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身保险合同本章内容:♦第一节、人身保险合同概述♦第二节、人身保险合同的特定内容♦第三节、人身保险合同的履行♦典型案例♦本章小结♦主要名词♦本章自测题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达到以 下目标:1、 了解人身保险合同的概念、 特征、种类; 2、 掌握人身保险合同的一些常 用条款; 3、 理解人身保险合同主体间的 权利、义务;第一节、人身保险合同概述一、人身保险合同概念人身保险合同是指以人的寿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
其合同基本内容是投保人按照约定向保险人交纳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在合同期限内发生死亡、伤残、疾病等事故或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保险人依照合同约定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面临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受到侵害,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或其他原因导致经济收入减少或生活困难等威胁,为了消除或转移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往往通过订立人身保险合同的方式来解决。
这样,当合同约定的事件出现时,保险人负责给付保险金,从而既保障被保险人、受益人利益,又可以维护社会安定,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二、人身保险合同的特点(一)人身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不以保险标的的价值为依据确定由于人的寿命或身体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因此,人身保险合同就无法通过保险标的的价值确定保险金额。
一般情况下,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金额由投保人根据被保险人对人身保险的需要和投保人的缴费能力,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与条件下,与保险人协商确定。
人身保险合同属于定额保险合同。
人身保险(医疗费用保险除外)中不存在超额保险,也不存在不足额保险,更不存在重复保险。
另外,在很多人身保险合同中,只规定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每次给付保险金的数额,而不规定保险金额,也就是说不确定最高给付限额。
如养老年金保险,由于被保险人生存期限无法确定,因此只约定每期领取金额,而一般不约定最高限额,领取保险金的次数及总额只有到被保险人死亡时才能知道。
(二)人身保险合同属于约定给付性合同人身保险合同发生约定的事件后,保险人依合同中约定的金额给付保险金,而不以保险事故发生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也不实行比例分摊和代位求偿。
因为人的生、死、伤、残、病等情形是无法从经济上衡量其实际损失额的。
以伤残为例,伤残可能会使一个收入和地位都很高的人变得一贫如洗,身无长技。
要想精确计算伤残给一个人带来的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
被保险人可以持有若干份保险单,并可依这些合同分别取得保险金。
如果事件是由第三者造成的,被保险人还有权按照有关法律向第三者要求赔偿。
当然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也有例外,如人身保险中的医疗保险,不仅可以采取约定给付方式,也可采取补偿方式。
因为医疗费用的发生是确定的,与一般的财产保险类似。
(三)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是以人与人的关系来确定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人身保险合同主要是采取限制家庭成员关系范围并结合被保险人同意的方式对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加以确认。
这是由保险标的不同决定的。
(四)人身保险合同一般为长期性合同人身保险合同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长期合同,特别是人寿保险合同,其保险期间通常在五年以上,有的险种则贯穿人的一生。
保险期间可分为交费期、领取期两个阶段,有些情形交费期长•而领取期短,有可能交费三十年而到期后一次领取全部保险金;有些情形交费期长,而领取期也长;有的险种无论在交费期内,还是在领取期内,都给被保险人一定的保险保障;有些险种交费期就是保险保障期;而有些险种在交费期内段有保险保障,只有在领取期才享有保障。
这些都是由具体险种、不同合同中的具体约定来确定的。
三、人身保险合同的分类(一)按照投保方式分类,可以分为个人人身保险合同和团体人身保险合同在个人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只能是单一的,一张保单只为一个人提供保障,如个人人身意外保险合同等。
团体人身保险是指一张保险单承保某一单位内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人身保险合同,如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等。
(二)按照保险期间分类,可分为长期人身保险合同和短期人身保险合同长期人身保险合同是指保险期限一年以上的人身保险合同,如终身人寿保险合同,保险期限持续到被保险人死亡。
短期人身保险合同是保险期限在一年以下(包括一年)的人身保险合同。
如航空人身意外保险合同,保险期限只持续几个小时甚至更短。
(三)根据保障范围分类可分为人寿保险合同、健康保险合同及意外伤害保险合同这是人身保险合同中主要的分类方式。
1人寿保险合同人寿保险合同是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以人的生存、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
当保险合同约定的条件满足时,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履行给付保险金责任。
人寿保险合同通常可分为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生存保险合同;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死亡保险合同;以及被保险人生存或死亡均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生死两全保险合同三种。
年金保险合同属生存保险合同中的一种。
2•健康保险合同健康保险合同也称疾病保险合同,是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患病或因疾病导致残疾、死亡为保险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合同。
它包括收入损失保险合同、疾病保险合同、医疗保险合同等。
3•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或因伤害致残、致死为保险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合同。
它包括普通伤害保险、特种伤害保险、寿险附加伤害保险等。
第二节、人身保险合同的特定内容由于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是人的寿命或身体,因此人身保险合同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与其他保险合同有着很大的区别。
也就是说,除合同总论中提到的任何保险合同中都应具有的主体间相互权利、义务外,它还有法律规定的人身保险合同所特有的内容。
