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29刑法学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北京大学629刑法学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上午 8:30-11:30进行笔试,北京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专业: 北京大学法学院030104刑法学 二、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629刑法学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 《中国刑法论(第二版)》2001.1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刑法适用总论》(上、下卷)(第二版)陈兴良教授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规范刑法学》陈兴良教授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刑法学的现代展开》陈兴良教授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盛世清北建议: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重难点知识梳理 北京大学629刑法学2019年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 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 第一章 刑法学和刑法概述 【知识点】 一、体系:总论、分论——刑法论、犯罪论、刑罚论、罪行各论 二、形式:刑法典(修正案?)、附属刑法、单行刑法 三、特征:调整对象与范围、任务和方法、强制程度 四、目的:人权保障、法益保护 五、根据:事实、宪法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1、渊源:思想渊源 2、内涵——形式侧面、实质侧面 (1)绝对罪刑法定 (2)相对罪刑法定 3、体现 (1)立法体现 (2)司法体现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 1、思想渊源 2、内涵 3、立法体现 4、司法适用 第三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 1、空间效力四大原则:属人、属地、保护、普遍; 2、时间效力使用原则 3、我国刑法的对地效力 4、我国刑法的对人效力 5、刑法的溯及力(司法解释的溯及力) 第四章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1、犯罪的形式定义、实质定义及其特点 2、犯罪的三大特征(兼顾陈兴良老师观点) 3、犯罪分类:理论分类、实定分类 4、罪与非罪界限:外国、我国 第五章 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定义及内涵 2、犯罪客体的概念、种类及其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3、犯罪行为、作为、不作为(重点)、持有的各自含义及特点 4、因果关系(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 5、一般主体的条件、特殊主体(身份犯:定罪、量刑) 6、单位犯罪:定义、构成、处罚 7、刑事责任年龄:14-16、16-18,范围、定罪 8、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两种)、醉酒(原因自由行为)、盲聋哑人。 9、犯罪主观方面的构成:认识(违法性?)、意志 10、犯罪故意:直接和间接,内涵,区别,目的犯? 11、犯罪过失:过于自信与疏忽大意,预见义务与预见能力 12、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13、认识错误:事实和法律,抽象、具体和法定符合说, 第六章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1、犯罪过程、犯罪形态、犯罪阶段 (1)犯罪过程:起意、预备、实行、既遂 (2)犯罪形态:预备、未遂、中止、既遂 (3)犯罪阶段:预备行为、(着手)、实行行为 (4)既遂:各类型犯罪的标准 2、犯罪预备 (1)犯罪形态的预备、犯罪阶段的预备、犯罪形态的预备 (2)预备行为的处罚原则:原则上不处罚、原则上处罚、总则与分则列举 (3)犯罪预备的构成(与犯意表示的区别) (4)犯罪预备的处罚 3、犯罪未遂 (1)未遂的概念、种类 (2)构成要件:已着手、未得逞、意志以外原因 (3)何为着手? (4)不能犯问题——与未遂犯的区分(迷信犯) (5)未遂犯的处罚理由、处罚方式 (6)我国的处罚 4、犯罪中止 (1)中止的概念与构成(自动中止重复侵害行为) (2)中止的处罚 (3)设置理由:法律说、政策说、法律和政策说 第七章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1、何为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特征? 2、正当防卫 (1)概念 (2)构成:起因、时间、对象、限度、目的 (3)防卫过当:构成、判断标准与处罚、主观形式? (4)无过当防卫 3、紧急避险 (1)概念、特征 (2)构成:起因、时间、对象、目的、限度、限制 (3)避险过当:构成、判断标准、处罚 (4)与正当防卫行为的区别、联系 