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下半年教资幼儿结构化面试模拟题及解答(幼儿)

2020年下半年教资幼儿结构化面试模拟题及解答(幼儿)

2020 年下半年教资幼儿结构化面试模拟题及解答(幼儿)1.你怎么理解五大领域?你会着重选择哪个领域?为什么?【答案要点】1.综合概述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

2.具体阐述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对于幼儿而言是一样重要的。

在这里我要说说五大领域为首的健康领域。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3.点题升华作为教师,我会重视幼儿的健康领域的教育,为了让幼儿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我会着重培养幼儿健康领域的能力2.小红每次画画都不好看,但王老师都是夸奖她。

你觉得王老师这样的做法对不对?【答案要点】1.提炼、提出观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不能用成人眼里“好看”的标准来进行评价。

因此,我很赞成王老师的做法,当然,在给予鼓励的同时,老师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绘画,让幼儿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

2.分析论证(1)用成人的审美评价幼儿绘画好坏的弊端。

①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②打击幼儿画画的自信心,使幼儿失去自我创作的热情;③容易让幼儿对事物形成固定认知,破坏其多元化审美能力的发展。

(2)正面夸奖幼儿的积极意义。

①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美感和天性;②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③提升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3.落实解决老师在肯定幼儿绘画能力的同时,还要善于启发和引导,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1)为幼儿创作创造机会和条件。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

(2)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

①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 ②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

(3)引导幼儿提高。

①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②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3.当前,不少幼儿园的小朋友从大班毕业时,不仅要颁发毕业证书,还有毕业典礼、毕业晚会、毕业聚餐等一系列毕业活动。

对此,你怎么看?【答案要点】1.提炼、提出观点幼儿园在小朋友毕业之际,不仅颁发毕业证书,还举办一系列“成人化”的毕业活动,其初衷是为了给孩子留个纪念,给予鼓励。

但是过于“成人化”的毕业形式并不适宜孩子,不值得提倡。

2.分析论证(1) 举办毕业活动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为人生第一场毕业典礼,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制作毕业证书,并附上全班小朋友的照片,这能给孩子留个纪念,鼓励孩子不断进步。

(2) 过度举办毕业活动却会带来消极影响。

①通过租借高档演出场地、走红毯、毕业典礼、聚餐、定制毕业礼物等具有“成人”色彩的毕业文化,太过于形式主义,也违背了朴实的教育观; ②幼儿阶段孩子的思维特点不同于成人,过于成人化、成熟化的仪式会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落实解决所以,幼儿园在小朋友毕业时举办活动,应在具体形式和内容上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让成人思维主导,而更多用幼儿思维设计活动。

例如:①幼儿园给每位孩子送上一本图文并茂、记录在园学习生活的幼儿成长手册; ②在毕业纪念活动中,融入感恩的元素,鼓励他们给厨房、门卫、保洁的叔叔阿姨送一张自制的感恩卡等,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孩子展示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树立信心进入小学学习。

4.对于有些幼儿园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你怎么看?【答案要点】1.提炼、提出观点社区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它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

我觉得幼儿园加强与社区的合作,是一件“利园、利幼儿、利社区” 的好事,值得提倡。

2.分析论证(1)积极意义。

幼儿园只有加强与社区的合作,才有利于整合社区里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2)存在的问题。

①幼儿园只是把保教活动实施在幼儿园内,很少对社区的幼儿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②很多社区也只是为幼儿园注入了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幼儿园的教学设备,但很少在人力、信息资源等方面为幼儿园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持与协作。

3.落实解决幼儿园要想真正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发展,还需要这么做:(1) 幼儿园招募社区中热心人士参与幼儿园教育,建立“园社共育” 平台。

①幼儿园可以为晚接幼儿的家庭开设晚托班,可以为社区父母开展讲座; ②社区中人员充足,可以协助园里开展大型活动,社区志愿者可以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提供专业知识、技能资源等。

(2) 幼儿园牵头组织社区设立教育资金,关注低收入家庭,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学费和学习用品,让每个幼儿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3)发动社区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整个社区教育,以改变目前比较松散的合作状态,使经费与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从而让幼儿园、社区真正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产生最大的整体效益。

5.在小陈老师组织的一次积木拼搭活动中,一个小朋友想利用积木搭个大桥,但是他拿的都是小积木,搭一次失败一次。

后来小陈老师偷偷地拿大积木出来帮他搭了个大桥,小朋友见状后才知道是自己错了。

对于小陈老师的做法,你怎么看?【答案要点】1.提炼、提出观点古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旨在告诉我们要善用启发原则,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陈老师引导幼儿动脑思考,而非批评幼儿的做法值得点赞。

