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建设方案

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建设方案

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
建设方案
目录
一、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建设背景 (4)
二、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的内涵 (5)
三、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发展现状 (5)
四、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未来趋势 (7)
五、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总体架构 (10)
1.感知层 (10)
2.网络层 (10)
3.信息资源层 (11)
4.应用服务层 (11)
5.交互层 (11)
6.用户层 (11)
六、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技术架构 (12)
七、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数据架构 (13)
八、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管理体系 (14)
九、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业务架构 (15)
1.城市基础信息数据库 (15)
(1)数据分类原则 (16)
(2)数据分布 (17)
(3)数据管理 (17)
2.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17)
(1)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和交换机制 (17)
(2)建立信息资源开发使用补偿机制,推动业务部门数据开放 (18)
(3)建设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 (18)
(4)平台总体架构 (18)
(5)平台业务架构 (19)
(6)平台交换架构 (20)
(7)平台共享流程架构 (20)
3.城市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21)
(1)建设共享服务平台,接入各社会视频资源 (21)
(2)建立集约化智能化的视频监控资源管理机制 (21)
(3)建立视频资源分享机制,确保各部门视频资源的有效共享 (21)
(4)平台总体架构 (22)
(5)平台视频流调度架构 (24)
(6)平台存储架构 (24)
4.城市网格信息可视化平台 (25)
(1)建立标准网格化GSI地图 (25)
(2)三维空间建模 (25)
5.城市运行状态监控系统 (26)
(1)建立和完善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监控管理系统 (26)
(2)建立统一运营监控平台 (26)
6.城市综合应急指挥系统 (27)
(1)建立针对社会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监控网络 (27)
(2)建立统一的城市综合应急指挥系统 (27)
7.城市发展决策分析支持系统 (27)
8.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系统 (28)
十、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安全体系统保障 (29)
十一、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标准体系 (30)
1.基础类标准 (31)
2.技术服务类标准 (31)
3.应用类标准 (32)
4.工程类标准 (33)
5.测评类标准 (33)
十二、结速语 (33)
一、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建设背景
工业革命以后,以文字为载体的信息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1970年以后,信息量大约每三年就翻一番;如今,全球信息总量每两年就可以翻一番。

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为1.8ZB(1ZB=1021Byte)其中75%来自于个人。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认为,到下一个十年(2020年),全球所有IT部门拥有服务器的总量将会比现在多出10倍,所管理的数据将会比现在多出50倍。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预测,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预计将暴增44倍,达到35ZB。

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道路,同时指出新型城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是:绿色生态、现代智慧、宜业宜居及民俗特色。

在新型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正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为城市管理提供新思路,以现代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政府建设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智慧城市作为城镇化、信息化交汇融合的概念,为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发展转型提供了实践模式。

大数据已成为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隐含巨大的价值,已引起科技界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们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孕育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的内涵
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是
指需要通过快速获取、处理、
分析以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海
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
数据与传感数据,通过现代信
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将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完成的信息采集、处理、管理海量数据,并将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找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数据关联,发现它们背后的规律,这些数据通过集成共享,交叉复用,形成一种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最终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决策水平。

三、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发展现状
目前城市中信息孤岛、网断联难现象仍存在。

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实际上是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其障碍主要有三方面:其一,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小数据中心建设,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

其二,标准建设相对滞后,标准不统一,业务操作系统软件难以模块化开发。

比如人车路等基本的数据单元,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管理部门各搞一套,基础数据单元标准不一。

其三,业务传感与应用装备建设,各部门各搞各的,甚至一个部门内部
也各搞各的,造成“有网无联”。

比如,治安一套监控系统、城管的一套监控系统、交警的一套监控系统。

在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结构方面,电信、金融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较早,投入较大,应用相对成熟,目前这两大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投入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

2008年,在金融、电信、政府、企业等行业数据集中化管理的带动下,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数据中心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无论是芯片、架构、系统还是软件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刀片系统、多核技术、虚拟化应用、冷却技术、智能管理软件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传统数据中心应用和管理带来极大地冲击;另一方面企业业务模式也发生了极大变革,急需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来适应这一变化。

四、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未来趋势
数据集中已经成为国内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流趋势。

数据集中是管理集约化的必然要求。

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已成为数据集中趋势下的必然产物。

绿色是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建设的灵魂,围绕节能减排和优化环境进行谋划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借以提高城市的宜居度。

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开发新能源和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

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承载着大量的机密数据,同时为内部、外部提供业务交互和数据交换。

所以说作为业务应用核心和敏感
数据的汇集点,数据中心永远是攻击者最感兴趣的目标,大数据中心安全、可靠、可持续的服务是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首要任务。

充分实现高效的运营方式,优化资产,提升包括硬件、软件、其他支持设备和员工与流程在内整体数据中心运营效率。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需要具有自适应能力,以便提高经济高效性,同时降低前期购置和后期运营成本。

能够满足当前业务发展的需求,同时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响应未来未知的业务需求、技术和计算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