4、其他违法阻却事由 (1)被害人同意(承诺):要件、限制、体现 (2)正当业务行为: (3)正当竞技行为 (4)义务冲突(区别于紧急避险) (5)正当职务行为 (6)…… 第八章 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的概念与构成:主体、客观、主观 2、形式 (1)任意和必要; (2)有预谋和无预谋; (3)简单和复杂 (4)一般和犯罪集团 3、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1)分工:帮助、教唆、实行 (2)作用:主犯、共犯 (3)混合:教唆、主犯、从犯、胁从犯 (4)共犯独立性说与共犯从属性说:基础、特点 4、主犯 (1)概念 (2)类型:三个 (3)与首要分子的区分 (4)处罚 5、从犯:概念、类型、处罚 6、胁从犯:概念、特点、原因、处罚 7、教唆犯: (1)概念、构成、特点 (2)处罚:一般、未成年、未实行 第九章 罪数形态 1、判断标准:行为说、结果说、构成要件说、故意说…… 2、掌握:牵连犯、吸收犯、转化犯、结合犯、连续犯、结果加重犯、想象竞合犯 第十章 刑事责任(略) 第十一章 刑罚的概念与目的 1、刑罚的概念和特征 2、刑法功能:剥夺、威慑、改造、安抚(陈兴良老师八点) 3、刑罚目的:报应与预防 第十二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1、分类:自由刑、生命刑、资格刑、财产刑;主刑、附加刑 2、管制:概念、特点、期限(一般、合并、剥夺政治权利)、计算、内涵、折抵 3、拘役:概念、特征、期限(一般、合并)、计算、待遇(探亲、报酬)、执行场所 4、有期徒刑 (1)期限:6个月到15年(20年) (2)场所、劳动 5、无期徒刑:期限、执行场所 6、死刑: (1)判处条件 (2)限制条件:对象、审级、核准、方法、 (3)死缓:适用条件、考查内容、考察期限、考察后果(三个) (4)死刑存废 7、罚金刑 (1)概念、特征 (2)适用原则、适用方式、执行方式(一次、分期、强制、追缴、减免) 8、没收财产:适用对象、限制、合法债务 9、剥夺政治权利 (1)内容 (2)期限:单处、并处、假释、管制 (3)适用:应当、可以 10、驱逐出境:适用对象、执行方式 第十三章 量刑 1、量刑 (1)量刑根据、原则 (2)、量刑情节:法定与酌定、从重与从宽、法内与法外、可以与应当、总则(重点)与分则(特殊) (3)、各种方式:从轻、从重、减轻处罚…… 2、累犯 (1)一般累犯:概念、构成、后果(缓刑、假释) (2)特殊累犯:概念、罪行性质、期限特殊等 3、自首 (1)一般自首:时间、对象、主体、实质条件、处罚待遇 (2)特殊自首:特殊点(主体、罪行) 4、立功:一般立功与重大立功、处罚待遇、量刑立功与执行立功 第十四章 数罪并罚 1、数罪刑罚执行原则:吸收、合并、限制加重、综合 2、69条一般情形:限制加重为原则,吸收、合并为例外 3、70条先减后并:条件、方法、适用情形 4、71条先并后减:条件、方法、适用情形 5、二者区别:最低刑、最高刑、再犯时期的重要性 第十五章 缓刑、减刑和假释 1、缓刑:概念、适用条件、考察期限和条件、缓刑的撤销 2、减刑:可以与应当 3、假释:概念、特征、使用条件、考察期限和内容、考察后果 第十六章 时效和赦免 1、时效: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时效计算(88、89条)、中断和延长 2、赦免:特赦、大赦 下篇 刑法分论 第十七章 罪刑各论概述 1、罪状:叙明、简单、空白、引证;确定罪名原则 2、法定刑:绝对确定、绝对不确定、相对确定、浮动法定刑 第十八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略) 第十九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1、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等与故意杀人等其他犯罪的交叉和竞合 2、交通肇事罪(构成、共犯、逃逸、飙车、醉驾)——过失之王 3、事故类犯罪(刑法修正案六) 第二十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40——150条)(毒奶粉事件) (1)140,数额犯、未遂 (2)141、143、145、146、147危险犯;142结果犯、144行为犯 (3)一般法与特殊法,从一重; 2、走私犯罪(刑法修正案七) (1)、对象:贵金属、文物特殊规定 (2)、特殊方式 (3)处罚:暴力抗法(毒品除外) 3、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1)、非公人员受贿罪 (2)对非公人员行贿罪(单位、个人) 4、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1)伪造货币罪(非法定的目的犯) (2)操纵证券、期货交易罪(多次修正) (3)洗钱罪:目的、七种上游犯罪、五种行为方式 5、金融诈骗罪 (1)贷款诈骗罪、金融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并罚规定、共犯、贪污) (2)重点掌握行为方式即客观方面 6、妨碍税收征管罪——逃税罪(行为方式)(修七) 7、侵犯知识产权罪(略) 8、扰乱市场秩序罪——合同诈骗罪(行为方式)——单位贷款诈骗 第二十一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重点) 1、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包容、竞合 2、强奸罪 (1)主体:14以上,男性?丈夫(婚内强奸)? (2)对象:一般妇女、14以下幼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