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doc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doc
(4)其实大家的疑难点更多的集中在三个典故上,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讲解第二个典故:“持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怀呢?教师针对学生背景介绍,进行补充
回答有关标题的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并朗读相关语句
学生根据自学的情况提出疑问与学习困难的地方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学段:初中
年级
九年级
教材
书名: 九年级上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年7 月
设计者
余清叶
授课班级
初三(1)
授课时间
2019年10月28日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中学语文课标对古诗教学的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查语音,正字音:教师展示学生的微信语音作业,
听语音,正字音
锻炼学生的听读能力
手机
2分钟
新课讲解
2、解题目,知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解释标题,
3、品词意,感词风:
(1)教师提问学生笔记的第一题:你认为本文最能体现苏轼豪放词风的一个字是?
(2)做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诗,简要说明理由,并有感情的朗读。
(3)你最需要老师给你解惑的一句诗。
学生讲解第一和点三个典故并补充学案中关于三个典故的解读
学生进行背景介绍
了解词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
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重视体验与感悟,
引导学生找出本词的难点
理解感悟作者的豪情和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自助查阅资料的能
10秒
20秒
8分钟
2分钟
8分钟
2分钟
课堂小结
4教师提问同学总结本节课内容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并填好学案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温故引新
同学们,咱们近期接触了三位诗人的作品,分别是李白,刘禹锡,苏轼,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感受他们的精神
齐声回答回顾相关诗人和其特点
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
30秒
预习作业检查
4、积累古代诗文中的名言警句。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江城子•密州出猎》
学生情况: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有10个左右的学生能通过预习自主学习、理解一部分内容,并能提前背诵课文,有10个左右的学生能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并当堂背诵课文,有10多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不断地课上课下督促,还有4个学生学习非常困难。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分钟
朗读背诵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检查背诵情况
学生自由朗读
背诵积累
10分
效果评价
链接中考
学生限时课堂反馈
检测目标达成情况
5分
拓展提高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词
2、课下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巩固复习扩宽视野
板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上阕: 描写出列场面(狂)
下阕:抒发报国情 (典故)
情感: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
教学方式:自主开放式,任务驱动式, 启发引导式
教学手段:手机微信录音,PPT,学案
技术准备:手机,多媒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并背诵本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抓住“狂”,通过朗读、品味相关词句,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其豪放的词风。
3、学会初步鉴赏古诗词,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单元要求:
1了解诗词及不同题材的诗歌在形式上的特点。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语言简洁,音韵和谐,意境悠远的特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把握课文的主旨,研讨重点难点问题。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授课方式,鼓励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方式。
展目标,知学情——听录音,正字音——解题目,知内容——品词意,感词风——析用法,悟词情
——做总结,查反馈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检查学生的预习朗读情况,并及时正音,根据诗歌的学习流程,解题目,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课前布置的问题进行反馈,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品读,品味重点词句,感受其豪放的词风;针对本文的难点——三个典故的运用,详细讲解后两个,并在分析写法的基础上感悟作者渴望被重用,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在完成全文重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诵读,整体感悟理解作者的情怀。最后做好小结,展现诗词赏析的基本步骤。并进行及时的目标达成课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