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_陋室铭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语文_陋室铭教学课件设计
高 洁
}→ 诸葛庐 类比 何陋之有
子云亭
引用
傲 岸
托物言志
物
志
陋室 安贫乐道
拓展练习:
模仿例句,选择蜡烛或蜜蜂,用托物言志的 手法造句。
例句:我爱梅花,因为它凌寒飘香,不畏 霜雪,恰如意志坚强、情操高洁的革命者。
我爱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
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 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
题目解说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 一种用韵的文体。它体制 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 与格言颇相似;读来铿锵 有力。如:座右铭、墓志 铭等。
学习目标: 1、了解铭文的特点。 2、疏通文意,弄清文中关键词句,
熟读并背诵全文。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准确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2、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 “诸葛庐”、“子云亭”?谁能向同学们 介绍一下你知道的诸葛亮和杨雄呢?
2、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 在? 3、那么,可以看出陋室主人是个什么样的 人?4、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哪一句? 5、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高尚品质。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 唐代著名文学家。 著有《刘梦得文集》。 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 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 忧国忧民。
安徽和县刘禹锡的陋室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只有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坚 持不懈的努力 才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完成《练习册》阅读理解一 的题目
你们刚刚读课文时,读得琅琅上 口,为什么会这么上口呢?
• 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
些字的韵母(韵脚)都是_in_g_。
名、灵、(馨 ) 青、丁、经 、形、 亭
• 再找一找押韵的规律:
一般偶数句末字押韵
自主学习
1、弄清文中关键词句。 2、能准确翻译文中的
重要句子。
小测验
一。解释重点词语 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 3.谈心有鸿儒( )4.往来有白丁( ) 5.无丝竹之乱耳()6.无案牍之劳形( )
政
文
治
学
上 建
类比
上 万
功
古
立
流
业
芳
想一想:
作者身居陋室却 不觉其陋,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种安贫乐道 的高尚情怀和高洁傲 岸的高尚节操。
→ 山
水
比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安 贫
陋 室外景: 室 室中人: 铭 室中事:
,
主旨。句(清雅)
乐 道
, ,
。(文雅) 。(高雅)
二.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用法。
1.何陋之有 ( )
2.水陆草木之花( )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4.友人惭,下车引之( )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 2、“陋室”为什么“不陋”? 3、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 1、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 • 2、陋室的的环境是怎样的?那两个词语用的很
生动?你能说说其中好处吗? • 3、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 4、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 • 5.朋友走了,陋室主人做些什么呢?丝竹之音和
素琴之音有什么不同?案牍是什么意思?这说 明了陋室主人向往怎样的生活? • 6、由此可以看出陋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二.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用法。
1.何陋之有 ( )
2.水陆草木之花( )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4.友人惭,下车引之( )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小试身手
一。解释重点词语 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 3.谈心有鸿儒( )4.往来有白丁( ) 5.无丝竹之乱耳()6.无案牍之劳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