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20张PPT)
——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材料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两个强盗”指的是谁? 圆明园; 英国和法国(或英法联军)
铁证如山: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 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 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 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 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 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 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 月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 在园内到处纵火┅┅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预料——
“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 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这个世界是这样 的广阔,倾兰开夏人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 供给他一省的衣料的……”
“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 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 不上了。”
列强在中国的发 财梦实现了吗?
一、一切都只是借口
讨论 问题2:为何历经了两次战败,清政府才放下架子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在英法侵略者的洋枪、大炮面前又一次失败了,这不 仅暴露了清军八旗、绿营兵制的腐朽,同时也暴露了清军武器装备的极其落后。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引起清朝上下的恐慌。随着湘军和淮军的建立,购买并仿造 西方强国的先进武器以镇压内部叛乱就成了当时清政府生死存亡的重要议题,同 光自强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
亚罗号事件
第
马神甫事件
二
亚罗号事件是
次
马神甫事件是
指1856年10月份围
鸦 指1856年2月处死
绕着亚罗号发生的
片 法国神甫马赖的事
一系列事件。原本 事情只是清军处理
战 件。马赖,法国天 争 主教神甫,非法潜 马神父受刑图
走私船只和走私船
的 入广西西林县且为
巴夏礼 员的普通案件。但 叶名琛 导 非作歹,后被当地
大英博物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圆明园珍贵文物
圆明园遗址
问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又付出了哪些代价? 代价3:丧土之痛——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沙俄趁火打劫:
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面积
《瑷珲条约》 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北京条约》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约40万平方千米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标要求】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导入: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条约口岸为据点与基地,从沿海地区到中国腹地,大 肆地倾销其机器化生产的廉价商品,掠夺中国传统的丝、茶等农产品原料,把中 国变为其巨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基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
通 广、厦、福、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增加,由沿
商 宁、上
增加天津为口岸;
海延伸至长江中下游。
割 地
香港岛
割让九龙司一区; 沙俄割占150万平方千米领土;
割让领土增加。
赔 款
2100万银元
赔款大幅增加;
赔款增加。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
贸 易
关税协定
自由航行;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英法两国为什么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战败又要付出代价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又付出了哪些代价?有何危害?
三、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
1.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再次战败,清政府有了哪些转变? 2.为何历经了两次战败,清政府才放下架子向西方学习?
问题:英法两国为什么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李英全主编:《更新而不去旧——晚清旧式军队的整顿和改造》
看到了与西方国家在军事科技方面的差距; 内忧外患,面临统治危机(根本原因)源自……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本课小结
1856-1860
原因: 西方列强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根本原因)
(第
二
次
鸦
片
年 )
一 阶
段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
进逼北京。
第
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阶 段
问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又付出了哪些代价?
代价1:战败之耻——签订不平等条约
条约名称
内容
《天津条约》 俄、美、英、法
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D 4.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
是( B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6.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英输华货物总值 年均不到100万英磅
约239万英磅 约179万英磅 约100万英磅
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 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北京
天津
大沽
广州
战争经过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开始标志)
第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英、法、美
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北京条约》 英、法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问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又付出了哪些代价?
代价2:国宝之殇——火烧圆明园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 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 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 个放火焚烧。……
英驻广州总领事 英方借此挑起战端。清朝两广总督 火 官员逮捕处死。又
索 称“西林教案”。
广西西林教案遗址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是导致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吗?
问题:英法两国为什么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密真相
借口
仔细研读表格,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年代 1837——1839年
1845年 1846年 1854年
战 争
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直接原因)
发动者(主凶): 英国、法国 支持者(帮凶): 俄国、美国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经过:列强侵华罪行 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结果:《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当 堂
检 测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勘分西北界约记》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改定条约》及五 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 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相当于15个浙江省/3个 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的 面积!
问题2:对比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条约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 中国有何危害?
鸦片战争
A.要扩大中国市场 B.“修约”交涉失败 C.使公使进驻北京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2.《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 B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开天津为商埠
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D.给英、法赔款
3.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伤痛,看
见右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 B )
A.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变局论”在 思想界流行开来。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 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但这一机构一直由洋人把持; 设同文馆,培养外国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人才。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设总税务司; 设同文馆,培养外国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人才。(开始向西方学习)
( A)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目的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7.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 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
B 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丧失更多主权。
外 交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程中 度国 进半 一殖 步民 加地 深化
头脑风暴: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有什么联系?
原因
危害
条约
影响
规模
数量
性质
时长
打开 中国市场
非正义 侵略战争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
侵略时间长 危害加深 侵略力量扩大
条约增多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问题1: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再次战败,清政府有了哪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