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2019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集附目录2

【人教部编版】2019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集附目录2

2019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全集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19年月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目录识字11.柳树醒了…………………………………………………….2.春雨的色彩…………………………………………………….3.邓小平爷爷植树…………………………………………………….4.古诗两首…………………………………………………….春晓…………………………………………………….村居…………………………………………………….识字25.看电视…………………………………………………….6.胖乎乎的小手…………………………………………………….7.棉鞋里的阳光…………………………………………………….8.月亮的心愿…………………………………………………….识字39.两只鸟蛋…………………………………………………….10.松鼠和松果…………………………………………………….11.美丽的小路…………………………………………………….12.失物招领…………………………………………………….识字413.古诗两首…………………………………………………….所见…………………………………………………….小池…………………………………………………….14.荷叶圆圆15.夏夜多美16.要下雨了17.小壁虎借尾巴识字518.四个太阳…………………………………………………….19.乌鸦喝水…………………………………………………….20.司马光…………………………………………………….21.称象…………………………………………………….识字622.吃水不忘挖井人…………………………………………………….23.王二小…………………………………………………….24.画家乡…………………………………………………….25.快乐的节日…………………………………………………….识字726.小白兔和小灰兔…………………………………………………….27.两只小狮子…………………………………………………….28.小伙伴…………………………………………………….29.手捧花盆的孩子…………………………………………………….识字830.棉花姑娘…………………………………………………….31.地球爷爷的手32.兰兰过桥…………………………………………………….33.火车的故事…………………………………………………….34.小蝌蚪找妈妈…………………………………………………….识字 1教材分析《识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图学词识字”。

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出春天的美丽。

8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看懂图意,对照图画理解句群意思。

2.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认识“欠字旁”。

认清字型,正确书写"万、丁"等5个字。

3.通过本课学习,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了解春天给一些景物带来的变化,认识春天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主动识字,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挂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1 柳树醒了教材分析《柳树醒了》是一首诗又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叙述柳树苏醒的过程与醒来的快乐,让我们感受春天跳动的生命力。

课文的题目就散发出浓郁的诗意和纯真的儿童情趣,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思。

全诗有鲜明的形象性,赋予了春雷春风春雨等生命,符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树在春天的生长过程,富有情趣。

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渗透了春天与柳树的有关知识,润物细无声。

最后一节诗,将孩子们溶入诗一般的春天,与柳树同成长。

全诗语言优美,韵律流畅,十分适合学生朗读。

本课需要认读的8个生字,字形都比较复杂,但大部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认读的障碍不大。

柳树在春天的生长过程,学生十分熟悉,但难免会熟视无睹。

而作者用诗的语言,让柳树的生长如童话般生动有趣,学生读了自然会爱不释手。

教学目标1.认识“雷、醒”等8个生字,认识“雨字旁”和“车字旁”。

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时柳树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书写合体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设计者:李咏之胡灵巧2 春雨的色彩教材简析:《春雨的色彩》是一个童话故事,它通过一群小鸟的争论,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神奇。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六自然段描写了春雨的声、形,二至五自然段是小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建议。

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生动,充满了童趣。

学习目标: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认识“又字旁”。

会写“红、绿”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喜爱春天,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1.学生在下春雨的日子里观察春雨及大自然的变化。

2.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课件。

(1)下春雨的情景图(或flash)。

(2)第一段话。

(3)生字(带拼音,去拼音)。

(4)《小雨沙沙》音乐。

(5)2-5小节每节课文一张。

(6)句式:春雨是(),你瞧,春雨落在(),()就()了。

(7)春雨姐姐的话:亲爱的小朋友,我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3.生字卡。

设计者:董赛琴3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材分析本课课文浅显易懂,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认识“立字旁”。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有关事迹。

教学时间:2课时实验小学刘晓花4 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春晓》和《村居》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比较熟悉。

尤其是《春晓》,很多孩子都会背诵,孩子们借助课文插图,易于理解诗意。

这两首诗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不觉晓、闻啼鸟、拂、醉、春烟、纸鸢”等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两首诗都很有韵味适合孩子们诵读,课堂上,要把诵读贯穿始终。

教学目标1.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认识“古、诗”等生字,认识“夂、酉”字旁,工整地书写“古、声”等6个生字。

2.通过看图、反复朗读诗句了解古诗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流利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1.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2.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设计者:王银亚语文园地一教材分析语文学习园地一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识字方法,巩固生字。

积累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积累句子,进一步体会春天万物生长的现象。

“我会读”,内容是一篇以时间为序,描写小山村里的果树给村子带来的美丽,短文语言简短,通俗易懂,又富有“美景”,教学时应设计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章内容。

在语言感悟中,让学生掌握“什么怎么样了,什么也怎么样了。

”的句式。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着“春天”这个主题进行。

教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把找到的春天说出来,然后能把自己画中的春天有序、有重点的介绍。

培养响亮、清楚地表达习惯和专心聆听的习惯。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认识“车字旁、钅字旁”。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5.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并注意说出春天的特点。

抓住春天的特点,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清楚。

说话时要大胆,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语句要完整。

教学重点积累句子,巩固生字,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能比较清楚地表达。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春天公园图、田野图和学生画好春天的画。

设计者:王银亚识字 2教材分析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

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积极性很高,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

文章所蕴涵的爱的教育不容我们老师忽视。

老师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感悟爱长辈、爱家庭。

教学目标1.逐步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认识14个生字,认识“石字旁”,学会写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

3. 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4.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课前准备:《我爱我家》音乐设计者:陆一致5 看电视教材分析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和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

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

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

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

教学目标1. 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认识新偏旁“ㄗ、冖”,会写“爸”、“全”等6个字;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 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体会亲情教学难点:体会亲情设计者:陆盛6 胖乎乎的小手教材分析爸妈的双手能工作,姥姥的双手会做饭,兰兰也有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替爸爸拿拖鞋,能帮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肯定还能做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

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

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美好品德。

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教学目标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学习新偏旁“刂、月、贝、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