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某演员上台跳舞,导演要求她穿上红衣服,黑裙子,而她恰好无红上衣,黑裙子,而有其它颜色的上衣和裙子,最后导演想出了一个正确的办法是()A. 穿白上衣,白裙子,用红追光灯照射B. 穿白上衣,蓝裙子,用红追光灯照射C. 穿蓝上衣,白裙子,用红追光灯照射D. 穿黄上衣,蓝裙子,用白追光灯照射3.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蚊、蝇、蝗虫、蟋蟀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B. 所有鸡卵都能孵化出小鸡C. 人的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D.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4.被子植物和人的受精分别在什么地方进行? ()A. 胚珠,子宫B. 花粉管,输卵管C. 胚珠,输卵管D. 花粉管,子宫5.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 B. C. D.6.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B.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 属于折射形成的是①④D.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7. 将水蜜桃的芽嫁接到油桃树上,这个芽长成枝条后结成的果实是()A. 油桃B. 水蜜桃C. 油桃和水蜜桃的混合品种D. 油桃和水蜜桃两种8.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C. “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9.下图所示,A重力为5N,B重力为10N,放置于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受到5N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为平衡力B. B受到往下的力为15NC. B受到10N重力和地面给B往上支持力为相互作用力D. 地面给B的支持力和B给地面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1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 4:1B. 4:3C. 1:2D. 8:1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也有关B. 液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则液体的压强也一定越大C.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但液体内部不存在压强D. 同种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12.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这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月球自转D. 月球公转13.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了64枚一套的编钟,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曾侯乙编钟。
一般钟的形状为圆体钟,敲击圆体钟,只能发出一种乐音。
而曾侯乙编钟的形状为扁圆体,用相同的力敲击编钟的正中间和两侧中的某一点时,编钟会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
这是由于敲击编钟的不同部位时( )A. 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B. 编钟振动的振幅不同C. 编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D. 编钟发音的传播路线不同14. 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A. 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B. 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C. 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D. 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15.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①地磁场受到扰动,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②地球两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③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甚至中断④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内有种子。
柳树能依靠种子进行繁殖,属于________生殖,柳树的花分为雌花和雄花两种(如图),能够长出种子的应该是图________所示的花。
17.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有时要敲锣打鼓,当鼓正在发声时,我们把小纸屑放在鼓面上,发现小纸屑会不停地跳动,说明鼓在发声时鼓面是________的,鼓声是通过________(填介质名称)传到人们耳朵中的。
18.如图所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A1B1,若在A1B1与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木板CD,则人眼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1B1;若使物体远离平面镜,则像A1B1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的纸盆________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议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2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1)实验中观察________确定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大小。
(2)在研究这个方面的内容上,许多科学家前仆后继。
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开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
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会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
(3)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
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图。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6分)2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_.(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运动.(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__(“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23.为了探究菜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选取数粒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其中,A烧杯内,菜豆种子下有一块干棉絮;B烧杯内,菜豆种子下有一块湿棉絮;C烧杯内,菜豆种子浸没在煮沸的水中,液面上还有一层食用油.将三个实验装置放在光下培养7天,温度等其他管理条件相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见如图).请据题意回答问题。
(1)A组、B组作对照,7天后的实验现象是A组中的菜豆种子没有萌发,B组中的菜豆种子萌发,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A. 菜豆种子萌发需要水B. 菜豆种子萌发需要土壤C. 菜豆种子萌发需要温度D. 菜豆种子萌发需要阳光(2)在C组液面上滴加食用油目的是使水与空气隔绝,下列对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C组中菜豆种子没有长成幼苗主要原因是缺少空气B. C组中菜豆种子没有长成幼苗主要原因是缺少光照C. C组与A组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温度D. C组与B组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阳光(3)7天后,从B组烧杯取出一株菜豆幼苗进行观察,其结构如图2所示,①是菜豆的幼叶和幼茎,它们由菜豆种子内的________发育而来;④是菜豆的幼根,它由菜豆种子内的________发育而来。
(4)在菜豆种子萌发阶段,可为其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A. 种皮B. 子叶C. 胚轴D. 胚芽24.在某次探究光学实验活动中,小科做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如图甲所示,先将平面镜A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B________在平面镜A 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 点。
为了显示光路,硬纸板的表面应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些,在纸板上标出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_的大小。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乙所示,在竖立的薄玻璃板前A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当移动到A′处时,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经三次实验,在白纸上留下的信息如图丙所示。
小明将白纸沿PQ 对折,发现A 和A′、B 和B′、C 和C′分别重合,由此得出结论: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四、解答题(共3题;共22分)25.如图所示,说明超声波在生活、医疗和工业等领域各有什么应用,它们分别是利用了声波在传递过程中的哪些特点?26.植树节里,小倩同学用水桶提15L水给刚栽上的树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桶的底面积为5×10-2m2,,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0×10-3m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10N/kg)(1)手收到水桶压力大小?(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27.完成作图:(1)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