家访---架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桥梁,我经常与学生家长打电话联系,一般避免告状,数落学生的不是,大都是很随意的谈话,但是就是要让家长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子女是真的很关心,有的家长给我发短信说“王老师你对我的孩子真是很关心,谢谢,我家人在交警队上班,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帮忙即使说,能帮上的一定帮。
还有个家长在咱们学校餐厅工作,给我发短信说“王老师中午小酥肉,早点来,等等,我真的很感动,我的付出他们是知道的,所以他们会自觉地配合我们工作,支持我们工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在实践中去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我相信老师只要真诚真情,是完全能够用师爱转化学生的。
对待问题学生必须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原则。
重要的是要给予更多的注重,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要
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要欣然地接纳,要对他充满积极的期待。
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心理沟通放在第一位,更多地走进的学生的内心真实世界,成为他们能够交心的朋友。
这样,老师的真诚、友善的表扬和批评才能被他乐意接受。
长期持久的支持信任很重要,一旦放弃,他就可能会重蹈覆辙,自暴自弃,我们的工作也会前功尽弃。
所以我认为还要坚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耐心细致做好反复教育的转化工作。
这样,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雷夫说:“我不是英雄,仅仅一个普通老师。
”也许,这并非谦词,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他成功的本质:奇迹在平凡中缔造。
所以,值得我们思考的,就不但仅是雷夫的故事,更是奇迹背后的每一次探索、每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