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放射医学技士基础知识-2-1

初级放射医学技士基础知识-2-1

初级放射医学技士基础知识-2-1(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一(总题数:50,分数:50.00)1.关于核医学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1926年第一次应用示踪技术∙B.20世纪70年代ECT研制获得成功∙C.化学家Hevesy为“基础核医学之父”∙D.芝加哥大学建立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E.1977年Anger研制出第一台γ照相机(分数:1.00)A.B.C.D.E. √解析:正确为1957年。

2.关于X线影像放大的叙述,错误的是∙A.放大率:M=S/G∙B.b不变,焦一片距越大,M越大∙C.X线摄影中焦一片距尽可能远∙D.X线摄影中被检体尽可能接近胶片∙E.心脏测量FFD要在200cm(分数:1.00)A.B. √C.D.E.解析:焦一片距越大,M越小。

3.关于肱骨下端的描述,正确的是∙A.外上髁位于滑车的外侧∙B.内上髁位于肱骨小头的内侧∙C.尺神经沟在内上髁的后下方∙D.肱骨下端后面有籍状窝∙E.肱骨下端前面有鹰嘴窝(分数:1.00)A.B.C. √D.E.解析:内上髁后面的浅沟称尺神经沟。

4.摄影条件可变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X线照片影像因被照体构成不同而异∙B.胸部X线吸收差异随其构成组织而变化∙C.同等厚度的病人,摄影条件一样∙D.骨质稀疏,对X线吸收程度小∙E.要尽量减少因移动造成的影像模糊(分数:1.00)A.B.C. √D.E.解析:不同厚度的病人摄影的条件一致。

5.关于肝脏的描述,错误的是∙A.肝脏是消化腺∙B.肝脏是实质性器官∙C.肝脏血供丰富∙D.肝脏的供血血管为肝动脉∙E.胆汁不在肝脏内生成(分数:1.00)A.B.C.D.E. √解析:胆汁由肝细胞产生。

6.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原生质的团块∙B.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为细胞核∙C.人体最基本的细胞有球形、棱形等多样∙D.结构分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E.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等生命现象的基本单位(分数:1.00)A. √B.C.D.E.解析: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发育分化的基本单位。

7.骨骼摄影距离的最佳选择是∙A.150cm∙B.100cm∙C.80cm∙D.60 cm∙E.50cm(分数:1.00)A.B. √C.D.E.解析:骨骼摄影距离为100~110cm。

8.人体器官功能系统不包括∙A.骨骼系统∙B.生殖系统∙C.泌尿系统∙D.消化系统∙E.呼吸系统(分数:1.00)A. √B.C.D.E.解析:人体有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脉管、感觉器和神经系统。

9.下列人体细胞直径最大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卵细胞∙D.淋巴细胞∙E.神经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人体多数细胞直径在15~17μm,大的细胞(如卵细胞)约200/μm,小的细胞(如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约5μm。

10.通过卵圆孔的结构,正确的是∙A.上颌神经∙B.下颌神经∙C.颈内动脉∙D.脑膜中动脉∙E.颈动脉导管(分数:1.00)A.B. √C.D.E.解析:下颌神经出卵圆孔后,立即发出肌支,支配咀嚼肌。

11.超声探头的作用是∙A.发射超声波∙B.接受超声波∙C.发射和接受超声波∙D.放大超声波∙E.滤过超声波(分数:1.00)A.B.C. √D.E.解析:超声探头有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的作用。

12.有关胸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脏层胸膜分为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B.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在肺门处相互移行∙C.左右胸膜腔相通∙D.胸膜腔由壁层胸膜各部形成∙E.壁层胸膜被覆盖于肺表面(分数:1.00)A.B. √C.D.E.解析:壁层胸膜分为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左右胸膜腔不相通;二层胸膜之间为一封闭的浆膜囊腔隙,称胸膜腔。

脏层胸膜被覆盖于肺表面。

13.“切线效果”形成的原因是∙A.X线光量子的减弱∙B.X线光量子的增强∙C.X线穿透力增强,对比度提高∙D.X线穿透力减弱,对比度提高∙E.局部边缘与其他部分产生悬殊的X线吸收差异(分数:1.00)A.B.C.D.E. √解析:局部边缘与其他部分产生悬殊的X线吸收的差异,是形成切线效果的原因。

14.有关颅骨的叙述,错误的是∙A.颅骨由23块骨组成∙B.颅骨分为脑颅骨与面颅骨∙C.额、筛、顶、枕、颞、蝶骨组成脑颅骨∙D.筛骨、面骨、颞骨组成颅盖部∙E.额、筛、枕、颞、蝶骨组成颅底(分数:1.00)A.B.C.D. √E.解析:额、枕、颞和顶骨共同构成颅盖。

15.X线照片上两相邻组织影像界线的清楚程度称∙A.密度∙B.半影∙C.对比度∙D.锐利度∙E.颗粒度(分数:1.00)A. √B.C.D.E.解析:X线照片上两相邻组织影像界线的清楚的程度,称密度。

16.股骨干与股骨颈构成的颈干角约为∙A.155°∙B.145°∙C.135°∙D.125°∙E.115°(分数:1.00)A.B.C.D. √E.解析:此角具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男性平均132°,女性127°,儿童150°~160°。

17.有关腕骨和手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掌骨头接指骨∙B.腕骨共8块,排成两列∙C.近桡侧为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D.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2个关节∙E.远桡侧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分数:1.00)A.B.C.D. √E.解析: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

