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1
12
二. 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和现状
1. 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1938年 美国耶鲁大学John Paul 教授 临床流行病学
70年代末-80年代初 现代临床流行病学
1982年 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 ( 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INCLEN) – 培养高级临床流行病 学人才
6. 研究的可行性报告
7. 要预测研究的效果和效益
8. 伦理问题
9. 经济支持
35
四. 立题研究的评价标准
1. 研究的课题是否属于国家或地区确定的影响人 群健康的重要问题?
2. 研究课题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否确切 ? 3. 是否掌握了研究课题所涉及的最新研究信息 ?
4. 研究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 5. 研究课题执行时的可行性如何?
早期、准确诊断
缺乏
题
缺乏
与
有效的、特异性的预防
立
有效、安全的治疗 卫生经济学研究
缺乏
题
研
缺乏
究
缺乏
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34
三. 立题研究的重要条件
1. 充分地掌握研究课题的最新、最佳信息
2. 研究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3. 研究的设计方案和方法要科学可行 4. 干预措施应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5. 要考虑研究对象的来源和数量要求
6. 预期效果的估价
7. 医德如何?
36
课题的来源:
1. 国家级课题
• 国家医学科技攻关项目 • 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2. 部、省级科研课题基金
• 卫生部医学科研基金 • 青年科学基金 • 省科委、卫生厅科研课题基金
3. 委托课题
4. 自选课题
37
第二节 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2
三. 盲法原则
类型:
单盲 (single blind) 双盲 (double blind) 三盲 (triple blind)
研究对象、试验执行者和资料分析者中的一个、 两个或三个都不知晓实验分组和接受处理措施 情况。
43
四. 重复原则
重复(replication)是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 多次研究或多次观察,提高试验的可靠性
21
五. 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
设计、测量与评价(DME)
22
(一)设计(Design)
包括的内容:
• 确定科研目的和假设 • 确定研究设计方案 • 确定研究因素 • 确定研究对象 • 确定效应指标 • 确定资料分析方法
• 研究预期结果 • 经费预算 • 质量控制
23
(二)测量(Measurement )
用定量的方法来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现象 包括:
• 测量指标的选择 • 测量方法的选择 • 测量数据的质量控制
24
(三)评价 (Evaluation)
- DME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内容包括: • 有效性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validity)、可靠性 (reliability)、实用性(applicability) • 经济学效率 (economic efficiency)
INCLEN的第二期项目:(90年代初至今) 宗旨: 在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 的基础上, 促进临床医学实践, 从而改善人民健 康.
14
2. 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的建立和发展
1980年, 在Rockefeller基金会资助下,有4位专家 在英国接受了临床流行病学培训;
1983年, 13所部属院校接受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即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DME)培训项目 在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 和广州中医 学院建立了3个国家级DME培训中心
13
INCLEN的第一期项目: 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了5个国际
临床流行病学资源和培训中心(clinical
epidemiology resource and training center, CERTC); 在22个国家建立了临床流行病学单 位(clinical epidemiology unit, CUT);出版发行 <<临床流行病学杂志>>;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学 术会议.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三版)
黄悦勤主编 《临床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詹思延主编 《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王吉耀主编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4
2006.11
5
2012.11.12
6
2013.10.27
7
2014.11.5
8
2013.10.27
临床科研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 学研究,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 果, 改善预后和探讨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
国家863 / 973计划 , “十五”攻关,“十一五科 技支撑”课题
30
2. 分析健康状况
• 疾病别死因分析 • 疾病负担分析 • 对卫生服务系统的分析 • 对医学研究系统状况的分析
39
二. 对照原则
1. 设立对照组的意义:
处理组: 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
对照组:
非处理因素
处理效应+非处理效应 非处理效应
• 通过对照去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 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 • 科学地评价药物疗效或措施效果 • 确定治疗的毒副反应的正确方法
40
2. 对照的类型
(1) 按照对照的选择方法分: 同期随机对照 (concurrent randomized control) 非随机同期对照 ( 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
• 系统综述 • Meta分析(定量综述) • 临床经济学评价
27
七. 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
• 研究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的疾病 • 培训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 促进循证医学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28
第二章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29
第一节 临床科研选题与立题的原则和方法
一. 如何确定临床研究的重点
1. 明确研究目的,成立研究重点设定的专家小组
9
2014.11.5
10
第一讲 临床流行病学概述
• 绪论(第1章) •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第2、3、6章) • 常用测量指标(第12章)
11
第一章 绪论
一.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
临床流行病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临床医学 领域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采用近代流行 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及医学社会学 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临床医学问题(病因、诊 断、治疗、预后等)的一门方法学。
2014.09, 浙江省首届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学 术会议(建德)
17
三. 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
1. 多学科相结合的特点 2. 研究对象群体的特点 3. 方法学的特点
18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
临床流行病学
预防医学
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学基础
19
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
2014级研究生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
温州医学院环境公共卫生学院
杨新军
1
课程安排:
总学时: 32学时 (8次课)
考试:闭卷考试 (卷面成绩占80%) 文献评价(占20%)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填空、问答、分析题
2
总的内容安排:
第一讲 总论(概念、选题、设计、常用指标)
—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
临床流行病学和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 流行病学的分支
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研究的关系
— 医学研究的方法学
20
四.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 探讨病因及危险因素
• 疾病诊断研究与评价
• 疗效分析与评价
• 疾病预后的研究与评价
• 临床决策分析
• 临床经济学评价
• 生命质量评价
• 循证医学
47
四、伦理审查的内容
• 风险/预期受益分析 • 知情 • 同意 • 受试者选择 • 安全措施 • 关于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的研究计划 • 研究设计、方法 • 其他相关识别信息
48
五、临床研究的伦理管理
临床研究入口的伦理管理: 基金项目申请要有伦理审查报告
临床研究出口的伦理管理: 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伦理管理 科研成果申报中的伦理管理
16
2006.06, 第九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上海)
2008.06, 第十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北京)
2010.07, 第十一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烟台)
2012.11, 第十二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 议 (北京)
2014.08, 第十三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济南)
第二讲 常用研究方法(描述、分析研究)
第三讲 常用研究方法(试验研究、疗效分析)
第四讲 诊断、筛检试验评价、文献评价
第五讲 预后分析、生命质量评价
第六讲 临床经济学评价
第七讲 循证医学及meta分析
第八讲 临床研究资料收集、统计方法的选择和
错误分析
3
参考书
王家良主编 《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
• 随机化原则 • 对照原则 • 盲法原则 • 重复原则
38
一.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 (randomization )是临床科研的重要方法 和基本原则之一, 能最有效地控制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