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季版)《明朝的建立》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季版)《明朝的建立》课件


小结: 明朝君权的加强
布政局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地方
废行中书省
按察司
皇 帝
群臣 皇族 人民 中 央
都司
厂卫特务机构
削 藩
废丞相
吏 户
礼 兵


1421 年,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
朱棣:明成祖
年号:永乐
明成祖(朱元璋之四子) (1360年-1424年) 建文帝(朱元璋之孙) (1377年—?)
明成祖朱棣 生于元至正二十 年(1360年),死于 明永乐二十二年 (1424年),是明太 祖(朱元璋)第 四子。年号“永 乐”
明成祖迁都北京
为了巩固明朝天下,明太祖 把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
第12课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1368年初朱元璋应天即皇帝位 政权:明朝 年号:洪武
朱元璋:明太祖
1368年秋北伐军进占大都, 元朝残余势力退回漠北,统一全国
阅读课文第 67~69 页,思考: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 强君权的措施? • 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的 权力; •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藩王势力增强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 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 “清君侧”的旗号,在1399 年起兵南下争夺皇位。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时间、目的是什么? 时间:1421年 目的: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有利于 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有利于经营东 北地区。 明成祖是如何继续加强君权的?
中央
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
殿 阁 大 学 士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地方
(行 省)
按察司—刑狱
布政司—民政
都司—军政
锦衣卫
中央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东厂
内 阁
吏 部
刑 部
工 部
地方
布政司—民政
都司—军政
按察司—刑狱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 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 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 “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 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 出了一身冷汗。
迁都北京 正式设立内阁 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④重用宦官,设立东厂
南京明孝陵 明朝开国皇帝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因马皇后 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明孝陵也是我国现存古代最 大的皇家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 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 那时叫作承天门。 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于书 咸, 八 阳而 股 之败 文 郊坏 之 人害 材等 有于 甚焚
抨明 击代 过著 八名 股学 文者 :顾 炎 武 曾
……
八股取士危害:八股取士 是明清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统 治的重要措施。它禁锢了人们 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惨相
弊> 利
举子看榜
问:① 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 坐,却知天下事”?
明代锦衣卫
②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你收集到的故事。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锦衣卫印
明代锦衣卫
明代官吏常服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 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 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 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 还属少见。
•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 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中央 废除丞相制度 在地方 实行三司分权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 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 有爵封,分镇诸国。”
——朱元璋
“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 不掉。到那时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 叛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 ——叶伯臣
思想方面:明太祖对帝的官吏。 加强思想控制,加强君权。 命题范围: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答题观点: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文体: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四书集注》书影(南宋· 朱熹)
八股取士考生的观点,必须依据《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书经》《礼记》 《易经》《春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