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值税计算题

增值税计算题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 1h 增值税计算题: 例1、 某洗衣机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纳税期限内发生以下业务:( 2008年4月自考 (1)向某商业批发公司销售甲种型号洗衣机500台,每台950元(不含税)。 (2)向某零售商店销售乙种型号洗衣机100台,每台1404元(含税)。 (3)向某敬老院赠送丙种型号洗衣机10台,每台价值1000元(不含税)。 (4)外购机器设备1台,每台单价200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器设备已验收入库。 (5)外购洗衣机零配件支付50000元,专用发票注明税款8500元。其中10000元配件因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规格而退货,并收回货款1700元。 (6)该洗衣机厂在销售洗衣机的同时提供运输服务。本月共取得运输劳务收入10000元。 根据上述材料,依据税法规定,该洗衣机厂本期应缴纳增值税额并说明理由 分析: 根据上述材料,该洗衣机厂本期应缴纳增值税额的计算公式及步骤是: (1)甲种型号洗衣机销售额中不含税,直接按17%税率计算销项税额: 500×950×17%=80750 元(1分) (2)乙种型号洗衣机销售额为含税销售额,应换算成不含税的销售额,再按17%税率计算销项税额。 100×1404÷(1+17%)=120000 元 销项税额为:120000×17%=20400 元 (1分) (3)赠送丙种型号洗衣机视同销售,应当缴纳增值税,其销项税额为: 10×1000×17%=1700 元 (1分) (4)外购机器设备属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1分) (5)外购洗衣机配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但退货部分不予抵扣,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8500-1700=6800 元 (1分) (6)在销售洗衣机的同时提供运输服务属于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 其销项税额为:10000×17%=1700 元(1分) (7)本期销项税金为:80750+20400+1700+1700=104550 元 (4分) (8)本期进项税金为: 8500-1700=6800 元 (1分) (9)本期应纳增值税税额为:104550-6800=97750 元(1分) 例2、某新闻出版社2003年某月发生以下几笔业务: (1)购入纸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价金额为100万元;同时支付采购的运输费用,取得的货运发票上注明的款项是5万元。纸张已经验收入库。 (2)支付印刷厂印刷装订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印刷装订费用为50万元。 (3)销售一批图书,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货价为300万元。 (4)支付销售图书运费,取得的货运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总计为5万元。其中保险费为1000元。 (5)向有关高校赠送一批图书,按当月同类品种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货价为20万元。 (6)加工制作了一种礼品性质的图书,分别送给客户及购货人,加工单位开具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万元。分析: 该出版社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的计算步骤及公式为: (1)购入纸张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0×17%=17 万元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 2h 采购支付的运输费用,按照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为: 5×7%=0.35 万元 • (2)支付印刷厂印刷装订费用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50×17%=8.5 万元 • (3)销售图书适用13%的低税率,其销项税额为:300×13%=39 万元 • (4)支付销售图书运费,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 • (5-0.1)×7%=0.343 万元 • (5)赠送图书为视同销售行为,应征收增值税,其销项税额为: • 20×13%=2.6 万元 • (6)加工制作礼品性质的图书,其进项税额:6×13%=0.78 万元 • 赠送客户及购货人图书为视同销售行为,其销项税额为: • 6×13%=0.78 万元 • (7)该出版社该月销项税额为:39+2.6+0.78=42.38 万元 • 进项税额为:17+0.35+8.5+0.343+0.78=26.973 万元 • 该出版社该月应缴纳的增值税为:42.38-26.973=15.4071 万元 例3、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6年5月发生以下业务。 (1)销售给某商场货物一批,开局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450万元,该商场尚未付款提货。 (2)购进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100万元、税额17 万元,已支付货款并已验收入库;支付运杂费3万元,其中运费金额2.5 万元,保费0.1万元,建设基金0.1万元,装卸费0.3万元. (3)定制一批救灾物质捐给灾区,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2万元、税金0.34万元。 (4)因质量问题客户退货200件,上月从本厂购进,没见不含税价格500元,客户通知已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局的退货证明单。 (5)批发销售一批货物,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80万元。由于是协作单位,所以给予10%的价格折扣,并已开具红字发票。 (6)销售给商业小规模纳税人货物一批,开具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30万。 要求: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应纳增值税额,并说明哪些方面做法不妥? 分析: 当月销售额=(450+80+30+2)×17%=95.54 万元 当月进项税额=17+(2.5+0.1)×17%=17.52 万元 当月应纳增值税额=95.54-17.52=78.02 万元 该企业有一点做法不妥,即销售给商业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可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企业所得税计算题: 例1、 某企业2007年全年应税所得额240万元。2008年,企业经税务机关同意,每月按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的1/12预缴企业所得税。2008年全年实现利润经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元。计算该企业2001年每月应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时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解: (1)2008年1~12月每月应预缴所得税额为: 应纳税额=240÷12×25%=5万元 (2)2008年1~12月实际预缴所得税额为: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 3h 实际预缴额=5×12=60万元 (3)2008年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为: 应纳税额=300×25%=75万元 (4)年终汇算清缴时应补缴所得税额为: 应补缴所得税额=75-60=15万元

