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体育项目的医学人文精神

社会体育项目的医学人文精神

社会体育项目的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教育要从分离走向融合,把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
中。本文选取瑜伽、跆拳道、体育舞蹈三种社会体育项目,从人文角度深入剖析
社会体育项目的医学人文精神。

标签:社会体育 医学人文
一、前言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呼唤着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人文精神广义
上是指固化于人脑中的医学人文价值观念;狭义上是指对于人类生命的崇高敬意
与关爱,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1]。医学的本质是一门人性
化的科学,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互动的基础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然而,传
统的教育形式并不能真正完成医学人文教育任务,在这个背景下有人提出医学人
文教育要从分离走向融合,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中。体育课
是医学院校的必修课之一,拥有雄厚的大众基础,易于推广和形成终身体育的习
惯,其医学人文作用尚未有人研究。

二、社会体育项目的医学人文精神
1.瑜伽项目的医学人文精神
印度教《瑜伽经》称瑜伽为“抑制心的作用”[2]。为了实现对心的控制,《瑜
伽经》中提出了修行的八支分法: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禅定、
三昧。一禁制,禁止造成任何痛苦与死亡,不偷不抢不贪婪,充分约束习练者的
道德品行。二劝制,要求习练者消除内心残留的污秽思想,通过战胜欲望得到提
升。三坐法,即习练者要保持舒适安稳的坐姿,如莲花坐、吉祥坐等,通过一步
步的克服身体的局限,忍受疼痛,身体慢慢达到自然稳固耗能最低的节能状态。
四调息,通过呼吸与身体姿势的配合,消除整个身体器官的不和谐,调动身体的
专注度,排除杂念,缓解压力,减轻疲劳,逐步走向冥想的精神境界。五制感,
即控制感官系统,像牵牛一样,把习练者的感官系统逐步牵至一个方向,走人正
确的意境。六执持,即思想意识的集中专注,使意识处于创造的执念意境。七禅
定是执持状态的进一步延伸,就是我们有时常说的进入墨境、幻境,通过禅定的
状态,使全身放松,代谢减慢。八三昧,是习练的最高境界即完全进入同一归心
的阶段,完全舍弃了各种欲望,达到身心自由的状态,即觉醒、开悟、解脱。从
瑜伽的八支分法可以看出,瑜伽注重心理调节。瑜伽的道德标准与价值体系,使
习练者逐渐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消除物质欲望、恐惧、焦虑和愤怒,放松身心,
缓解压力,净化心灵,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医学生所需
具备的,是形成“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前提。

2.跆拳道项目的医学人文精神
跆拳道,是一种以脚法为主的功夫,其中“道”字强调习练者的“人文教育”,
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习练之前先学礼。跆拳道思想贯穿了“礼仪、
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根本宗旨[3]。首先在着装上,每个习练者必须
穿白色、整洁、干净的道服入道场,进入道场首先对教练和国旗行鞠躬礼,表示
爱国和对长者的敬意。训练中若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全力以赴立即向教练行礼表
示歉意。教练讲话时练习者需跨立站或端坐目视教练认真听讲,若有疑问需在教
练讲完以后询问,教练回答后必须要说“谢谢”。比赛中,若一方犯规,必须服从
接受裁判判罚并向裁判员行礼以表示歉意。由此可见,跆拳道有着严格的礼仪道
德规范,用礼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力。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前提就是
“礼”,医生与患者的交流亦是如此,不耐烦、冷言冷语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主要导
火索。廉耻即廉操与知耻、明辨是非,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不廉便
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就没有任何道德底线,
何谈为患者全心全意的服务。忍耐,忍耐是痛的,但结果是甜蜜的,医患之间更
需要忍让。克己,克制约束严格要求自己,克己是爱人的先决条件,克制自己凡
事只考虑自己,要懂得从其他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才能
仁爱,关爱患者、以患者的利益为先,是“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
百折不屈,无论受到多少挫折不屈服不退缩,勇于向前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
跆拳道中的“道”字蕴含了许多优秀医学生所必须具有道德品质,是医学生形成正
确医学人文精神的必要积淀。

3.体育舞蹈的医学人文精神
体育舞蹈也叫“国际标准交谊舞”, 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集竞技、艺术、
观赏于一体。首先,体育舞蹈的前身是交谊舞,最早在欧美国家民间舞的基础上
衍生出来的宫廷舞,用于交往社交,着重考究,举止文雅,风度翩翩,彬彬有礼,
尊重人格,具有独特的社交方式。因此,体育舞蹈的可培养习练者的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素质,也是医患交流必须的前提。其次,每个舞种
都有自己特有的音乐节拍。研究发现,音乐具有调节心理功能作用,动作配以相
同节拍的音乐对治疗失眠、抑郁、心烦、不安、焦虑有积极作用。因此,适合长
期处于紧张忙碌状态的医护人员习练,轻柔缓慢的舞步可以舒缓情绪使心绪趋于
平和,热情欢快的舞步可以使不愉快的情绪得到宣泄、工作压力得到释放,欢快
的音乐也可使习练者获得心情的愉悦。因此,医患人员从事这种运动有助于身心
健康的发展。再有,体育舞蹈是由不同国籍、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们,以全新的
活动形式,形成各自独立的风格体系,犹如不同的自然景观展现在人们面前,呈
现不同个性风采,跨越了国家、民族、种族、階级,人人平等。体育舞蹈尊重人
的个性发展,崇尚自由,推崇“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
的一种表现。

结论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
“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
因此,体育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德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人
文特点,培养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又一主题。
参考文献
[1]孙宏亮.姜兰姝.青年医生培养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
中医伦理学,2014,12(6):797-799

[2]李建欣.印度古典哲學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5.
[3]王加银.跆拳道“人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武术研究,2016,1(5):
87-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