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科医师日常工作流程细则1.doc

麻醉科医师日常工作流程细则1.doc

麻醉科医师日常工作流程细则1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顺庆区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医师日工作流程
麻醉科实施主治医师负责制。

在临床工作中鼓励住院医师向主治医师提问和提出建议,但针对具体临床工作住院医师必须服从主治医师的领导。

主治医师对自己所管理的病人全面负责。

由于住院医师不服从主治医师的指挥,或擅自处理而导致的医疗差错和事故由住院医师承担全部责任。

术前访视及麻醉同意书签写规定
术前访视常规
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应尽量争取同时访视术前病人。

时机不允许时也可分别对第二天手术病人常规访视。

探视病人时必须仪表端庄,衣着整洁,态度和蔼。

住院医师必须在访视中携带听诊器、麻醉同意书依次进行下列工作:
仔细全面阅读病历,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造影、同位素及检验科各项常规生化检查,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有一个总体了解。

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

探视病人:
首先向患者行自我介绍,建立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

与患者交谈,进一步了解病情及重要过去史。

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询问病史:必须包括主述、要求手术原因、现病史、过去史、手术麻醉史、外伤史、个人史、家族史、家族麻醉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体格检查:应对与麻醉有关的各部位进行全面仔细的从头到脚的有顺序的体检。

对患者进行亲切和蔼的安慰,消除其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交代术前禁食、禁水,术前用药,更衣,小便等。

与患者说明麻醉的基本过程和入室后将要进行的各种操作,术后与麻醉相关的感觉和注意事项。

特别要强调具体麻醉方法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手术的要求决定,而且术中可能根据病情和手术变化而改变麻醉方法。

向患者解释麻醉科医师职责,鼓励病人提问并热情解答之。

向患者家属或/和患者讲述真实的病情,治疗、麻醉方案、可能的麻醉并发症、可能使用的麻醉方法。

讲明术后镇痛的必要性、优缺点、可能的价格和自费。

住院医师应请家属签署麻醉同意书,讲解所列内容的含义。

(详见麻醉同意书签写规定)
住院医师如对手术方案或其他外科有关问题有疑问应与外科医师讨论和询问,必要时写下病史记录。

住院医师应仔细书写麻醉探视记录。

根据病情开术前用药,每种药只占一行。

制定麻醉计划。

并应将每位病人的情况于当日下午汇报予主治医师(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手术方案、术前用药),并请示第二天的麻醉方案和特殊准备措施,主治医师应借此机会对住院医师进行教学。

主治医师必须在第二天实施麻醉前确认麻醉同意书已签字,并借此机会对住院医师进行教学。

麻醉同意书、手术同意书签写和审核的规定
任何麻醉与手术必须具备麻醉同意书和手术同意书,缺乏任何一种均不能进行麻醉与手术操作。

麻醉同意书签写程序:
麻醉科临床主管医师安排好第二天的择期手术后,麻醉科医师(一般为住院医师)根据安排的手术填写麻醉同意书,到相关病房看病人,交待有关问题,签同意书(包括签名,关系和日期),并将签好的同意书放入病历。

择期手术麻醉科医师术前看病人时,如果病人和家属均不在病房或病人尚未入院,可将麻醉同意书放入病历内,并通知值班护士或管床外科医师;如果病人在,家属不在,可将麻醉同意书交与病人,嘱其家属来后仔细阅读后签字,如有疑问可打电话咨询当日值班医师,或第二天到麻醉科找有关医师咨询。

一定要向
病人家属交代,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手术的需要决定和改变麻醉方法和方案。

如果手术病人要求术后镇痛,需在麻醉同意书上注明;非手术病人要求镇痛,无论住院或门诊病人,均需签麻醉同意书。

每日值班人员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单后,应立即到有关病房看病人,签麻醉同意书;紧急情况下,可一边准备抢救病人,一边通知病人家属到手术室,签麻醉同意书;如果病人没有家属签字,需立即通知院总值班备案;急诊抢救插管、放射科、门诊等基础麻醉或门诊手术麻醉,必须签好麻醉同意书后才能操作。

