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虚词辨析基础试题2012-07-18 11555d56b7b40102dylz高考常考虚词辨析1对对于关于“对”和“对于”通常都可通用,但“对”的意思更广泛,它有“向”或“对待”的意思,比如“对里面的说一声”,“对人和气”,换成“对于”就不好。
对于有特指具体对象,关于指一定的相关范围。
2、“在……之下”和“在……之上”。
这当中插入的应当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应是动词性短语。
如(1)自从开学以来,在几位班委努力工作之下,班集体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校领导已多次表扬我班。
3、和或“和”是并列关系,“或”表选择关系。
(2)学校处理违纪同学的办法是警告和记过情节轻的警告,情节重的记过。
(3)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法律工代表团、中国歌舞团和中国五金进出口公司和中国矿产公司代表团,今天乘船启程回国。
(两个“和”,把层次搞乱了,可把第二个“和”改成“与”,也可把第一个“和”改成顿号。
)4、助词(的,了等)(4)必须注重施工安全,不抓安全教育的单位,一定会弄出了重大事故,这不过是迟早的事。
(5)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方按八折优惠价卖给乙方1000吨钢材,乙方则须用被优惠的二折购买某公司股票。
(4)“了表示动作已完成”,与“一定会”相矛盾,应删“的”使用频率极高,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或表领属关系,或表修饰关系。
(5)“的”表示什么关系不清楚,这就会导致对协议内容完全不同的理解。
这里要么说“用被优惠部分的二成”,要么说“用被优惠的全部资金”,订协议时就应明确下来关联词运用。
一、错用关联词语1、况且何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对比的意味。
“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
(1)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
(2)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何况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2、因而从而进而“因而”表示因果。
“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进而”则是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之意,不表因果、目的、结果。
(3)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因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4)我亲自感受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地探索和牺牲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5)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3、以至以致这两个词都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
都能表因果关系,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而“以至”却没有这种含义。
(6)由于大量捕杀,以至这种珍贵的动物逐年减少,现已濒于灭绝。
(7)情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以致使很多人感到惊奇。
4、尽管不管“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不能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常和“这么”、“那么”相应。
“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往往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或是列举可供选择的几项,或是包含疑问代词“谁”、“怎样”等。
(8)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不管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旧趋之若鹜。
(9)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5、反而因而(所以)“反而”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但实际产生了相反的结果。
“因而”则没有这层意思。
(10).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越下越大了。
(11)没有很好地把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反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6、不只不止“不只”和“不止”有时可以换用,如“班里不只/不止我会画画儿,还有好几个同学也画得不错”。
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不只”的意思相当于“不但,不仅”是用于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止”没有这个用法。
“不止”是副词,意思是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就带有表示数量的词,如“类似情况不止发生了一次”,“他不止50岁了”等,“不只”没有这个用法。
(12)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二.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有些关联词语需要成对搭配使用,如果随意改换,就会出现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还)……、、不只……更(还、而且)……、……甚至……等。
3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4转折句后一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5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6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7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8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例题(12)只有多施肥,适时灌溉,这块地就能长好庄稼。
(13)因为他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此,他能够建筑起他的学术高塔。
(14)她一面笑着,显得很善良敦厚,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一个房间里。
(15)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答案(12)“就”跟“只有”不能搭配,应把“就”改为“才”。
(13)应用“所以”。
也可以将前面分句中的“因为”删除,后一分句保留“因此”。
(14)这里需要成对使用关联词语“一面……一面”,表示并列关系,应在“热情地”前面加上“一面”,使前后照应。
(15)“即使”只能与“也”搭配表假设关系。
而此例是转折关系,将其改为“虽然”,后边的“但”就能与之搭配了。
三.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大致说来,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是有一定限制的,各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各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前。
(16)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向,个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他。
(17).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18)由于她父母思想腐旧,竟然将女儿严管起来,不让随便外出。
(19)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作最后决定。
(20)有关文化用品的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用品是商业更新最快的商品。
(21)先提出实施措施,进而提出计划。
答案(16)“因为”放在“他”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17)“即使”放在“文字”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18)“由于”应放在“她父母”之后,因为该句两个分句主语相同。
(19)“至于”应放在“哪所学校前,因为“至于”表示另提一事。
“我报考师范院校”是一件事,“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是另一件事。
(20)“有关”应放在“业内人士”之前。
(21)“进而”位置不当,改为“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措施”。
四.分句间在意义上缺乏密切联系,滥用关联词。
(22)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当上了三好生。
(23)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
(24)这本书已经出版多年了,所以最近又作了较大的修改。
(25)如果有了正确的道德观和健康的审美观,那么阅读中就能够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答案(22)“认真学习”和“当上三好生”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前一分句可改为因为他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23)应去掉"因为"。
(24)“出版多年”与“作了较大的修改”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应删去“所以”。
(25)不合逻辑。
如果不熟悉某种语言而去阅读,“道德观和审美观”再正确、健康,也无法看懂。
分析下列句子中错用的关联词语①识别干部不仅要看一时一事,甚至还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
①中“甚至”用的不对,应当用“而且”,把该用“而且”的地方误用了“甚至”,这种毛病常见。
“甚至”所表示的进一层,通常是对上一层意思的进一步发挥引申,或是强调某个特例。
而①是从另一方面来递进一层,只能用“而且”或“更重要的”。
②在这次活动中,小华不但没成为幸运者,反而落到了最后。
③这次考试他的成绩很好,而且我们班在春运会上得了总分第一名。
递进关联词中无“反而”,它不能和“不但”配套。
②句的两个层次是递进关系,应该用“不但……而且”。
③句的两个层次看不出有递进关系,用“而且”欠妥。
④不论哪个行业的人,其所以成为专家,决不能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
⑤这些作品之所以为青年人喜闻乐见,是因为已流传了上千年。
④⑤是“之所以,……是因为”的用法问题,“之所以”也可以说成“其所以”。
这是把原因放在后面说的一组关联词。
④⑤的用法都不对,因为两句都不存在因果关系。
⑥只要大家集思广益,这场比赛就一定能赢。
⑦只有每天坚持两小时的学习,才能学好外语。
⑧只要优先发展教育,就能使经济发展得更快。
⑥—⑧是“只要”和“只有”的用法问题。
“只要”和“就”搭配,“只有”和“才”搭配,这几句搭配都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没把应该是什么条件关系搞清楚。
首先应明确,“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必要条件,“只有……才”表示的是必要条件,二者不同。
其次再看这几句的内容,⑥⑧两句都只能说含必要条件关系,即没这个条件不成,所以都应换成“只有……才”;⑦句所含的条件关系很难一概而论,对有的人可能是这样,对另外的人也可能两小时并不是或还不是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⑦句还有欠交代的地方,说的不够清楚。
⑨尽管你的帮助多么微薄,但在他的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⑨句的“尽管”常常被与“不管”混同起来。
“尽管”是表转折的,“不管”是表条件的,所表达的意思不同,用法也不一样,“尽管”后边通常用表确指的“这么”或“那么”与之呼应;“不管”后边通常用表任指的“怎么”或“多么”与之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