例2、某企业2000年度境内所得为800万元, 同期从境外某国分支机构取得税后收益140万元, 在境外已按30%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该企业适用税率为25%。计算该企业本年度应缴纳入库的所得税额。 分析过程: (1)境外收益应纳税所得额=140÷(1-30%)=200万元 (2)境内、外所得应纳税总额=(800+200)×25%=250万元 (3)境外所得税扣除限额=250×200/(800+200)=50万元 (4)境外所得实际缴纳所得税=200×30%=60万元,小于扣除限额50万元; 境外所得应抵扣的已纳所得税额为50万元。 (5)本年度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250-50=200万元

例3、某公司某年实现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包含境外所得300万元,且该公司所得已在国外缴纳了所得税100万元; 境内所得700万元,其中联营投资分得利润40万元,已缴纳税款10万元。则该公司该年应纳所得税是多少? 分析过程: 第一、计算该公司按利润总额所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额=1000×25%=250万元 第二、按照企业所得税税收抵免的规定,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本条例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则该公司境外所得的扣除限额计算公式如下: 境外所得税税额扣除限额=企业的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 该公司境外所得税款扣除限额=250×(300÷1000)=75 万元 第三、按规定企业在联营方已缴纳的所得税款也准予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扣除限额=250×(40÷1000)=10 万元 第四、计算该公司该年全年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去年实际应缴纳税额=250-75-10=165 万元 故,该公司该年应纳所得税165万元。

例4、我国某公司2007年其境内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 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其在A国分支机构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A国所得税税率为20%,已在A国缴纳20万元税款;在B国分支机构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B国所得税税率为30%, 己在B国缴纳60万元税款。假设A、B两国分支机构按我国税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 4h 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所在国的一致, 计算该企业在我国汇总纳税时的应纳税额。 分析过程: (1)按我国税法计算境内、境外所得应缴纳的税款: 应纳税额=(500+100+200)×25%=200 万元 (2)A、B两国扣除限额: A国扣除限额=200×〔100/(500+100+200)〕=25 万元 B国扣除限额=200×〔200/(500+100+200)〕=50 万元 A国分支机构实际缴纳的20万元所得税税款,低于扣除限额25万元,可以全额抵免。 B国分支机构实际缴纳60万元所得税税款,高于扣除限额50万元,只能抵免50万元。 (3)在我国缴纳的税款: 应纳税额=264-20-50=184 万元

例5、某内资企业某年生产经营情况如下:(2005年上半年自考题) 1、产品销售收入1620万元。 2、产品销售成本1200万元。 3、产品销售费用45万元。 4、增值税58万元,消费税85万元,城建税10.01万元,教育费附加4.29万元。 5、向银行借款5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期限半年,银行贷款年利息率6%,支付利息1.5万元。向非金融机构借款6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期限8个月,支付利息4万元。 6、管理费用137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依据税法规定,计算该企业该年度应纳所得税额,并说明理由。 解:(1)该企业计算所得税的收入为1620万元 (1分) (2)产品销售成本1200万元,准予在税前扣除 (1分) (3)销售费用45万元,可在税前扣除 (1分) (4) 增值税不属于可扣除的销售税金,可扣除的销售税金为: 85+10.01+4.29=99.3万元 (2分) (5)财务费用: 向银行借款利息1.5万元允许扣除;(1分)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得超过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的标准;(1分) 该利息支出的税前扣除限额为60×6%÷12×8=2.4 万元 (1分) 税前可扣除的财务费用为:1.5+2.4=3.9 万元 (1分) (6)管理费用137万元可在税前扣除 (1分) (7)应纳税所得额为: 1620-(1200+45+99.3+3.9+137)=114.8 万元 (1分) (8)应纳所得税额为:114.8×25%=28.7 万元 (1分) 营业税计算题 例1、我国公民张某在2006年度取得收入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