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课标版)仿真模拟卷(一)

高考化学(课标版)仿真模拟卷(一)

高考仿真卷·化学(一)(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K 39 Ni 59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描述内容所做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6 g 18O2中所含的中子数为16N AB.4.6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氮原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消耗0.1 mol过氧化钠,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9.齐墩果酸临床用于治疗传染性急性黄疸型肝炎,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齐墩果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齐墩果酸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C.齐墩果酸分子间能形成酯D.齐墩果酸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10.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其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B.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①=②<③C.硫酸铜在1 100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 4Cu2O+SO2↑+SO3↑+O2↑D.当Y为葡萄糖时,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11.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W2-)>r(Q-)>r(Y2-)>r(Z3+)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C.元素X的氢化物与Q的氢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D.X、Z、W、Q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mol·L-1 H2SO4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溶液中N被Fe2+还原为NO2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红色证明Na2CO3溶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变浅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 等体积pH=2的HX和HY 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HX的酸性比HY的弱D将相同大小的金属钠分别投入乙醇和水中乙醇与钠反应缓慢,水与钠反应剧烈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13.pC类似于pH,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如某溶液中某溶质的浓度为1×10-3 mol·L-1,则该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10-3)=3。

下图为25 ℃时H2CO3溶液的pC-pH图(若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至pH等于11时,溶液中:c(Na+)+c(H+)=2c(C)+c(OH-)+c(HC)+c(Cl-)B.25 ℃时,H2CO3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 a1=10-6C.25 ℃时,CO2饱和溶液的浓度是0.05 mol·L-1,其中的CO2转变为H2CO3,若此时溶液的pH约为5,据此可得该温度下CO2饱和溶液中H2CO3的电离度约为1%D.25 ℃时,0.1 mol·L-1 Na2CO3和0.1 mol·L-1 NaHCO3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C)>c(C)>c(OH-)>c(H+)二、非选择题:共58分。

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4分)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

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下装置进行有关SO2性质的探究活动。

(1)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选用以上装置和药品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甲同学认为按照A→C→F→尾气处理顺序连接装置可以证明,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C→(填字母)→尾气处理顺序连接装置。

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酸性的实验现象是。

(3)将二氧化硫通入以下装置可以制备Na2S2O3: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②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第一步:准确称取a g KIO3(相对分子质量:214)固体配成溶液;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c(Na2S2O3)= mol·L-1。

(已知:I+5I-+6H+3I2+3H2O,2S2+I2S4+2I-)27.(14分)氮元素也与碳元素一样存在一系列氢化物,如NH3、N2H4、N3H5、N4H6等。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上述氮的系列氢化物的通式为。

(2)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查阅文献资料,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化学键H—HN≡NN—HE/(kJ·mol-1)436946391①氨分解反应NH3(g)N2(g)+H2(g)的活化能E a1=300 kJ·mol-1,则合成氨反应N2(g)+H2(g)NH3(g)的活化能E a2=。

②氨气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③右图所示是氨气燃料电池示意图。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已知NH3·H2O为一元弱碱。

N2H4·H2O为二元弱碱,在水溶液中的一级电离方程式表示为N 2H4·H2O+H2O N2H5·H2O++OH-,则可溶性盐盐酸肼(N2H6Cl2)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4)通过计算判定(NH4)2SO3溶液的酸碱性(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氨水K b=1.8×10-5;H2SO3K a1=1.3×10-2K a2=6.3×10-8)28.(15分)铜阳极泥是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重要的“二次资源”。

其合理处理对于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提取多种金属元素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分金液的主要成分为[AuCl4]-;分金渣的主要成分为AgCl和PbSO4。

分银液中主要成分为[Ag(SO 3)2]3-,且存在[Ag(SO3)2]3-Ag++2S。

(1)①“分铜”时,单质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需控制适当温度,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为。

②已知:“分铜”时各元素的浸出率如下表所示。

C AAu u g 浸出率/ %85. 7 0 4 . 5“分铜”时加入足量的NaCl的主要作用为。

(2)“分金”时,单质金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沉银”时,需加入硫酸调节溶液的pH=4。

已知:δ(x)=,其中x表示S、HS或H2SO3,δ(x)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分析能够析出AgCl的原因为。