麻醉同意书的审核:
麻醉科主治医师进入手术间后,再次检查麻醉同意书中所有项目,核对无误,并确认病人家属签字后才能进行麻醉。

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减少或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手术室内麻醉前准备
每日晨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指:本院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必须于7:40分准时到达手术室进行麻醉前准备工作。

麻醉科医
师在任何地点实施任何麻醉(包括局麻镇静监测),并在每次麻醉前按下列顺序依次完成麻醉前准备工作:
住院医师入室后首先核对病人基本情况,包括: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病房主管医师,必须确定病人身
份无误。

对紧张不能自控的病人可经静脉滴注少量镇静药。

检查病人有无将假牙、助听器、人造眼球、隐性镜片、首饰、手表等物品带入手术室,明确有无缺牙或松动牙,并做好记录。

连通各监护设备、麻醉机电源。

依次接好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无创血压,必须调出心率或脉搏的声音。

记录病人入室后首次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数值。

复习最近一次病程记录,包括:①手术当日的体温脉博;
②术前用药的执行情况及效果;③最后一次进食进饮的时间、内容和数量;④已静脉输入的液体种类和数量;⑤最近一次实验室检查结果;
⑥手术及麻醉同意书的签署意见。

此外,还应根据病情及手术需要,开放合适的静脉通路。

检查麻醉车内的药品及物资,插管喉镜是否电源充足。

如果药品消耗后未补足,应查对补齐后方可麻醉。

检查麻醉机:检查麻醉机的气源、电源,呼吸回路有无漏气、钠石灰是否失效。

设置呼吸机通气模式、呼吸频率、压力限制,设置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的报警界限。

准备好呼吸急救管理器械(简易呼吸囊等)和检查急救药品是否齐备,以备紧急时使用。

实施所有的麻醉和镇静前必须准备麻醉机。

麻醉机的准备一定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项检查。

以谊安麻醉呼吸机为例:设定潮气量(如8~10ml/kg),压力限制一般先设定为15~
20cmH2O,一般不应超过40 cmH2O。

设定呼吸频率(12~14次/分)。

设定吸:呼比(1:2~2.5)。

选定通气模式(容量控制)。

检查吸入麻醉药挥发罐是否有药。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设定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气道压报警上下限。

打开麻醉机电源,应有低氧压报警。

打开中心氧气,低氧压报警消失。

检查O2流量表。

旋钮开至最大时,O2流量应能大于10L/min,旋钮关至最小时O2流量应>0.1L/min。

检查快冲氧是否工作。

检查快充氧后氧压表应回升至0.4或更高。

检查钠石灰罐。

每两周常规更换钠石灰。

如发现钠石灰失效(变为紫色或兰色)应及时更换;作神经外科麻醉的住院医师更应特别注意钠石灰的使用情况。

连接螺纹管和呼吸囊。

手堵螺纹管出口,将O2流量关至最小用快充O2将呼吸道压力冲至40cmH2O,此时应有连续高压报警,同时在15秒内压力应仍高于30cmH2O。

放开螺纹管出口,开动呼吸机,风箱上下空打,麻醉机应有
脱机报警。

手堵螺纹管出口,用快充氧将呼吸囊充气,检查手控通气是否有效。

选择与病人面部相匹配的面罩,并检查面罩气垫是否充气。

对其他任何型号的麻醉机,检查都应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全面检查。

第八手术间做麻醉的住院医师,应检查除颤监护仪是否充电,工作是否正常。

对所有拟接受麻醉的病人,应开放静脉通路(原则上要求手术室护士在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并在将给药三通安在麻醉科医师座位附近,便于麻醉管理)。

全身麻醉前,应接好和打开吸引器。

并准备:
检查气管插管用的物品(喉镜、气管导管、牙垫、胃管、吸痰管、丝带胶布)是否齐全、合适,确证气管插管套囊不漏气。

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