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一、教学目标:1.说出环境承载力与合理环境容量的含义。
2.区别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3.讨论并说出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重点:区别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三、教学方法:启发讲授、案例学习四、板书设计:五、教学流程:课标教师学生设计意图说出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区别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问题:门头沟能够供养整个北京市的人口吗?为什么?房山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与门头沟一样吗?为什么?持续供养的人口数是一个固定值吗?为什么?环境承载力表示的是一个警戒值,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人类的生存需要仅仅是满足生存吗?合理容量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合理容量远小于环境承载力指导读图讨论分析回答针对问题,说说你的想法思考两个数值的关系归纳影响门头沟这两个数值变化的因素读图11分析图中反映的是什么问题?阅读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思考对地球承载人口的估计数差异为何惊人阅读案例研究,并思考中国今后人口应如何发展?人口规模目标该如何定位?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实现该目标?讨论得出能够供养的人口数是有极限的,主要受自然资源的限制,而自然资源在不同时期也不同,引出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引出合理人口容量加深理解人均粮食等因素的变化趋势将对人口产生的影响区别两种数值类型生成的依据进一步理解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梁有雁高一新课程教学设计设计者:(西城区-第四组)课题:(中图版-必修第2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1学时)一.学习目标通过阅读资料,能够分别说出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体现的含义和考察(估算)的依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难点——结合实例具体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三.教学方式启发式讲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案例探究四.教学过程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体验切入对概念的认识说出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区分和辨别概念通过实例讨论人口容量大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大洲和具体资源说出两个概念的区别提问引入:1.你认为教室里最多能容纳多少同学?你是根据什么来预测的?2.你认为教室里能容纳合理人数是多少?你是根据什么来预测的?将研究对象转向地球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安排学生阅读课文,训练学生用学科语言表述概念定义。
运用教材18页阅读资料,讨论:1.10亿和一万亿指的是什么概念?2.合理容量应当比这个数据大还是小?补充资料(教参23页),问题讨论:1.两个材料分别说的是哪种人口容量?2.为什么世界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定值?安排学生自学: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教材19——20页)讲授“木桶效应”,说明资源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运用课本18页资料及补充资料,对比亚洲和欧洲淡水资源及土地资源影响下的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
方法:分别计算两大洲淡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口数量的比值,比较大小,试说明原因。
思考题:“探索”部分谈感想。
预测依据:教室大小、设施、人口密度、采光等等。
交流,提出人数,并计算平均值阅读,练习表述思考,分组讨论,回答阅读、讨论、回答阅读自学,并总结归纳分组计算,讨论,回答列表比较两个概念的区别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类比了解两个概念的含义。
落实两个概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用学科语言表述地理概念的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区分两概念含义;并能对概念进行辨别。
同时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从单一要素或综合要素分析地理问题,渗透宏观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和迁移应用能力落实、归纳两大概念的区别。
五.板书设计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概念区别①②③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一、课标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二、教学目标1.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2.理解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
3.认识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深刻理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4.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类图表,培养读图、读表能力。
三、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合理人口容量。
四、教学难点: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图表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举例法、讨论法六、课时安排共2课时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地球上最多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容纳多少人适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活动1〗课本P18图11(计算机模拟的未来趋势)分析(1)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何特点?(2)在人口增长、粮食增长、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污染五个因素中,哪个因素的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3)当资源不断减少、污染不断增加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活动2〗探索河流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1)从河流淡水饼状图中找出河流淡水总量居于前三位的大洲和总量最少的大洲;(2)对照人口比重饼状图,你认为那些大洲会出现水源短缺问题?(3)为何各大洲的水资源总量与人口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一样?说明影响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4)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淡水资源不足的危机?小结:产生水资源危机的原因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措施自然原因①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②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修建水库人为原因③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剧增节约用水④水污染严重防治水污染〖活动3〗探索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下图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请同学们在它们之间加上因果关系的箭头。
〖活动4〗阅读教材第20页,《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然后展示下图,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地球环境承载量的看法小结:可以乐观的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长不会达到自然环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未来;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已能主动调节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乐观的态度并不表示忽视环境承载力估计的意义。
〖活动5〗请你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小组合作完成下表)合理人口容量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区别1.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环境承载力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仅考虑人口“生存”问题;合理人口容量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2.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在发展中的变化,他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3.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合理人口容量”。
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矿产等是首要因素。
其中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
环境、资源、人口的消费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
〖活动6〗根据以下两段材料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
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
最多能养活16亿人。
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
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问题:(1)材料一是指;材料二是指。
(2)提高我国合理人口容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练习基础•巩固1.有关中国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矛盾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草地最少的国家B.中国属于世界人均可耕地最少的国家行列C.随着计划生育的进行,中国人均耕地可望在短期内转为上升趋势D.中国是一个淡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解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中草地所占比重最大。
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答案:B图14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图142.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无相关关系B.人口增长与资源无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C.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解析:看曲线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D3.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A.资源B.环境质量C.科技发展水平D.对外开放程度解析:图中能够反映出的因素只有资源,尽管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答案:A4.下列有关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有()A.环境承载力只能从单一的因素考察,如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B.人生存的环境是有限的,地球所能提供的资源是无限的,所以未来世界不会超出环境承载力C.人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降低环境承载力D.所有自然环境的要素都是有限的解析:环境承载力既可以从单一的因素考察,也可以从自然环境系统综合考察,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
人生存的环境有限,地球上所能提供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选项B错。
自然环境的要素中像太阳、空气目前对环境承载力没有限定,选项D错。
答案:C5.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的共同点是在考虑了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兼顾考虑了社会经济条件B.合理人口容量体现的是人口生物意义上的“生存”,环境承载力体现了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C.合理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它大于环境承载力D.根据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相同的,那么我们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容纳多少人口时,除了了解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外,更应推算合理人口容量解析:本题环境承载力主要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考虑容纳人口数,而没有考虑社会经济条件,所以选项A错。
环境承载力体现了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存”,而合理人口容量是多角度考虑,所以体现了“发展”,选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