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内容提要:抹灰工程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抹灰工程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 酿成原因 施工技术措施
1
面层不平整、
空鼓、裂缝 (1)饰面选用的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砂的含泥量过大,各层用灰
的配合比相差太大。
(2)基体处理不当,清理不净,浇水湿润不足。 (3)基体凹凸不平、偏差过大、孔洞修整不好,门窗安装不牢或位置不当且没进行调整。 (4)一次抹灰过厚,导致结合不牢。 (5)砂浆和易性差,保水性差,硬化后粘结强度低。 (6)抹灰操作不当,或没有分层抹灰。 (1)基体清理和修整 ①抹灰基体加(墙面)凹凸不平,必须凿修平整,预留的孔洞和预埋件都必须校正准确、牢固;修补用水泥砂浆应为1:3。
②不同基层材料的交汇处应铺上钢丝网,每边搭接长
度应大于100mm。
③门窗框安装如产生位移或松动,应在抹灰前进行校
正并固定牢固,墙体与门窗框交换处的缝隙用水泥混
合砂浆嵌缝抹平。
④混凝土墙面如果太光滑则应凿毛或用1:1水泥砂浆
加10%107胶先抹一层。
⑤基体上的污垢、隔离剂必须清净;墙体抹灰前应浇
水湿润,至少浇水两遍以上。
(2)砂浆和白灰膏
①各种砂浆所用的水泥安定性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的规定,其拌合物的和易性、保水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和规范的规定。如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配合比,掺入
适量的石灰膏或加气剂、塑化剂。
②严格控制白灰熟化时间。常温下,白灰熟化时间不
得少于15d,用于罩面的白灰不得少于30d。
(3)严格控制抹灰的材料、配比、厚度及操作。
2
面层爆灰 (1)抹罩面的白灰膏熟化时间不
够,白灰膏内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底子灰、面灰内含有慢性灰、过(1)白灰熟化时间一般不得小于15d,罩面用的白灰膏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0d。严禁使用含有未熟化的颗
火灰颗粒及未熟化的颗粒,抹灰成活后,其生灰料吸收空气中水分继续熟化,体积膨胀,造成表面起麻点和炸裂开花。 (2)罩面后,压光过早,砂浆未收水就开始压光,压光后起泡。 (3)基层底灰失水干燥,罩面灰抹后脱水快,造成赶光效果不佳,罩面层的光滑度差,或出现抹子纹。 粒灰膏。
(2)底层灰浆脱水后应浇水湿润,再涂刷一道素水泥
浆;在拌制水泥素浆的溶液中应加入20%的建筑胶,
再做罩面。
(3)待抹灰砂浆收水后终凝前进行压光。
(4)罩纸筋石灰面层时,须待底子灰达到五六成干后
进行罩面。若基层过干应事先浇水湿润,先薄薄刮一
遍,紧接着再刮二遍,先横后竖,每遍纸筋灰厚度宜
为1mm,待略收水后,用铁抹子多遍压光。
3
护角不牢、阴
阳角不正
同1 (1)护角
室内墙面、柱面的阳角和门窗口的阳角,为防止受外
力作用被碰撞损坏,宜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护角
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
(2)阴阳角
1)阳角应根据灰饼的厚度分层抹灰,并应在阳角处粘
好八字靠尺用以找方吊直,用水泥砂浆抹平,待水泥
砂浆初凝前,再用阳角器将水泥砂浆赶压光滑、平整、
垂直,以使线角顺直清晰。
2)阴角处应设标筋,用靠尺垂吊找准垂直度,再用方
尺找准阴角方正,用水泥砂浆抹平,然后用阴角器将
阴角赶压光滑、顺直、方正。
4
混凝土板顶
棚裂缝、空鼓 (1)混凝土棚板的油污、灰尘、杂物等清理不干净,抹灰前对混
凝土板浇水湿润不够。
(2)预制楼板安装不稳和安装不平,板缝有夹渣杂物,细石混凝土灌缝捣固不密实。 (3)抹灰前对混凝土楼板未做修整和凿毛,过渡层灰浆与楼板粘结不牢。 (1)楼板安装 预制楼板安装应“坐浆”安放平稳;板缝应清理冲洗干净后用C20细石混凝土浇捣密实。板缝底应用1:2水泥砂浆勾缝、密实找平。
(2)基层清理修整
①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楼板表面上的灰尘、杂物必须清
理洁净,油污和隔离剂等应用清水掺入10%的碱溶液
洗刷干净。
②顶棚表面的凹凸和孔洞应采用1:2水泥砂浆修整
好,确保抹灰前顶棚表面平整;如果顶板表面过于光