②调节溶液的pH不能过低,理由为。

(4)“沉银液”加碱调至pH=8.0,Na2SO3可再生并循环利用,其再生原理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二)选考题:共15分。

请考生从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铁、钴、镍等金属单质及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

(1)已知锂离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是FePO4(s)+Li(s)LiFePO4(s)。

请写出Fe3+的电子排布式:,P中P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2)化合物“钴酞菁”能显著提升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右图是改性“氨基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图。

①基态Co原子中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数为种。

②氨基钴酞菁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氨基钴酞菁”比“钴酞菁”显著溶于水,请简述其原因。

(3)K3[Co(NO2)6]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配位数为。

(4)Sr和Ca为同族金属元素,CaO比SrO熔点更高、硬度更大,请简述原因。

(5)右图所示为NiO晶体的晶胞示意图:①该晶胞中与一个Ni最近等距离的O构成的空间几何形状为。

②在NiO晶体中Ni2+的半径为a pm,O2-的半径为b pm,假设它们在晶体中是紧密接触的,则其密度为g·cm-3(用含字母a、b的计算式表达)。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富马酸亚铁,商品名为富血铁,含铁量高(33%),较难被氧化为三价铁,在胃内铁不直接游离,对胃黏膜刺激较小,是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安全有效的铁制剂。

实验采用反丁烯二酸(又称富马酸)为原料,在适当的pH条件下与Fe2+形成配合物。

如图是合成富马酸亚铁的一种工艺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为(用结构简式或键线式表示),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

(2)C在NaOH乙醇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富马酸的结构简式为。

(4)富马酸为二元羧酸,1 mol富马酸与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L CO2(标准状况下);富马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包含顺反异构),同为二元羧酸的还有(写出结构简式)。

(5)用石油裂解中得到的1,3-丁二烯合成丁烯二酸时,是关键的中间产物。

请用反应流程图表示从H2C CH—CH CH2到的变化过程。

2018高考仿真卷·化学(一)7.A 8.B 9.D 10.D 11.B 12.A 13.C26.(14分)(1)CaSO 3+2H+Ca2++SO2↑+H2O(2分)(2)二氧化硫通入漂白粉溶液中,与其中的次氯酸钙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证明强酸制备弱酸(2分) B→E→D→F(2分) 装置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2分)(3)①品红溶液(2分) ②2Na 2S+Na2CO3+4SO23Na2S2O3+CO2(2分) ③(2分)27.(14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N n H n+2(1分)(2)①254 kJ·mol-1②4NH 3(g)+3O2(g)2N2(g)+6H2O(g)ΔH=-1 266.8 kJ·mol-1③2NH 3+6OH--6e-N2↑+6H2O(3)N 2+H2O N2H5·H2O++H+c(Cl-)>c(N2)>c(H+)>c(N2H5·H2O+)>c(OH-)(4)S的水解常数K h1=×10-7N的水解常数K h=×10-10K h1>K h,故S的水解起主要作用而使(NH4)2SO3溶液呈碱性(3分)28.(15分)(1)①Cu+H 2O2+H2SO4CuSO4+2H2O(2分)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过高,H2O2受热分解(2分,两个给分点各1分)②使溶解出的Ag+形成AgCl进入分铜渣,避免银元素的损失(2分)(2)2Au+Cl+7Cl-+6H+2[AuCl 4]-+3H2O(3分)(3)①H 2SO4电离出的H+降低了S的浓度,促使[Ag(SO3)2]3-Ag++2S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出Ag+,Ag+与分银液中的Cl-反应生成AgCl(2分,给分要点:平衡移动;生成沉淀)②避免产生污染气体SO2(2分)(4)HS+OH-S+H 2O(2分)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1分) sp3(1分)(2)①15(1分)②N>C>H(2分)③引入的氨基可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2分)(3)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2分) 6(1分)(4)CaO的晶格能大于SrO的晶格能,所以CaO比SrO熔点更高、硬度更大(2分)(5)①正八面体(1分) ②(2分)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1)(1分) 取代反应(1分)(2)+2NaOH+2NaBr+2H2O(2分)(3)(2分)(4)44.8(1分) 、(每个各2分)(5)H 2C CH—CH CH2(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