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必修一教案4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必修一教案4
第 4 页 共 4 页
(二)例题讲解: 例 1. (课本例 5)设集合 A x 1 x 2 , B x 1 x 3 , 求 A∪B. 变式:A={x|-5≤x≤8}
例 2. (课本例 7)设平面内直线 l1 上点的集合为 L1, 直线 l2 上点的集合为 L2,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 l1 ,l2 的 位置关系。
第 1 页 共 4 页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 并集的定义: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元素 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 A 与集合 B 的并集(union set) 。记作:A∪B(读作: “ A 并 B” ) ,即
A B x x A, 或x B
用 Venn 图表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 1 教案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课题:集合的基本运算㈠ (1)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2)掌握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目标
(3)会求两个已知集合的交集和并集,并能正确应用它们解决一 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数形结合的思想。 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复习回顾: 1.已知 A={1,2,3},S={1,2,3,4,5},则 A S;{x|x∈S 且 x A}= 。 2.用适当符号填空: 0 {0}; 0 Φ; Φ {x|x 2 +1=0,x∈ R} {0} {x|x<3 且 x>5} ; {x|x>6} {x|x< - 2 或 x>5} ; {x|x>-3} {x>2} 二、新课教学 (一). 交集、并集概念及性质的教学: 思考 1.考察下列集合,说出集合 C 与集合 A,B 之 间的关系: (1) A {1,3,5} , B {2,4,6}, C 1,2,3,4,5,6 ; (2) A {x x是有理数} , B {x x是无理数}, C x x 是实数 ; 由学生通过观察得结论。
这样,在问题(1) (2)中,集合 A,B 的并集是 C, 即 A B = C 说明:定义中要注意“所有”和“或”这两个条件。 讨论:A∪B 与集合 A、B 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A∪A= , A∪Ф = , A∪B B∪A A∪B=A , A∪B= B . 巩固练习(口答) : ①.A={3,5,6,8},B={4,5,7,8},则 A∪B= ; ②.设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则 A∪B= ; ③.A={x|x>3},B={x|x<6},则 A∪B= 。 2. 交集的定义: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 组成的集合, 叫作集合 A、 B 的交集 (intersection set) , 记作 A∩B(读“A 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 )即: A∩B={x|x∈A,且 x∈B} 用 Venn 图表示: (阴影部分即为 A 与 B 的交集)
常见的五种交集的情况:
第 2 页 共 4 页
B A
A(B)
A
B
A B
A
B
讨论:A∩B 与 A、B、B∩A 的关系? A ∩ A = A ∩ Ф = A∩B B∩ A A∩B=A
A∩B=
B 巩固练习(口答) : ①.A={3,5,6,8},B={4,5,7,8},则 A∩B= ; ②.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则 A ∩B = ; ③.A={x|x>3},B={x|x<6},则 A∩B= 。
第 3 页 共 4 页
3. 已知集合 A x x2 mx m2 19 0 ,
C z z 2 2z 8 0
B y y2 5 y 6 0
是否存在实数
m,同时满足
A B , A C ?
(m=-2)
(三)课堂练习: 课本 P11 练习 1,2,3 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引出交集、并集的概念及符 号;并用 Venn 图直观地把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表示 出来,要注意数轴在求交集和并集中的运用。 作业布置: 1. 2. 习题 1.1,第 6,7; 预习补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