2.分析论证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在小朋友一次次尝试,始终不能完成“大桥”的搭建时,陈老师在旁边用大积木搭桥,给予了有效的启发和及时地引导,使小朋友明白了自己问题所在,为以后拼搭积木积累到了经验; 另一方面,陈老师在看到小朋友的做法不对时没有立刻指出来,而是默默用大积木搭建了个大桥,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避免了对幼儿自信心的打击。

3.落实解决作为幼儿老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做到:第一,学习借鉴。

其他幼儿老师应努力向陈老师学习,善用启发性原则,关注幼儿的成长发展。

第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幼儿老师应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知识体系,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给幼儿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

第三,关爱每一位幼儿。

幼儿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善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第四,反思保教实践中的不足。

好的一日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幼儿老师应多反思自己教育活动中的不足,不断地提升自我,获得成长。

6.幼儿园家长会,大部分家庭来的都是妈妈,爸爸很少出席。

针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答案要点】1.提炼、提出观点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父母共同参与的过程。

爸爸很少出席,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我认为应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并积极做出改变。

2.分析论证(1)原因。

①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妈妈负责教育孩子; ②妈妈比较好沟通。

妈妈和老师之间有较多的话题。

③爸爸没时间。

爸爸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较少,因此很少陪伴孩子。

(2)危害。

①长此以往,会造成幼儿情感上的缺失; ②如果只是妈妈的角色来陪伴孩子,缺少爸爸的陪伴,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中缺乏阳刚的一面,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落实解决(1) 家长方面。

①爸爸要学会回归家庭,毕竟爸爸坚韧、勇敢的性格特点能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②妈妈也要学会放手,多鼓励爸爸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 幼儿园方面。

通过家长会或者亲子活动,多宣传,多引导,使家长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进而鼓励和呼吁更多的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

7.对于幼儿园教师是否能佩戴首饰一直存在争议。

对此,你怎么看?【答案要点】1.提炼、提出观点爱美是人的天性,作为幼儿老师,正确、巧妙地佩戴首饰,可以增添一份朝气和自信,拉近与幼儿的距离。

但是要注意,佩戴的饰物一定要恰当。

2.分析论证佩戴不恰当的饰品带来的不良影响:(1) 造成安全隐患。

许多首饰是金属制品,在与幼儿的接触中难免会划伤、擦伤幼儿。

(2) 分散幼儿注意力。

幼儿往往容易对发光、鲜艳、新奇的东西特别偏爱,因此,色彩亮丽、夸张的首饰会分散幼儿上课的注意力。

(3) 影响幼儿的观念。

①幼儿模仿能力强,教师佩戴首饰容易影响幼儿的观念,使幼儿也喜欢佩戴首饰; ②如果教师佩戴的首饰比较夸张和怪异,容易影响幼儿的审美观念。

3.落实解决幼儿教师佩戴首饰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

在质地的选择上要避免坚硬的饰物,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如不要佩戴耳环、戒指、胸针等饰物。

(2) 美观性。

要选择简洁、大方、符合大众审美的首饰,避免过度吸引幼儿的注意、影响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合理性。

所选择的首饰要符合幼儿的喜好、适合自己的气质、不影响活动和教学等。

如可以选择可爱的发带、发卡、领结等比较舒适的饰品。

8.在区角游戏时,老师常会说请举手的小朋友参加游戏,但是也会请没举手的小朋友参加。

在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小朋友遇到困难,老师会不断地指导,告诉小朋友应该怎样做。

你如何看待老师的做法?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答案要点】1.提炼、提出观点做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方式,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的做法是为了保证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参与到游戏中来,但是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我认为老师的做法有些不妥。

2.分析论证(1)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老师的言行不一,会误导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

(2) 老师叫没有举手的小朋友参加,容易使小朋友产生不安心理,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3)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直接告诉幼儿怎样去做,会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幼儿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落实解决如果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时,我会这样做:(1) 保证幼儿参与的自愿性。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充当各种角色,设计游戏过程,自行支配玩具。

(2) 讲清规则,调动积极性。

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的难易程度,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形象的肢体动作进行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要求及规则; ②在游戏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年龄小的幼儿更要细心指导,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游戏的机会; 另一方面,对于幼儿进行鼓励与及时肯定,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积极参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