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凝胶(应用)

气凝胶(应用)

世界上第一个气凝胶产品是1931年制备出的。

当时,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College?of?the?Pacific)的Steven.S.?Kistler提出要证明一种具有相同尺寸的连续网络结构的固体“凝胶”,其形状与湿凝胶一致。

证明这种设想的简单方法,是从湿凝胶中驱除液体而不破坏固体形状。

如按照通常的技术路线,很难做到这一点。

如果只是简单地让湿凝胶干燥,凝胶将会收缩,常常是原来的形状破坏,破裂成小碎片。

也就是说,这种收缩经常是伴随着凝胶的严重破裂。

Kistler推测:凝胶的固体构成是多微孔的,液体蒸发时的液一气界面存在较大的表面张力,该表面张力使孔道坍塌。

此后,Kistler发现了气凝胶制备的关键技术(Kistler,??1932)。

?????Kistler研究的第一个凝胶是通过硅酸钠的酸性溶液浓缩制备的SiOZ凝胶。

然而,他试图通过把凝胶中的水转变成超临界流体的方式来制备气凝胶却没有成功。

Kistler再尝试首先用水充分洗涤二氧化硅凝胶(从凝胶中去掉盐),然后用乙醇交换水,通过把乙醇变成超临界流体并使它跑掉,第一个真正的气凝胶形成了。

Kistler的气凝胶与现在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类似,是具有相当大的理论研究价值的透明、低密度、多孔材料。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Kistler详尽地表征了他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特性,并制备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其它物质的气凝胶材料,包括:A1203?,?W03?,?Fe203?,?Sn02、酒石酸镍、纤维素、纤维素硝酸盐、?明胶、琼脂、蛋白、橡胶等气凝胶。

?后来,Kistler离开了太平洋大学,到Monsanto公司供职。

Monsanto公司很快就开始生产商品化的气凝胶产品,Monsanto公司的产品是粒状的Si02材料,虽然其生产工艺无人知晓,但人们推断应当是Kistler的方法。

Monsanto公司的气凝胶当时是被用来作化妆品及牙膏中的添加剂或触变剂。

在以后的近30年中,有关气凝胶的研究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价格便宜的“烟雾状的(fumed)”Si02的研制开发,气凝胶的市场开始萎缩,Monsant。

公司停止了气凝胶的生产。

?从此,气凝胶在很大程度上被人淡忘了。

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法国政府向Claud?Bernard大学的Teichner教授寻求一种能储存氧气及火箭燃料的多孔材料。

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在从事气凝胶研究的人员中有一种传说。

Teichner让他的一个研究生来制备气凝胶并研究其应用,然而,使用Kistler的方法,包括两个耗时、费力的溶剂萃取步骤,他们的第一个气凝胶花了数周时间才制备出来。

然后,Teichner告诉这个学生,要完成他的学位论文,将需要大量的气凝胶样品;该学生意识到,如按照Kistler的方法制备,这要花许多年才能完成,他精神崩溃地离开了Teichner的实验室;经过一段短暂地休息、思考,他又回到了实验室,有一种强烈的动机,激发他去寻找一种更好的Si02气凝胶的合成工艺。

经过不懈地努力探索,该学生成功地应用溶胶一凝胶化学法制备出Si02气凝胶,这使气凝胶科学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这种方法用正硅酸甲酷(TMOS)代替Kistler所使用的硅酸钠,在甲醇溶液中通过TMOS水解一步产生凝胶(称为“醇凝胶”),这消除了Kistler方法中的两个缺点,即醇水替换步骤及凝胶中存在无机盐,在超临界甲醇条件下干燥这些醇凝胶,就制备出高质量的Si02气凝胶。

后来,Teichner的研究组及其他人使这种方法扩展,制备了多种金属氧化物气凝胶产品。

?目前,气凝胶的研制主要集中在德国的BASF公司、DESY公司,美国的劳仑兹利物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NL),法国的蒙彼利埃材料研究中心,瑞典的LUND公司以及美国、德国、日本的一些高等院校。

在国内,SiO2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九十年代才开始起步(陈龙武等,?1995)。

国内的主要研发及生产气凝胶的企业:埃力生、金纳、纳诺、乌江等,当然中国市场还有阿斯彭这样的纯外资企业,只是国内没有生产。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应用领域气凝胶材料在输热管道方面的应用输热管道保温的现状现在的工业输送供热管道,管道内温度从几十度至5,600度都有。

这些管道的保温工程广泛使用硅酸铝镁质材料,玻璃纤维类材料。

约30年前,保温工程还几乎都只是采用岩棉,矿物棉类材料,到现在,岩棉保温在工业保温工程中,已被淘汰。

在施工性能,防水性能等方面都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就是导热系数的差距。

以下为主要几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25℃100 ℃200 ℃400 ℃mw/m·k气凝胶18 21 25 34硅酸铝37 55 72 110玻璃纤维42 50 70 不可用岩棉55 70 92 140发泡材料36 不可用不可用不可用现在我国的保温工程的问题:●保温结构不合理、保温厚度不规范、保温施工不到位。

●易变形、沉降,热稳定性差,破损率大,后期保温效果差,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保温效果差且下降明显,导致保温工程维护成本提升,设备运行费用增加。

●使用寿命基本只有3~5年,到期需全部更换。

●不完全防水,易吸水吸潮腐蚀管道。

●对于超过100度的较高温度的管道,保温层至少需要>200mm厚度,管道线热流密度高,热能损失大。

气凝胶材料带来的好处:●隔热效果是传统隔热材料2-5倍,高温下优势更明显,而且寿命更长。

●材料整体憎水,可有效防止水分进入管道、设备内部,同时具有A1级防火性能。

●质轻,容易裁剪、缝制以适应各种不同形状的管道、设备保温,且安装所需时间及人力更少。

●更少的包裹体积及更轻的重量可大大降低保温材料的运输成本。

●对设备进行保温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吸声降噪、缓冲震动等功能,提高环境质量,保护设备。

