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讲解讲解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讲解讲解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资产成本的情况下
3.账务处理 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 则第14号——收入》按公允价值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同时结 转商品销售成本。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 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示例3:沿用示例2资料,假定两辆车的公允价值均不 能可靠计量,A公司按照两者账面价值的差额支付了 6万元的现金(不考虑相关税费)
A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19 累计折旧 11 贷:固定资产-小汽车 30 借:固定资产——小型中巴 25(19+6) 贷:固定资产清理 19 现金 6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B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25 累计折旧 15 贷:固定资产——小型中巴 40 借:固定资产-小汽车 19 现金 6 贷:固定资产清理 25
如不符合公允价值计量条件,不论是否支付补价, 交易双方均不确认损益
四、与现行规定的主要区别
1.计量基础不同:现行准则只允许采用账面价值 ,新 准则允许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 定换入资产成本,并确认产生的损益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两种计量基础: 公允价值
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或换述两个条件未能同时符合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视为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相关参数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1)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2)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3)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4)风险、时间和金额均不同 示例1:位于市区与郊区的两幢大楼,建造时间及成本 均相同,两者进行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吗?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虽 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均不能可靠计量的,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作 为成本,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示例2:A公司以一辆小汽车换取B公司一辆小型 中巴,A公司小汽车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累计 折旧为11万元,公允价值为16万元,B公司小 型中巴账面原值为40万元,累计折旧为15万元, 公允价值为20万元,A公司支付了4万元现金, 不考虑相关税费(经分析,该交换具有商业实 质)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资产成本的情况下 1.不发生补价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除非能证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靠) +相关税费
2.发生补价
支付补价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或换入资产公 允价值+相关税费 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相关税费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 1.资产本身存在活跃市场的,表明资产的公允价值能 够可靠计量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2.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表明资产的公允价值能 够可靠计量
以对资产差别调整后的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 公允价值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 3.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具可比性的市场交易
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资产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不大; 或者 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 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 ——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参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相关准则规定确定资产的 公允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与现行规定的主要区别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一)概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 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二)认定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 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 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 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 低于25%,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 高于25%(含25%),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收入》等相关准则。
2.损益的确认原则不同:现行准则下损益的确认取决 于是否支付补价;新准则下损益的确认取决于是否 以公允价值确定换入资产成本
3.新准则引入了“商业实质”的重要概念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 且其差额与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从市场参与者角度,两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 风险和金额基本相同或类似,但从资产对企业的作 用或价值角度,两者的“企业特定价值”不同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应反映税后现金流量,折现率的 选择要考虑企业自身对资产特定风险的评价 实务中,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具有商业实 质,着重应当关注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A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小汽车
借:固定资产—小型中巴 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现金
19 11
30 20(16+4) 3 19 4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B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25 累计折旧 15 贷:固定资产——小型中巴 40 借:固定资产-小汽车 16(20-4) 现金 4 营业外支出 5 贷方:固定资产清理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