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规范
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规范
1 目的
规范生产过程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确保所生产的整车出厂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制造让顾客满意的产品
2范围
2.1规定了本公司生产的各类型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2.2本检验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整车生产过程的检验
3依据
3.1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3.2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规程
4整车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4.1整车装配前的准备
4.1.1仔细阅读本工序的图纸技术要求或装配工艺规程。
4.1.2了解本工序所要装配的零部件质量要求和装配顺序。
4.1.3检查本工序所要装配的零部件质量情况。
4.1.3.1电镀件电镀层应色泽均匀、光亮,不应有锈蚀、起皮、鼓泡、麻点、毛刺和划痕等缺陷。
4.1.3.2喷漆件喷漆件应色泽均匀、光亮、无色差,漆层表
2
面不允许有流痕、麻坑、锈蚀、漏喷、桔皮等缺陷。
4.1.3.3 焊接件焊接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能有漏焊,裂纹等缺陷。
4.1.3.4 外观件均不得有明显刮伤、碰花、生锈、变形等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
4.1.4 按工艺所要装配的零部件根据工艺技术文件选用适当的工具工装和设备,并准备必要的辅料如润滑油脂类。
4.2通用装配要求
4.2.1 按图纸和工艺技术文件规定顺序安装本工序(工位)所要装的零部件。
4.2.2装配中对零部件要轻拿轻放,不允许严重的碰撞,损坏或划伤零部件,不允许非正常情况下的零部件变形。
4.2.3 所有安装螺栓、螺帽、螺钉、垫圈、六方头、起子头
和平面均不得有明显的打花、缺边、缺角、脱漆、脱
铬等缺陷。
4.2.4 所有零部件、标准件均不得错装、漏装、多装和少装。
4.2.5 所有零部件安装螺栓均应装配到位,安装螺栓应露出
螺母端面2-5牙。
3
4.2.6 安装螺栓松紧度应符合工艺技术文件所要求的力矩
值,没有力矩值要求的螺栓螺钉按常规手感装紧,有
弹簧垫圈的紧固件应使弹簧垫圈压平,但不能使弹簧
垫圈失效。
4.2.7 本工序所装配的零部件均应按工艺技术要求装配到位,不应出现松脱现象,装配到位的零部件应牢固可靠。
4.2.8 旋转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装配前必须涂一层钙基润滑脂。
4.2.9 不准野蛮装配,不准用不适当的板手或工具装配零部件。
4.2.10 整车所有螺栓、螺钉安装方向原则上都应从左向右和从上到下,特殊情况按工艺文件要求可以有所变动。
4.2.11 关重工位按工艺对螺栓端头或螺母用色标笔进行漆封。
4.3车架装配:
4.4 动力系统装配
4.8 操纵系统安装
4.6 制动系统安装
4
4.7 驾驶室吊装
4.8轮胎装配
4.8.1 轮胎花纹应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轮胎上标有旋转方
向指示的按旋转指示方向装配(轮胎侧面有旋转方向
箭头印迹);轮胎无旋转方向指示的、轮胎表面为直纹
的轮胎可随意装配;轮胎表面为斜纹的,轮胎斜纹槽口
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
4.8.2不允许出现内胎被外胎压卡现象。
4.8.7按工艺要求充气,充气压力应符合工艺技术文件要求,允许压差±20kPa
4.8.8充好气的轮胎不应有鼓泡,漏气和转动严重偏摆等现象,轮胎动平衡值满足工艺技术要求.
4.9 车轮装配
4.9.1拧紧力矩按工艺技术文件要求。
4.9.3轮轴端头应露出螺帽2mm以上。
4.9.4车轮转动不应干涉车体任何部位并保证活动间隙>
10mm。
5
4.10 VIN码标刻
按生产计划要求打印车架VIN代码,字码应清晰,整齐,美观,打码位置和字码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技术要求,字码笔划不应有连笔、变形等现象,车架打码部位不应有脱漆、起泡等缺陷。
4.11
4.12 电缆电器件安装
4.12.1 全车电缆走向按样车走向或按有关工艺技术文件规
定走向要求布置,并用车架上固定线夹或塑料扎带扎
紧在车体上,车辆在行驶中电缆不应与其它零部件牵
挂。
4.12.2所有电缆插件均应按对应位插接牢固连通可靠。
4.12.3 电缆布置整齐美观,线缆排列有序。
4.12.4 全车电器开关安装牢固,定位到位,不应有松动和不到位现象。
4.12.5 开关功能图标清晰,并能达到其应有的功能要求
4.13 锁具安装
4.13.1全车锁具安装后,均应能自如的锁闭和开启,并能达
6
到其锁具的应有功能。
4.13.2车辆处于锁闭状态时,钥匙应能自由取下,反之则不能(座垫锁除外)。
4.13.3全车锁具的钥匙全部通用。
4.13.4电源锁具各功能位置转换可靠、清晰。
4.13.5全车锁具应安装牢固,车辆行驶时,不能松脱和有振动异响。
4.14 照明信号装置的安装
4.14.1 所有照明信号装配件均应安装牢固可靠,完好有效,
不得因车辆振动而松脱和损坏,不能因车辆振动而失
去作用和改变光照方向。
4.14.2 前照灯照射在前照灯距屏幕10m处光束明暗截止线
转角或中点高度应为0.6-0.8H,其水平位置向左或向
右偏不得超过10mm,应符合行业标准配光性能要求。
4.14.3 电喇叭壳体和车体件不应有干涉现象,喇叭音量95~112dB;喇叭声响不能沙哑,整车振动时,喇叭不能变音和有异响。
4.14.4 转向灯闪烁频率在85±10c/s范围内,起动时间≤
7
1.5s。
4.14.8 前照灯光线集中不散光,电源系统处完全充电状态时,
4.15 外观件装配要求
4.1
5.1外观塑件搭接协调,合缝均匀。
4.1
5.2 搭接处过渡平整,不应有高低不平和鼓动现象。
4.15.3 外观件安装牢固,PP件、颜色件搭缝非主观外表面≤1mm,主观外表面≤0.5mm。
4.1
5.4 所有外观可视面不允许有明显划痕擦印,距离可视面1m距离不允许看到塑件镀件的划痕和擦印。
5生产过程检验方法
5.1巡检、不定时抽查
5.2关键工序重点检查、控制
5.3首辆车全过程跟踪检查
5.4 各工序自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监督检查
6主要检查内容和技术要求:
8
生产过程主要检验内容及要求
9
10
附表1
整车关键紧固部位紧固力矩
附表2
一般紧固部位拧紧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