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播种机使用与维护

马铃薯播种机使用与维护

马铃薯播种机使用与维护
1马铃薯播种机现状
目前,马铃薯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广泛种植,并被培养出了数千个品种。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广泛分布在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因此,马铃薯的播种方式就很重要了。

传统的马铃薯生产一直采用人工开沟点种、挖掘耕作的方式。

费工、费时不说,劳动强度大、投入高。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种植马铃薯,极大地制约了马铃薯的规模化生产。

因此,世界上主要生产马铃薯的国家,都在不断地探索马铃薯的机械化播种技术。

在我国普遍使用有下面三种机型:第一种是2CMF-1马铃薯分层施肥小型播种机,第二种是2BFM-2型马铃薯双行施肥播种机,第三种是从德国引进的—VL19E型马铃薯双行播种机。

每当播种季节到来,用它们进行机械化播种,比传统人工种植可以提高产量15%~20%;可节约种子5%~10%,可节约劳动力30%。

在提高了马铃薯产量的同时,大大减轻了农民朋友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2马铃薯播种前的准备
播种前的农事准备和人工播种一样,之前要准备好相应的土地,肥料和种子。

2.1肥料的准备
我们先看看肥料,因为三种机器的肥料箱,只适合施颗粒状的氮、磷、钾肥。

马铃薯所需要的基肥主要是农家肥和复合肥。

农家肥需要在翻地之前,人工撒施在地面上,每667m2地一般撒施1500kg。

复合肥播种时施用。

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沃程度而定。

一般每667m2地复合肥的用量为50kg左右。

2.2土壤的准备
三种机器都适应黏质土壤和沙质土壤的播种,既适合旱作区,也适合水浇地。

实行机械化播种最适合平坦的耕地,坡地的坡度应小于8%。

10cm左右的土壤层内,地温稳定在7℃~8℃,土壤绝对含水率在12%~15%时,进行适时播种。

如果在旱作区沙质壤地播种,由于土质松软,只要耙平整就可以了。

在水作地,黏质土壤区播种,撒完基肥后,必须用旋耕机深翻土地。

2.3种子的准备
播种前要通过选种、晒种、浸种、切种这四个环节处理种薯。

这四个环节中,切种与机械播种紧密相关,播种前必须按标准切种。

三种播种机的薯杯大小一致。

所以要求马铃薯种块儿大小相同,切种前准备好1500倍的高锰酸钾液。

用于切刀和切板的浸泡消毒。

种块的重量保持在50g左右。

种薯大,芽眼就少,种薯小,芽眼就多。

每一个种块儿上留2~4个饱满的芽眼.切块的尺寸应控制在3.50~4.50cm内。

种薯要放在75%的稀土旱地宝1000倍溶液中浸泡30min,它不仅可以杀菌防腐,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马铃薯种薯发芽、生根,还能增强抗旱能力。

32CMF-1马铃薯分层施肥播种机
2CMF-1马铃薯分层施肥播种机,属于小型的马铃薯种植机,结构简单,配套动力用7.40~11kw的手扶拖拉机。

特别适合于小块田地播种。

操作方便,经济适用,播种效率较高。

同人工相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4倍。

3.1机具结构
CMF-1马铃薯分层施肥播种机主要由机架、开沟铲、挂接框、种子箱、下种部件、种薯导向管、肥料箱、驱动轮、链轮链条、薯杯、离合器、覆土铲等零部件组成。

机器的长1110mm,宽565mm,高900mm。

3.2安装
我们给它配一台相应马力的二轮手扶拖拉机,将主机的牵引框装入拖拉机的牵引盒内,对准插销轴连接孔,再用插销轴固定,使播种机与拖拉机连成为一体。

就安装完成可以投入使用了。

3.3工作原理
当机手离合器结合,机器在配套拖拉机的带动下前行,开沟铲开沟,同时驱动轮开始转动,通过驱动轮轴带动链轮、链条传动实现播种、施肥。

也就是说,薯杯在链条带动下,提升并装上种薯,当运动到最高点后进入种薯导向管,然后排放到铲式开沟器开好的播种沟内。

随着播种机的前进,倒八字覆土铲将前面开沟铲开沟壅起的浮土逐渐推入沟,将种薯覆盖,在种薯上方覆土达到5~8cm。

肥料通过施肥装置和施肥导向管,将肥料施于种薯覆土的上面,接着覆土铲将沟边浮土,全部覆盖在所开沟的上方,并起出小垅。

3.4播种前的调试
3.4.1测试传动系统的运行情况
我们提升播种机,用手转动驱动轮,检查机具的传动系统是否灵活,下种、施肥装置是否顺利转动。

查看薯杯链条在运行过程中有无碰撞、搕卡现象。

如果这几方面都顺利传动就可以了。

3.4.2调试入土角度
播种机入土角度,指机器放在平面上时,开沟铲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