18.下述位于颅后窝的解剖结构是∙A.视神经孔∙B.棘孔∙C.卵圆孔∙D.圆孔∙E.舌下神经孔(分数:1.00)A.B.C.D.E. √解析:颅后窝前界为颞骨岩嵴和鞍背,后界为枕内隆凸及两旁的横窦沟。

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其中有舌下神经孔。

19.关于横膈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胸、腹腔之间∙B.起于胸廓下口和腰椎前面的膈脚∙C.膈肌的主动脉裂孔在第12胸椎水平∙D.膈肌食管裂孔在第10胸椎平面∙E.膈肌腔静脉孔在第11胸椎水平(分数:1.00)A.B.C.D.E. √解析:膈肌腔静脉孔在第8胸椎水平。

20.关于X线照片影像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学密度也称黑化度∙B.光学密度D=lg0=lgI0/I∙C.照片密度值是一个有量纲∙D.密度由照片吸收光能的银粒子多少决定∙E.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散射形成X线照片(分数:1.00)A.B.C. √D.E.解析:密度值是一个对数值,无量纲。

21.十二指肠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肠系膜∙B.环绕胰尾∙C.不属于上消化道∙D.是小肠中最固定的部分∙E.上部位于胃体和胰体之间(分数:1.00)A.B.C.D. √E.解析:十二指肠没有肠系膜,环绕胰头,属上消化道,十二指肠球部为其近侧部分上部。

22.关于胆囊的叙述,错误的是∙A.容量为40~60ml∙B.胆囊体与底有明显分界∙C.胆囊分为底、体、颈三部分∙D.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E.位于胆囊窝内,借结缔组织与肝相连(分数:1.00)A.B. √C.D.E.解析:胆囊体与底无明显分界。

23.关于切线投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中心线从被检部位边缘通过,称切线投影∙B.此法可使相邻部分X线吸收差异减小∙C.对于某些边缘凸出,可采用此法∙D.对某些边缘凹陷,可采用此法∙E.对某些表面病灶,可采用此法(分数:1.00)A.B. √C.D.E.解析:此法可造成该部与其他部分X线吸收的悬殊差异。

24.关于淋巴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脉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B.系统内流动着无色透明的淋巴液∙C.参与免疫过程∙D.淋巴液能运转脂肪∙E.淋巴液最后汇入动脉(分数:1.00)A.B.C.D.E. √解析:淋巴沿各级淋巴管向心流动,途中经若干淋巴结的过滤,最后汇入静脉。

25.下列哪项不是眼副器∙A.眼睑∙B.结膜∙C.视神经∙D.眼球外肌∙E.眶内肌膜(分数:1.00)A.B.C. √D.E.解析:视神经属于脑神经的感觉性神经。

26.关于光学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量纲∙B.又称黑化度∙C.其值与看片灯的强弱有关∙D.是一个对数值,取决于I0/I∙E.其值由照片吸收光能的黑色银粒子数决定(分数:1.00)A.B.C. √D.E.解析:与照片黑化的程度呈相反关系。

27.关于滤线栅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栅密度n的单位是线,厘米∙B.栅比增加,f1~f2范围缩小∙C.n小的滤线栅吸收散射线能力强∙D.栅比R=铅板的高度/铅板的间隔∙E.栅比值越高,消除散射线作用越好(分数:1.00)A.B.C. √D.E.解析:n大的滤线栅吸收散射线能力强。

28.滤线栅切割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双重偏离产生切割效应∙B.滤线栅反用不产生切割效应∙C.滤线栅侧向倾斜产生切割效应∙D.滤线栅侧向偏离栅焦距产生切割效应∙E.滤线栅上、下偏离栅焦距产生切割效应(分数:1.00)A.B. √C.D.E.解析:滤线栅反用产生切割效应。

29.关于内脏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自主神经∙B.交感神经是内脏运动神经∙C.副交感神经是脑神经∙D.通常不为人的意志控制∙E.内脏神经通过反射调节内脏的活动(分数:1.00)A.B.C. √D.E.解析: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30.滤线栅的几何特性,不包括∙A.焦距f0∙B.焦栅距离界限f1~f2∙C.对比度改善系数K∙D.栅比R∙E.栅密度n(分数:1.00)A.B.C. √D.E.解析:滤线栅的几何特性,包括 ABDE,不包括C。

31.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儿期的蝶枕结合——透明软骨结合∙B.颅骨矢状缝——骨性结合∙C.骨棘突间的棘间韧带——纤维连接∙D.指关节——多轴关节∙E.邻椎骨间的椎间盘——纤维软骨结合(分数:1.00)A.B. √C.D.E.解析:颅骨间的矢状缝、人字缝等连接方式是纤维连接,而不是骨性结合。

32.SPECT显像条件选择,最适宜的γ射线能量为∙A.60~80keV∙B.100~250keV∙C.511keV∙D.364keV∙E.300~400keV(分数:1.00)A.B. √C.D.E.解析:能量太高会使空间分辨率降低,能量太低则灵敏度下降。

显像最适宜的γ射线能量为100~250keV。

33.关于发射式计算机断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ECT获得脏器三维图像∙B.ECT不能进行断层显像∙C.是以引入体内的放射性药物为放射源∙D.基本原理与γ照相机相似∙E.从体外不同角度采集脏器中放射性药物的分布信息(分数:1.00)A.B. √C.D.E.解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的ECT可以进行断层显像。

34.下列组合彼此无关的是∙A.白细胞——细菌∙B.红细胞——保护机体∙C.血小板——凝血、止血∙D.红细胞——氧、二氧化碳∙E.血浆——蛋白质(分数:1.00)A.B. √C.D.E.解析: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