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基本知识及实践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总队郭虎银第一部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基本知识本部分重点讲以下几个问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内涵、作用、主要方式,查处案件与执法检查的区别与联系,搞好查处案件和执法检查需要注意的事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内涵依法设立的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活动。

理解此内涵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主体合法,2)法定授权,3)法律有明确规定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作用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维护安全生产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规范安全生产秩序,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三、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主要方式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查办案件)监督检查(执法检查)行政强制(有的需要相关部门配合执行,有的需要在法定时间内执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办理主体是法院)本讲主要学习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的知识四、行政处罚(查处案件)行政处罚案件的主要来源:1)执法检查发现的;2)投诉举报的;3)相关单位移送的;4)上级领导交办的。

行政处罚的核心是必须存在违法行为(违法事实)行政处罚是对当事人权力的限制和义务的设定行政处罚遵循的原则:1)处罚法定;2)公正公开;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4)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5)行政处罚不免除民事、刑事责任;6)一事不再罚。

五、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构成要素的理解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有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公民的区分;2)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要找到明确的法律条款;3)判定是否故意和过失以法律实施后其行为是否仍然存在(经法定部门政策认定的除外);4)判定其是否构成危害以未遵守法律形成生产经营现实为依据,不能依事故为依据;5)四位一体,缺一不可。

六、执法检查(监督检查)1)执法检查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依法委托的组织按照制定的执法计划,依据安全生产法律规定的内容,对生产经营单位遵守法律的监督检查活动。

是安监部门最常用的方式。

2)执法检查的主要特点:计划性、常态性、依据的法律充分性、处理的确定性。

3)执法检查根据其检查的内容可以有联合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检查、综合执法检查等形式。

七、执法检查与查处案件的同与异相同点:1)执法人员不少于2人,亮证工作;2)搜集与法律不符合的问题与证据;3)借助执法取证器材;4)使用行政执法文书;5)借助专家解决疑难问题;6)遵守法定程序。

不同点:1)执法检查一般依计划、依法定内容进行;查处案件依特定案源、涉嫌违法所在进行。

2)执法检查不以未发现违法而中止;查处案件以未发现违法而中止。

3)执法检查一般办理简易程序性案件;查处案件一般走立案程序。

八、查处案件的程序规定(一)简易程序:违法事实清楚并有法定依据;情节简单,后果轻微;处罚种类为对个人50元以下罚款、单位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可以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制做单位或个人的《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并在《现场检查记录》中说明。

当场做出的处罚决定,应当及时报告,并在5日内报所在安监部门备案。

(二)立案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除以简易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种类外的其它行政处罚,都要依法立案,依法定程序组织实施。

对确需立即查处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5日内补办立案手续。

听证程序:是一般程序实施特定处罚种类时,应当遵守的法定程序。

这些种类是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或者较大数额罚款(单位3万元以上、个人1万元以上)。

执行听证程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2)组织听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听证费用;3)当事人在安监部门听证告知3日内提出书面听证申请;4)安监部门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告知当事人听证的时间、地点;5)当事人有正当理由要求延期的,经组织听证的安监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期1次。

(三)立案程序的几个环节1.立案法律法规充分、违法事实确凿,需要立案处罚的,执法人员填写《立案审批表》,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2.调查立案后,即进入调查取证环节。

这个环节使用的文书主要有《询问笔录》、《勘验笔录》、《抽样取证凭证》、《鉴定委托书》、《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决定书》等文书。

对于收集的证据,每项证据都要由出具证据人签名;对于可能灭失的证据,在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后,在7日内作出处理;对于委托鉴定的,由鉴定单位出具《鉴定意见书》。

3.告知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填写《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当事人。

告知的事项主要是拟给予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同时要告知当事人在3日内,进行陈述、申辩。

这个环节主要使用的文书有《行政处罚告知书》、《文书送达回执》、《当事人陈述申辩笔录》、《案件处理呈批表》等。

符合听证要求的,按照听证程序进行。

执法人员及时整理案件有关资料,形成完整的案件报告材料,填写《案件处理呈批表》,报案审委审理。

4.审理案审委主要从执法主体的合法性、执法程序的正确性、违法事实的认定、适用法律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对于决定给予处罚的,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在7日内送达当事人,由当事人在《文书送达回执》上签字。

《行政处罚决定书》一经送达,即产生法律效力。

5.执行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但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安监部门要监督其履行。

当事人履行确有困难的,应填写《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审批表》,经安监部门同意,下达《延期(分期)缴纳罚款批准书》。

对于延期的期限,国家有关法律虽然没有规定,但对结案的期限有明确的规定,即一个案子最长在180日内结案。

对逾期不交罚款的当事人,应填写《罚款催缴通知书》及时进行督促。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填写《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结案案件办理完毕后,办案人员应填写《结案审批表》,报所在安监部门负责人审批结案,并及时进行归档,制作案卷。

