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八上物理第一章第二节 探索之路

沪科版八上物理第一章第二节 探索之路

由于这些物理学家的伟大贡 献,物理学再次跨出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一大步。
近代科技的发展
课后人们对科技的不断探索
著名天文学家、自然 科学先驱哥白尼用“日心 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 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 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 文明的进程。
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 的先驱伽利略,率先用望远 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 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 白尼的日心说。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 (I.Newton.1643~1727)在前 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 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 下落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 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 定律。
20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 斯坦(A.Einstein,1879~1955) 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 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 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普朗克 (M.Planck,1858~1947)、玻尔 (N.Bohr,1885~1962)等量子力 学主要奠基人,发现微观世界的 物理规律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 有很大的差异。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 探索之路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来自一种想 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制的渴望,而不 是别的什么目的。
——爱因斯坦
甲古文
例如,从甲骨文 “殸”(古代打 击乐器)的结构 可知,古人很早 便知道声音与碰 击有关。
图:甲骨文“殸”,其意为手拿 木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石块 (字右部)产生了声音
东巴文“晒干”, 已含有太阳光致使 地表水分蒸发的科 学思维成分。
图: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字上部:太阳光线;字中部:水汽 蒸发;字下部:大地
古人通过对日月星 辰以及周围事物的 观察,设想着宇宙 的模样。如有古人 认为地球是平的,日 月星辰在大气中运 行,其上方扣着穹顶。
应县木塔
此塔建于辽1056年,位于 山西应县。是我国现存唯一的 木塔。其体形高大,结构复杂, 轮廓优美,是中国古代木构建 筑的代表作 。
古代人们在科技上的成就
纺织机
春秋(公元前770——476 年)时期,中国已使用脚 踏织机。
古代人们在科技上的成就
图1-11 有着“天圆地方” 思想的雕刻玉版
安徽凌家滩出土的、距今约 5000年的雕刻玉版,是中国 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早期 展现。
图1-12 可帮助人们观察天 象的神秘石头阵
出现在世界不同地方的石头 阵神秘莫测。有研究认为, 其功能之一是帮助古人观察 天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