滑应凿毛,确保表面粗糙以增强附着力,使抹灰层粘
结牢固。
③对混凝土板顶棚修整和清理干净后,在抹灰的12~
24h前先喷水湿润;抹灰前应在顶棚洒水一遍,保证
有一定的湿度。
(3)抹灰
①刷素水泥浆一道(水溶液掺入水重3%—5%的建筑
胶);
②用1:3:9的水泥混合砂浆打底找平,找平层六、
七成干时,即可作表面层。
③表层可采用纸筋白灰膏或麻刀白灰膏(也可采用1:
2.5水泥砂浆做防潮罩面)。顶棚抹灰总厚度应控制在
10~12mm以内。
④抹灰时应垂直板缝(纹)顺光方向涂抹;底灰为混
合砂浆,配合比宜为1:0.5:1,厚度控制在2—3mm
内,严禁过厚。中界层砂浆应紧跟找平。
⑤为了增强混凝土板的附着力,可在板面上涂刷界面
剂以加强抹灰层的粘结强度。
5
装饰灰线结
合不牢固、变
形 (1)基层处理不干净,存有浮灰和污物;浇水不透、基层湿度差,导致砂浆失水过快或抹灰后没有及时养护而产生底灰与基层结合不牢,砂浆硬化过程缺水造成干裂;抹灰线的砂浆配合比不当;在底层面上未涂抹结合层,酿成空鼓。 (2)靠尺松动、冲筋损坏,灰线
表面不平,推拉灰线的线模时用
力不均匀,手不稳定,导致灰线
变形,不顺直。
(3)推拉线模时喂灰不足,灰浆
挤压不密实,罩面灰稠,推抹粗
糙,使灰线表面产生蜂窝、麻面。
(1)抹底灰前应将基体表面清理洁净,并应在抹灰前
一天浇水,抹灰时再洒水一遍,保持基本润湿。
(2)抹灰线时应做一层水泥石灰混合砂浆过渡结合
层,并认真控制各层砂浆的配合比,按照同一钟砂浆
分层做法;推拉挤压要密实,使各层砂浆粘结牢固。
(3)灰线模的型体应规整,线条清晰,工作面光滑;
按照灰线的尺寸固定靠尺要平直、牢固,与线模紧密
吻合,如有松动应及时校正,推拉灰线用力要均匀,
平衡搓压灰线。
(4)推拉线模时喂灰应饱满,挤压严密,如有接槎和
平整不良处,应采用细纸筋(麻刀)灰修补,再用线
模赶平压光,使灰线表面密实、光滑、平顺、均匀、
线条清晰、色泽一致。
6
室外饰面抹
灰层结合不
牢固
(1)基层处理不干净,浇水不透,影响砂浆与基体的粘结程度,粘结不牢固。 (2)砂浆失水快,抹灰一次成活,没有分层操作或每层抹灰间隔太(1)抹灰前应对基体进行修整,对孔洞、同凹凸不平、
缺棱、掉角等必须用1:2水泥砂浆修补平整;加气混
凝土墙面缺棱掉角,先涂刷掺水泥重量20%建筑胶素
水泥浆,再用1:1:6混合砂浆修补抹平。
(2)作为抹灰基体的墙面,抹灰前应浇水,浇水应均
近。 (3)抹灰各层压得不实,分格条未做勾缝,有砂眼和裂纹,导致涌水。 (4)在基层灰面上没有弹出统一的水平和垂直分格线,木分格条变形,起条时操作不当,造成分格缝的口边错缝或缺棱。 匀,确保基体湿润。
(3)对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墙面,在抹灰前应先洗刷
一道建筑胶素水泥浆粘结层,以增加附着力。
(4)分格条使用前要在水中浸透;木制分格条两侧应
成八字形的450坡面,见图6-12。
(5)抹灰前,门窗洞口处应挂垂线和水平线,分格缝
也应弹水平线和垂线。
(6)抹灰
①对抹灰砂浆应控制和易性和保水性,以保证抹灰质
量。
②抹类必须采取分层作法,各层均应压实以提高抹灰
层的密实度;砂浆已硬化时不允许再用抹子用力槎抹。
③抹底层灰用杠尺刮平,抹灰层应分两次涂抹并刮平,
最后一遍应压实;一次抹灰必须控制抹灰层的厚度,
防止空鼓、开裂。
④底层和结合层的抹灰达到六、七成干,表面灰浆发
白后,即可罩面,面层砂浆用木抹子抹平,在水砂浆
终凝前压光。
(7)细部处理
①外墙窗台、窗楣、雨篷、阳台、压顶、泛水檐和突
出腰线等的上面应做顺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滴
水槽或止水线。滴水线(或称鹰嘴)是在下口边沿抹
成锐角,使用雨水顺立面流下;滴水线应顺直。滴水
槽是在下口边沿水平面上贴木板条(俗称米厘条)抹
灰、使槽的宽度、深度均不小于10mm,并应整齐一
致,起挡水和美观作用,见图6-4、图6-5、图6-6、图
6-7、图6-8、图6-9、图6-10。滴水线贴木板条几何尺
寸,断面形状,见图6-11。
②分格条的宽度和深度应均匀一致,表面光滑、无砂
眼、错缝、毛刺、缺棱和掉角,周边交接严密,横平
顺直,接茬位置应设在变形缝、阴阳角及水落管背后
等不明显处。
A.接通线弹出水平分格线,柱子等侧面要用水平尺引
过去,以保证平直度。竖向分格缝应统一吊线分块。
B.分格条宜使用变形小的材质,使用之前隔夜平放水
中浸泡。
C.水平分格条一般应粘在水平线下边,竖向分条一
般应粘在水平线下边,竖向分格条一般应粘在垂直线
的左侧,校正准确,防止错缝、不平。
分格条两侧可用纯水泥浆固定,在水平线处应先抹下
侧面;当天抹灰起条的,两侧可抹成450或作成600坡,
见图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