一、不可争条款又称不可抗辩条款,是指自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时起,超过法定时限(通常规定为二年)后,保险人将不得以投保人在投保时违反如实告知义务如误告、漏告、隐瞒某些事实为理由,而主张合同无效或拒绝给付保险金。
人身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对于被保险人的年龄、健康状况、职业等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的因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应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不得有任何隐瞒或欺骗。
如果在投保时,投保人故意隐匿或囚过失遗漏而作不实申报,足以影响保险人对于风险的估计,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但由于涉及此条款的合同为长期性合同,如果不加以限制,保险人有可能滥用这一权利,而使被保险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同时,经过长时间后要查明投保人投保时是否履行厂如实告知义务非常困难,这样往往容易引起纠纷,而且引起纠纷后,也很难处理。
因此,法律规定一个期间,要求保险人在此期间内进行审查,并有权解除合同,一旦超过该期限,保险人不得再主张合同解除或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从而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利益和便于解决纠纷。
《保险法》第54条第一款规定:“投保人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但从合同成立之日起逾二年的除外。
”由此看出,保险人在投保人不屈行如实告知义务(误告被保险人的年龄)时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但保险人这一权利的行使也受到了时间上的限制。
即自签订合同之后的二年内,保险人有权主张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超过二年以后,保险人则失去这一权利。
在国际上,通常是对被保险人的健康等方面适用这一条款,而我国这一条款只适用于年龄方面。
其他方面则要靠保险合同来进行特别约定。
二、年龄误告条款年龄误告条款主要是针对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而真实年龄又符合合同限制年龄的情况而设立的。
法律与保险合同中一般均规定年龄误告条款,要求保险人按被保险人真实年龄对保险费或保险金进行调整。
我国《保险法》第54条第二、三款规定:“投保人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有权更正井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或者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实付保险费多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将多收的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根据我国法律,此条规定调整的对象不仅包括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的年龄不真实,而真实年龄符合合同约定年龄限制的合同,还包括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的年龄不真实,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年龄限制,自合同成立之日起已逾二年的有效合同。
年龄误报时保险费(或保险金)的调整有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合同约定的保险事件尚未发生或期限尚未到达时,发现投保人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
在此种情况下,保险人应及时进行调整,发现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尽早通知投保人补交过去少交的保险费或按原交纳的保险费数额调整保险金额。
发现投保人支付保险费多于应交保险费的,应予以及时清算并退还投保人。
其二,合同约定的保险事件发生或期限到达时,发现投保人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
如果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在给付保险金时只能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给付。
如果投保人实付的保险费多于应交保险费,保险人应该将多收的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如果由于投保人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导致保险人多支付保险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或领取保险金的人应将多领的保险金退还保险人。
三、宽限期条款宽限期条款是对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的,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险费后,未按时交付续期保险费的,法律规定或合同中约定给予投保人一定的宽限时间(通常为1个月或2个月),在宽限期期间,保险合同效力正常。
一般情况下,分期支付保险费的合同,投保人应于合同成立时支付首期保险费,并应当按期交纳其他各期保险费。
但由于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期限较长,一时疏忽或者经济困难或其他客观原因使投保人没能在约定的期限按时交付保险费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保险人据此解除保险合同,将使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均受到损害。
为了防止上述原因造成保险合同失去效力,也为了巩固保险业务的发展,在合同里,一般规定有三十至六十天交付保险费的宽限日期。
在宽限期内,即使投保人没有及时交付保险费,合同仍然有效。
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仍应承担给付责任。
我国《保险法》第58条规定:“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险费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超过规定期限六十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的,合同效力中止,或者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减少保险金额。
”从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的法定宽限期为六十日,如合同中有其他有关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
另外,超过宽限期后,投保人未支付当期保险费的,有两种结果:第一,保险合同效力中止;第二,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减少保险金额,一般情况下保险金额减少,保险合同的其他条件不变,投保人也不必再交纳保险费。
四、中止、复效条款合同履行过程中,在一定的期间内,由于失去某些合同要求的必要条件,致使合同失去效力,称为合同中止;一旦在法定或约定的时间内所需条件得到满足,合同就恢复原来的效力,称为合同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