●仅需1/2至1/5的厚度即可达到传统材料相同的隔热效果,热损失非常小,空间利用率高。

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与现流行的保温材料具体性能对比:气凝胶复合保温毡传统保温材料复合硅酸盐岩棉导热系数,(常温)18 36 55 350℃下导热系数30 110 130 350℃下保温厚度30mm 100mm 110mm 容重,kg/m3 200 120-150 100-120防水性憎水率≥99%,无需特殊防水措施不完全防水,易吸水吸潮腐蚀管道,防护板表面需喷涂金属密封胶进行防水三通、阀门等保温可拆卸保温套,保温效果好,使用方便填充方式或保温盒保温,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10年3~5年整体性好,具有较好的抗震抗拉性,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颗粒堆积、沉降等现象材料结构松散,自重、设备振动、材料进水等极易导致材料解体、沉降,保温效果明显下降,热损失严重超标。

其他使用厚度小,可减少管道保温厚度,减少蒸汽管道间距,减少厂房面积或管廊大小。

保温层厚,搭接处容易存在缝隙,较高的膨胀收缩系数易致使缝隙成为热桥,振动后更明显,热损失大。

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与现流行的保温材料的经济效益对比:(以1km,100mm直径,供热温度300度管道为例计算)气凝胶复合保温毡复合硅酸盐毡预计表面温度(℃)35 35保温材料厚度mm 120 300保温层总体积m3 83 377主要材料费用(万元)85 45施工费及辅材费(万元)11 20管道线热流密度(W/m)130 300热损失比 1 3损失总热能(%) 3% 10%实际应用过程中,复合硅酸盐毡在使用2、3个月后,保温效果将越来越差,损失的热量将更大。

气凝胶材料在LNG方面的应用LNG保温的现状在LNG工程及其他低温项目建设中,低温、超低温设备涉及到的温度大都在-40至-170摄氏度。

最常用的深冷保冷材料主要有PUR/PIR,发泡玻璃,橡塑,改性酚醛泡沫等,这些材料较之于先前使用的珍珠岩材料,无论从性能还是施工方面看,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保冷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整个设备的输送效率,而且对装置的安全生产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适的保冷材料不仅能够降低能耗、减少冷量损失,而且为符合环保要求、为企业安全生产和创造更好的效益提供了保障。

气凝胶型保温材料的出现,似乎正是为了这种深冷型保温而量身定做,在国内外已经开始广泛应用。

我国当前绝大多数的LNG输送管道保冷工程都不是很理想,其主要缺陷及成因如下:●传统材料保温性能衰减很快,导致维护成本很高。

●传统材料保冷效果差,冷损失大,容易给天然气或其他压缩气体的储藏运输带来危险。

●传统材料包裹厚度大,给密集型管线排布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管道由于保冷层的效果差而很容易被结露的水腐蚀。

●保冷层很容易因结露水太多而失去效果。

●有机类材料防水性可以但无法满足防火要求。

气凝胶材料带来的好处●保冷效果优异,常温热导仅0.016W/m*k,超低温时热导率<0.01W/m*k,所需保冷层厚度大大减小,有效降低冷损失,为密集型管线排布设计提供优化。

●具有最佳的低温稳定性,-200℃仍可长期保持保冷性能及良好柔性,不开裂。

●尺寸稳定性极佳,纳米级特殊结构可抵抗管道伸缩带来的内应力,无需设置伸缩缝。

●气凝胶材料的疏水性能好,可有效抑制水渗入金属管线表面,防止管线腐蚀,防止保温材料因渗水而导致保温效果下降。

●材料为无机材料,主要成分SiO2,不含胶黏剂,性能稳定,安全防火,使用寿命更长。

●材料切割、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

与现流行较好的保冷材料具体性能对比:气凝胶复合毡垫发泡玻璃类发泡PIR 聚三聚氰酸脂导热系数,W/(m?K)0.010~0.020 0.050~0.080 0.030~0.040 容重,kg/m3 190 150~240 50~180 保冷厚度约为1/2 2 1吸水率(vol%)0.36 2 1.5防水性整体防水,憎水率≥99%,纳米结构能够有效的抵御结露、结霜防水性差,需外加防水措施防水性差,需外加防水措施可施工性可成卷材,异形件,柔性好,易施工很差,损耗高,普通,可现场发泡,但发泡均匀性较差超低温稳定性优,预计寿命3-5年稳定性一般,寿命约2年易老化,强度变低,稳定性差, 6个月到1年需更换尺寸稳定性0.45% 差差重复利用性拆卸检修时,可重复利用拆卸时易碎,无法利用拆卸时易碎,无法利用其他使用厚度为1/2,体积约为1/3,减少25%的辅材费用,减少管线排布难度。

气凝胶复合保温毡垫与PIR材料的经济对比:(以1km直径100mm的管道计)气凝胶绝热毡发泡玻璃PIR 预计保冷层厚度(mm)40 160 80 预计表面温度(℃)30 30 30 保冷材料体积(m3)17.5 140 45.2 主要材料费用(万元)约18 14 约7 施工及辅材费(万元)约3 约8 约5 冷损情况约1/3 2 1维护情况几乎不需要,即使遇到物理损伤,也易于修补几乎不维护,使用寿命到达后,整体更换老化严重,每3-6个月都需要大修,每次维护花费1-2万填埋管道体积小,土石方工程为原先1/3预制管道的话,体积小,运输成本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