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与评估华南师范大学
标准九分 1 2 3 4 5 6 7 8 9 百分比率 4 7 12 17 20 17 12 7 4
---------------------------------------------------------
五、各导出分数间关系
第四章 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 ➢效度 ➢信效度关系
一、信度定义
(3)所测行为是否能构成代表性“行为样本” ,要经实际检验由客观事实资料来确证。
A 测量工具标准化
B 测验实施标准化
C 评分计分标准化
测量标准化
D 分数解释标准化
四、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使用测验、行为观察、晤谈、个案资料 研究和其他测评程序,为达到对个人 或少数人做出深入的心理评价,从而 来进行收集和整合资料的活动。
三、测验的实施
(1)测验前的准备工作
➢ 预告测验 ➢ 准备测验材料 ➢ 熟悉测验指导语 ➢ 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
(1)测验前的准备工作
➢ 预告测验 ➢ 准备测验材料 ➢ 熟悉测验指导语 ➢ 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
(2)测验中主试的职责 ➢ 按指导语要求实施 ➢ 不讲太多无关的话 ➢ 对被试反应不做暗示性反应 ➢ 对特殊问题有心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
X V I E
2 T
2 X
2 V
2 I
2 E
第五章 测验的编制、实施与评分
➢测验的编制 ➢测验的实施 ➢测验的评分和解释
一、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测验目的 二、拟定编制计划 三、设计测验项目 四、预测与项目分析 五、合成测验 六、测验的标准化 七、收集信度、效度资料 八、编写测验手册
及多少测验题目,结束后可比照核对测验项目
是否反映了所要测量的领域;
二是记分时可按计划中百分比确定每类测 验项目的分数标准。
小学自然常识命题细目表
教材内容
生物世界 资源利用 动力机械 物质能量
气象 宇宙 地球 合计
知识
理解
基本知 了解原 识获得 理原则
3
5
2
3
2
3
5
6
2
4
2
5
2
2
18
22
应用 应用原 理原则
测验的标准化过程包括测验编制的标准化和测验使用的标准 化。测验编制的标准化是测验标准化的前提。
测验使用的标准化可分为施测过程的标准化、评分计分的标 准化、分数解释标准化三个环节: 1.施测过程:指导语、施测情境、时限等的标准化。 2.评分计分:符合客观、准确、经济、实用四项原则。 3.分数解释:常模参照和标准参照。
二、报告测验分数的原则
确定测验目的
明确测量对象
明确测量目标
明确测验用途
解决测量什么人的 问题 :年龄、职 业、性别等。
解决测量什么心理特质的问题。 (要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描述? 预测? 诊断?
工作内容
拟
确定测验所包含的内容和各种技能,以及每
定
一种内容或技能在测验中的地位.
编
制
用途
计
一是明确了应该编哪方面的测验项目以
划
(5)标准九分数
标准九分数:是标准化九分制的简称,最早时被广泛应 用于美国空军的心理测验中。
它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它将原始分划分为9部分,最高是9分,最低1分。除 1和9的范围略大以外,其余均是以5为中心向两边各 包含0.5个标准差的分数段。
--------------------------------------------------------
度系数以及这些数据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
二、测验项目编制技术
命题的一般原则:
1.测题要符合测验目的; 2.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 3.题目格式不要让被试产生误解; 4.文句要简明扼要,排除无关因素; 5.应有不致引起争论的确定答案(创造力和人格测验除外); 6.各个试题必须彼此独立,不可相互牵连; 7.题目不可含有暗示本题或其它答案的线索; 8.题目内容不要超过受测团体的知识能力; 9.所提出问题应避免涉及社会禁忌和个人隐私; 10.施测与评分省时.
