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装饰课程标准

建筑装饰课程标准

目录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2)
《装饰CAD制图》课程标准 (6)
《3DMAX效果图》课程标准 (11)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标准 (15)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 (20)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25)
《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29)
《效果图渲染技术—Vray》课程标准 (32)
《手绘效果图》课程标准 (37)
《前台设计与接单》课程标准 (42)
《工程招投标及预算强化训练》课程标准 (46)
《装饰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50)
《建筑装饰技术》课程标准 (54)
《手绘速写》课程标准 (59)
《装饰施工监理》课程标准 (65)
《施工图CAD绘图强化训练》课程标准 (72)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专业
1、前言
1.1 课程的性质
人体工程学是探讨人与环境尺度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人体工程学通过对人类自身生理和心理的认识,并将有关的知识应用在有关的设计中,从而使环境适合人类的行为和需求。

本课程为三年制中职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1.2 设计思路
1. 课程设计理念
以适应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才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设计中的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关系的能力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及“以人为本”的设计与管理思想。

2. 课程改革思路
以实现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突出人体工程学的实用性和应用型;以人体工程学所涉及到的人、机、环境三要素的核心问题为主,又考虑到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应掌握的该学科基础知识的特殊需要,来合理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小课题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链,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主线,围绕设计课题来组织教学;采用参与互动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法和项目实训法等的现代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提
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努力寻找和积累相关的设计案例,进行优秀室内设计分析,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人体工程学的知识与能力体系,为后续课程与将来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26学时。

2、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尺寸,在空间设计中熟练运用。

2.技能方面:通过每个单元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人体工学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并充分了解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并且能够在实际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增加工作经验。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
(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根据设计专业学生在广告设计、室内设计方面的知识要点,设置全面、合理、适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应以实践为主,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实际操作的能力。

(4)教材应以学生对知识需求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文字宜简明扼要,原理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增强实践应用环节,力求图文并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各个章节均要有一套典型的案例对照制作范本,以便使各个部分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体系。

(5)教材在内容安排上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彻理论“适度、够用”,技能培养为主的基本思想。

要求尽可能少讲空洞的理论知识,使得教材直观易懂,有助于读者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维设计项目将成为日后专业方向发展的职业能力核心,使学生学到一定的三维设计基础,为后续的专业岗位就业提供帮助。

将学生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融于课程教学实践中。

(6)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有可操作性,既要结合专业,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采用插图、图文对照,让教材直观易懂、内容生动,学生一目了
然,便于比较和掌握;既要注重方便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又要富有新意,增强学生的参与和操作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

(7)教材内容要反映三维设计的新技术、新规律、新思路,文字表述力求简洁。

4.2 教学建议
1.建议采用比较式、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讲课中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在教学环节中注重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学和教师讲授、指导、解疑相结合。

2.建议灵活应用讲授法、现场教学、课堂讨论及综合能力训练等教学方法,多采用图片、动画、视频及虚拟等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设计作品图例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能更直观感受设计作品的效果,增加授课信息量,扩充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手段上建议采用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优点,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率。

4. 考核方式:要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践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5. 建议使用教材: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刘盛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7月1日
4.3 教学评价
1. 建议以过程考核为主,试卷考核为辅。

过程考核以“注重技能操作,兼顾知识运用,贯穿素质考核”为原则组织,每个任务或项目至少考核一次。

2. 综合成绩分配:平时表现与作业占30%,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占70%。

3、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及格。

4.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适合行动导向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及虚拟资源,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1)视频要简短、要点要突出;
(2)动画要清晰、动作过程要严谨、科学,确实能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3)虚拟资源要实用,要具有交互性等。

2.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5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及室内装饰设计类专业。

《装饰CAD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装饰CAD制图》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专业
1、前言
1.1 课程标准
装饰CAD制图是建筑装饰专业装饰设计与装饰工程管理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不但要求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而且必须立足于实践运用,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的能力,使学生了解AutoCAD软件操作的相关知识,掌握AutoCAD软件二维、三维绘图作业的一般技法,在室内设计相关专业领域,能够利用该软件进行辅助设计或制图作业。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案例教学为途径,倾力打造装饰CAD制图人员的课程。

主要思路有:加强实践案例教学,充分利用校内计算机实训室,加大实践课时,进行教师现场辅导,师生互动交流;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遇,积极进行顶岗实习,参与项目工程合作,培养实际动手、动脑能力;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或结合软件工程师考证,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上机训练、为就业拓宽一条路子。

课程建议课时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以下:
1、掌握AutoCAD的绘图命令及编辑命令,掌握绘制平面图形、三视图、正等轴测图及三维模型的基本方法;
2、掌握AutoCAD的文字标注命令和编辑命令,熟练掌握AutoCAD的尺寸标注命令和编辑命令;
3、掌握AutoCAD的图层设置与控制的基本方法;
4、熟悉AutoCAD的图块操作及设计中心的基本知识;
5、掌握AutoCAD图形打印的基本知识
职业能力目标
1、具备能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具备能利用国家标准设计图集指导识图的能力;
3、具备能利用软件帮助系统学习软件功能的能力;
4、具备能利用多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
5、具备能利用网络资源自我学习的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继续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