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
养其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学校教育
教学实际,就XX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1.生命教育是旨在促进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
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和为中华民族的
复兴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有利
于培养中小学生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
能力下降和心理脆弱。加强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为学生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开展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多年来,我
市主要通过学科渗透和专题教育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缺乏对生命教育的整体思考和系
统推进,在思想认识、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生命教育,建立
和完善校本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旨在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完
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构
建生命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三、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
统筹学校现有的各类专题教育,整合和开发教育资源,整体规划生命教育内容,健全生
命教育制度,逐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构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通过生命教育,引
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
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引导学生感知身体的奥秘,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会自我保护,懂得尊重他人,懂得
尊重父母,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知道毒品对人体的危害,自觉抵御毒品和黄色书刊、影像。
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时,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
教学特色、选择活动主题和活动实践的方法进行实施。
生命教育专题教育内容包含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
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红十字教育、法制教育等。
五、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选择生命教育的内容、
方式和方法。同时,生命教育内容的选取还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符合科学真理。
2.全体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有的生命体,都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生命教育
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引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
3.主体性原则。调动学生参加生命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确保生命教育质量
的前提,也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性。
4.体验性原则。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
习方式,把生命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努力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
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年龄段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个体之间
又存在个性特点的差异,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遇到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也不相同,因此,
生命教育应把握学生生命的脉搏,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6.多样性原则。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异的刺激,充满生命活力,生命教育的
内容、形式、途径和方式方法应力求丰富多彩,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命特征。
六、生命教育的主要措施
1.生命教育内容进课堂。整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的生命教育专题课、选修课,每
两周安排1节生命教育相关课程,确保在课堂领域落实生命教育的内容。
2.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内容涉及学校各个学科,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
与社会、体育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加生命教育内容,
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
泼的生命教育。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是生命教育的隐性
课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
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
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3.开展专题生命教育。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
境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
教育活动。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
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注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人与自
然、人与家庭的启蒙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阵地。学
校注意围绕学生的身边问题,让学生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并且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
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在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学生感受
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
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
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家
庭生活指导,通过亲子关系沟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
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要充分利用社区生命教
育资源。发挥社区学院、社区老年大学的作用,提供环保、居家生活设计、人文艺术欣赏、
传统艺术欣赏制作和婚姻伦理等教育服务活动。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家长开展亲子考
察等实践活动。学校的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也可以结合
学生现实需求,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和安排生命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场景式生命
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价值。
5.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方面渗透生命教育。学校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
评价机制,鼓励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生命教育,通过发动和组织师生参与集体行动,确定需求,
动员各种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关于生命主题的活动,增进对生
命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实践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行动。
七、生命教育的保障工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XX任组长,其他教师为成员的生命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班主任
为组长,以学生家长为成员的生命教育工作小组。经常性的开展家校联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