心理测量与评估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第一章 绪论
➢心理测验与评估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验的发展 ➢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
一、测量定义及四种量表
测被量误:解根的据心一定理的学法:则用数字或符号对事物及其属
性加以确定。
Stevens分类:精确度水平由低到高
命名量表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等比量表
二、心理测量及特点
心理评估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 (1)行为观察 (2)评定量表 (3)晤谈(4)个
案资料研究
一、科学心理测验诞生
高尔顿: 重视个体差异 提倡心理测量 等级评定量表 、问卷法及自 由联想法的先 驱
卡特尔: 首次提出了“ 心理测验”一 词
比奈: 编制了比奈— 西蒙量表 比率智商
二、心理测验的发展
三、心理测验的种类
(1)按心理特性分 ●能力测验 ●学业成就测验 ●人格测验 ●神经心理测验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2)按测验对象分 ●个别测验 ●团体测验
(3)按实测方式分 ●文字测验 ●非文字测验 ● 情景测验 ●计算机化测验
(4)按作答要求分 ●最高成就测验 ●典型行为测验
(5)按测验刺激性质分 ●结构化测验
●投射测验 (6)按测验分数解释参
6 3 4 8 3 4 2 30
分析 分析因 果关系
3 1 2 3 2 1 1 13
综合 综合系 统见解
2 1 0 2 2 0 1 8
评价 建立判 断标准
1 0 1 1 0 0 0 3
搜集有关资料
资料丰富且具有普遍性: 直接选用国内外优秀的相关测题;
修改前人测验中的有关测题;
设
根据临床经验自己编写
(4)标准分常模与变式
z分数的缺陷 z分数有正、负; z分数通常具有分数值,甚至当其大于一定值时,须至少 带有两个小数位以从每个分数去提取更多信息。
z分数的变式 T分数: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分数。这一词最早 由麦柯尔于1939年提出 T=10·Z+50 其他标准分数转化形式:Z’ =A·Z+B
l XX
a Y bX
GO
6.5
6.0
5.5
5.0
11
12
13
14
15
16
第三章 项目分析与常模
➢项目难度 ➢项目区分度 ➢常模
一、难度计算
二、项目难度的转换
一、项目区分度定义
二、项目区分度计算
三、项目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
四、项目选取
难度依据测验的目的和性质而定
一、常模定义
常模: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 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
(3)建立协调关系 ➢ 友好、合作关系 ➢ 对象性
一、解释测验分数的原则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2)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
片面极端。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5)对测验分数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
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 (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中数的求取 众数的求取 差异量数:平均差
方差(重要名词解释) 标准差 平均差的求取 方差、标准差的求取 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对数据分布形态的影响 正态分布的性质
标准分就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差,除以标准差的
商。换句话说,设原始成绩构成集合
{ x1 , x2 , , xn }
平均分 X x1 x2 xn
(2)测验的正确观
➢ 心理测验是一种量化程度很高的测评技术 ➢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二章 心理测验中的统计技术
离散性变量:称名变量,如球衣号 顺序变量,如成绩名次
连续性变量:等距变量,如温度 比率变量,如考试成绩分数、能力/智力测验分数
总体和样本(理解)
测验分数的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
集中量数:算数平均数 中数 众数
理解常模概念时需清楚 1.常模是测验分数的总体分布形态,一般用测验分数的 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表示,它能对个体的分数加以解释。 2.常模就是各种导出分数,由于这些导出分数具有相等 的单位,所以它能比较各种不同的分数。 3.常模具有相对性,只能用来解释一个测验范围内的情 况。
二、分数转化
原始分数:按照测验手册的规定,对每一题进 行评分,总加后得出了测验分数。
心理测量:按规则给所考察对象的心理特性,在一 定性质的度量系统,即量表上制定值得 活动
间接性 A
相对性
B
C
主体间交往性
心理测量 的特性
三、心理测验
心科理学测心验理:学行的为诞样生本(客P观13)而标准化的测量 行为样本:
(1)测验所直接测察的是个体的外部行为。
(2)这些外部行为应是所要测察的内部心理结 构的代表性“行为样本”。
计
测 验
选择项目形式
使受测者明了测验方法; 在完成测验时不会弄错; 测验的过程省时;
项
计分省时省力,经济。
目
编写和修订项目
测验项目的取样要具有代表性; 项目的范围与测验计划相一致; 项目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数量多出2-3倍; 项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的目的需要;
测验的说明简明清楚。
预测与项目分析
预测
项目分析
一、心理测验的选择
▪ 适合测验目的 ▪ 符合测试对象的受测条件 ▪ 符合测量学的要求
➢ 标准化程度 信度 效度 常模等
二、主试的资格
(1)心理学基础知识 (2)心理测验的专业理论知识 (3)心理测验的专业技能知识 (4)心理测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