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之专题训练篇二 济南版

2013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之专题训练篇二 济南版

专题二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部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解读点拨】考点分析1.会概述各类群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3.能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5.会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6. 能概述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7. 会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8.能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复习点拨本章的复习重点是各类群植物的主要特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等。

本部分考点一部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多数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非选择题常以农业生产的实践、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科学家的经典实验等为题干材料,设置问题情境,综合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输导作用等生理作用的知识,以及各生理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

【知识归纳梳理】藻类植物(主要特征、营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绿色植物的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生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主要类群裸子植物种子植物(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圈中的被子植物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概念、过程、影响因素、意义)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叶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应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应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量转化器”、“空气净化器”、“蓄水池”)【经典例题体验】例1.(2011·莆田)下列属于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多细胞植物体B.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D.都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低等绿色植物的主要特征。

藻类植物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一般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靠孢子生殖,属于孢子植物。

ABCD的描述都符合蕨类植物的特征。

因此,二者的共同特征只有D是符合要求的。

[答案]D例2. 17.(2011·湘潭)右图是花生的果实,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特征。

从题干材料和图示中可以读出的信息是:花生能形成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即形成了果实。

因此,花生属于被子植物。

[答案]D例 3. 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条件适宜时,正常生活的植物叶片同时进行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自身呼吸作用需要外,还有一部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如图C所示。

要求回答的问题是在夜间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由于夜间缺少光线或光线较弱,植物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氧气,而植物的呼吸作用照常进行,结果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发生现象如图D所示。

[答案]D例 5.在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也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

这面墙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成植物容器,构建了立体花卉墙.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吨。

与玻璃幕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清新、湿润。

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的“低碳排放”。

请回答:(1)“绿墙”能吸收二氧化碳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__ __作用;其反应式是反应式中的a表示,b表示。

(2)“绿墙”与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湿润.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_ __作用。

(3)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提倡“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

[解析]本题以世博的“绿墙”、世博的主题为题干材料,设置问题情境,综合考查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低碳”环保的知识,属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答案](1)光合叶绿体氧气 (2)蒸腾 (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或少用一次性塑料装、纸杯,或提倡乘坐公共汽车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分类题组训练】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大气中,近90%的氧气来源于哪类植物?()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2.在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3. 安丘公冶长书院中的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其原因是()。

A.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B.种子外无果皮较薄C.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 D.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4.(2011·潍坊)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周围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

以下植物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A.海带 B.水绵 C.发菜 D.蕨菜5.移栽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在阴天或早晚载②不要碰掉枝叶③剪去一部分枝叶④给植物覆盖遮荫⑤及时使用苗肥⑥让植株尽快光照,制造营养。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C、①③④ D、①③④⑤6. 西瓜等植物体的果实发育长大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A.根的吸收作用B.叶的光合作用 C.茎的输导作用 D.花的贮存作用7.(2011丽水)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8.农田淹水应及时排涝,目的是为了供给根细胞充足的()。

A.光B、氧 C、二氧化碳 D、肥料9.我国农村有很多地窖,将甘蔗、马铃薯、红薯贮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掉入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测定地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测定地窖内氧的含量C、为了照明D、燃烧掉地窖内的一氧化碳10.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让阳光尽量多照射到农作物上,尽量少照到空地上,并要避免农作物的也互相遮光。

应该采取的栽培方法是()。

A、高度密植B、高度稀植C、合理密植D、适当稀植11.12. 水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体内贮存13. 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空气湿润,凉爽宜人,主要原因是()。

A.光合作用降低了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湿度B、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热,降低了空气的温度C、蒸腾作用降低了树林的温度,提高了大气湿度D、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水分,提高了空气湿度14. (2011苏州) 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

A B C D15. 在温室内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除了施肥外,下列措施中可以选用的是()。

A.降低白天的温度 B、提高夜晚的温度 C、提高氧气的浓度 D、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二、非选择题1.(2011郴州)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

用太阳能、能量、氧气、二氧化碳、叶绿体这些关键词完成下面的有关光合作用的概念圈。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考察时,采回植物标本后拍摄了如下一些照片。

(1)请你协助兴趣小组同学,按下列分类表解逐一分类,写出下表中③、④、⑥对应的植物名称。

③ ④ ⑥(2)水绵、葫芦藓和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它们是用 繁殖后代。

(3)上述六种植物中,哪种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 (2011·南通)下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

请回答:(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人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

(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

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

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

4.(2011苏州)下图1表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 、B 、C 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

图2是蚕豆叶不同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应的细胞或结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若A 、B 、C 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作用。

(2)若A 、C 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 叶肉细胞中的 图1作用 。

(3)若C 表示水,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 作用 。

(4)在“制作与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图2中的 (填标号)。

5.(2011泸州)选取生长正常的爬山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①实验前应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几小时,再将肾蕨 油松 葫芦藓 向日葵 玉米 水绵 植物 有种子 有茎叶 ② 有根茎叶 ③ 无种子 无根茎叶 ① 种子有果皮包被 子叶一片⑤子叶两片 ⑥ 种子无果皮包被 ④ 图1图2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请回答:(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叶片A 、B 两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 。

(3)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其中叶片乙蓝色。

乙和丙两叶片形成对照实验,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

如果将叶片丙的叶脉切断叶片丙经过上述①②步处理,其叶片颜色将 。

(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根据叶片甲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大棚蔬菜为了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真题演练题组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11·绵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中使江水变绿的生物是( )。

A.水草 B .藻类 C.苔藓 D.蕨类植物2.(2011·烟台)莱州市大基山森林公园生长着许多种蕨类植物。

下列有关蕨类植物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 )。

A .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B .蕨类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是因为具有输导组织D .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3. 2011·济宁)右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