立案案卷要一案一档,设定保存期限。

九、执法检查的基本环节(一)编制执法检查计划1.目的: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增加针对性、有效性。

2.依据:按照赋予的职能或委托的职能,围绕确定的工作任务或范围,结合现实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具体工作编制计划。

3.原则:坚持属地监管、分级负责、避免交叉的原则;明确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检查频次的原则;直接监管、非直接监管,重点监管、非重点监管区别等待、统筹兼顾的原则;月、季、年计划重点突出、相互衔接的原则。

4.形式:1)年度执法检查计划:依据上级全年工作部署、本辖区或本单位执法任务等因素编制。

年度计划要明确执法检查对象和频次,要对检查目标提出总体要求。

2)季度执法检查计划:依据全年计划,按照季度和工作特点将工作分为几个阶段编制。

季度要体现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3)月度执法检查计划:月计划在季度计划内体现,既是对季度计划的分解,也是具体实施计划的主要依据。

月度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是部分与整体、具体实施与总体部署的关系。

(二)制定执法检查的具体内容执法检查的具体内容是执法检查工作开展的直接依据,是保障执法检查有效到位的纲,必须与执法检查计划同时制定。

执法检查的内容应当根据检查的形式、阶段性工作的重点制定综合性、专项性的内容。

日常的执法检查应当制定综合性的检查内容;重点、专项检查应当制定专项性的检查内容。

执法检查的内容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律的规定。

(三)实施执法人员在落实执法检查计划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主动出示证件,表明身份,说明来意;2)依据检查内容,听取情况介绍;3)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现场检查;4)检查档案资料,看其完整性、符合性、执行性、动态落实情况;5)检查生产经营场所,检查人员安全生产的状况,装备的安全状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6)随时做好检查记录,及时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做好分析、整理归类、汇总;7)搞好情况反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法律的要求,将问题分为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当场处罚、立案处罚几类,制作相应的执法文书,依程序处理;8)需要准备的文书:现场检查记录、责令改正指令书、强制措施决定书、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还应当准备封条及其配套的文书。

9)制作文书时,问题必须写的清楚明白,不能出现语言含糊和定性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不能掩盖问题,也不能夸大问题,对问题的处理必须与法相适应,并做好跟踪落实。

(四)总结总结是对落实计划情况的反思,是不断改进执法检查,提高检查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环节。

现阶段总结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反思:1)执法检查责任、分工是否明确;2)执法检查内容是否符合安全法律规定,是否涵盖安全法律的各方面;3)有没有法律、政策、实际不明确或不好执行的地方;4)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装备情况对落实执法计划方面的问题;5)是否存在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平均使用资源的问题;6)按照计划和内容执法检查后的效果评估。

(五)改进根据执法检查开展情况,在总结执法检查工作的基础上,不断依法修定执法检查计划和执法检查内容,使执法检查的针对性更强、检查效率和质量更高,使安全生产的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在日常工作之中。

(六)执法人员执法检查中应当注意的事项:1)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廉政的要求和总局制定的执法人员“九条纪律”;2)不代替企业查隐患,但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必须做到不消除、不放过;3)及时报告、移送非本职权范围的违法问题;4)对技术、法律疑难问题及时请教专家、律师解决。

第二部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的使用本部分重点介绍日常使用较多的几种执法文书的制作要求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执法人员制作文书的规范性和实际能力。

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的作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正确履职的重要凭证,是执法检查和查处案件的重要载体,是宣示安全生产法律权威的重要工具,是评价执法质量的重要依据。

制作好行政执法文书,是执法人员胜任执法工作的基本条件。

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式样)种类2006年12月26日,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式样)》,要求2007年1月1日起使用。

与2002年版的文书相比,文书种类由22种增加到36种;文书的主标题统一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这些文书适用于除煤矿安全监察和海洋石油天然气安全监管以外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活动。

行政执法文书的具体名称1.立案审批表2.询问通知书3.询问笔录4.勘验笔录5.抽样取证凭证6.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审批表7.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8.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审批表9.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决定书10.现场检查记录11.责令改正指令书12.整改复查意见书13.强制措施决定书14.鉴定委托书15.行政处罚告知书16.当事人陈述申辩笔录17.听证告知书18.听证会通知书19.听证笔录20.听证会报告书21.案件处理呈批表22.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23.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单位)24.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个人)25.行政处罚决定书(单位)26.行政处罚决定书(个人)27.罚款催缴通知书28.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审批表29.延期(分期)缴纳罚款批准书30.文书送达回执31.强制执行申请书32.结案审批表33.案件移送审批表34.案件移送书35.案卷首页36.卷内目录三、制作行政执法文书的一般要求(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都是填写式文书,分为一联和两联复写式,一联由安监部门备案;两联复写式一份由安监部门备案,一份交相关方,如被检查单位、被处罚当事人、被询问人、申请人等;但对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于收缴罚款的银行要原件,可制作三份,给银行一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