2CMF-1马铃薯分层施肥播种机入土角度调整,最好放置在较为平坦的地面上,这样较准确些。

技术员调整播种机前面的位置拉杆,正常情况下,将开沟铲与地面的夹角调整成15度,也就是说开沟铲入土的角度以15度最为适宜。

3.4.3调试播种的深度
播种的深度是通过开沟铲柄与机架安装点的上下位置来调整的。

调整时,我们根据播种的深度要求,松开固定螺帽,将开沟铲柄上下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再插上插销,拧紧固定螺帽就调整好了。

马铃薯的播种深度范围在10~15cm之间都可以。

3.4.4调试播种行距
行距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整轮距的宽窄度来实现的。

行距的宽度可根据当地种植马铃薯的实际需要而确定,一般的行距为60cm。

调整行距时,具体标准为:行距等于轮距的一半,加上轮胎宽度的一半,再加上垄面宽度的一半。

按照这个标准调整的结果就可以达到60cm的标准行距。

3.4.5调整施肥量
施肥量的多少可以调节,在机器上设置有施肥装置手柄,通过转动施肥装置的调节手柄,来改变施肥器内槽轮的有效入口长度,入口的长度越长,施肥量越大,长度稍短些,施肥量就少些。

我们根据农作物播种施基肥量的多少,马铃薯的需肥量只要将槽轮调整到一半的位置就可以了。

3.5下地播种
播种前,用其他动力机将播种主机运到播种地,与拖拉机连结起来,再到田间播种。

田间播种:田间播种时,一个机手操作就可以了。

先在田块一边加种、加肥。

如果种子箱装满,可以盛装30kg种块,肥料箱可以装15kg的复合肥,用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氮磷钾肥呈颗粒状,施肥才能顺利进行。

种子和肥料都不一定要加满,以盛装2/3为宜,但必须在1/3以上。

机械化播种最好不要在田块的中间停机,所以要根据每行的播种量计算好,最好回到原地添加种子和肥料最理想。

准备好了,发动拖拉机,机手结合离合器,挂播种挡1挡。

松离合后,机器向前运行。

播种系统随着地轮传动。

由前置的开沟铲开沟。

薯杯转动,提升种薯,将种块放入播种沟中。

覆土铲在种子上面先盖一层薄土,盖土后,肥料通过施肥导管,在种薯上面施肥。

这种先覆薄土,再施肥的方法,叫着分层施肥法。

这样既可以保证肥料充足,又不伤害种薯。

覆土铲最后完成覆土起垄。

它每次播种1行,叫单行单垄。

固定株距为30cm,行距60cm。

垅高10~15cm,垄面宽度为15cm,垅距为40cm。

播种时要注意,下肥料是否正常,薯杯运行是否正常。

第一行作业结束了,继续下一行播种时,机手要注意,调头转行和地头转弯时先分离播种机离合器,抬起手扶拖拉机把手,使播种机高于地面10~20cm。

拖拉机挂1档慢速转弯调头换行。

主机驱动轮要紧靠上一行作业形成的垅边进行。

以保证行距合理,均匀。

3.6常见故障的排除
播种时,会遇到薯杯升运链不转动,或者不下种的现象,故障发生时,先松离合,摘空档,停机。

降低主机高度,使地轮接触地面。

还需要适当紧固驱动轮轴螺母,然后再结合离合器,就可以成功排除。

3.7播种效率
CMF-1马铃薯分层施肥播种机,每小时播种0.06mm2。

如果1d播种8h,1d 可以播种0.48hm2。

比起人工播种,可以减少50%的播种成本。

这种小型播种机,符合马铃薯生产以户为单位,种植分散,地块小的地区选用。

具有较好的地区适应性。

4马铃薯播种机的维护保养和存放
播种任务完成后,这三款马铃薯种植机应该如何保养呢?由于它们的保养基本相同,这里我们一起介绍。

4.1保养
4.1.1要做好清洁工作,要彻底清洗播种机外表,链条、链轮、开沟器上的泥土,污物和尘土。

4.1.2涂抹机油。

每款机器的开沟铲、链条、链轮,凡是播种机入土播种的金属部分,都要涂抹机油,以防止存放期间生锈。

4.1.3点黄油。

三款机器旋转的轴承两端,都需要用油嘴加注黄油润滑,以起到润滑保养的作用。

对于VL19E型马铃薯双行播种机,当它连续播种50t后,都要给圆盘轴座注入足够的黄油,以保证在正常的转速下顺利覆土。

4.1.4检查各台机器不同部位的紧固件,如果磨损过重,要考虑及时更换。

做完了这四项工作,保养的工作就完成了。

可以让马铃薯播种机入库保存了。

4.2存放
库房要干爽、通风,不能漏雨,避免机器受潮,更不能日晒雨淋。

入库房时,
要用木板或者砖头将覆土的圆盘,将开沟器垫离起来,以免接触地面,受潮生锈。

这样就可以安心存放,等待明年播种季节,再次启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