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站建设施工标准及设备安装规范(0709-1)

基站建设施工标准及设备安装规范(0709-1)

甘肃联通基站建设施工标准及设备安装要求一、概述根据省分公司的要求,为使各市州公司工程建设人员明确建设施工的具体要求,规范工程建设和施工标准,特编制本建设施工标准及设备安装规范。

各市州公司应严格按照本规范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和规范。

本规范主要包括基站建设中的土建施工的要求、基站主设备及配套设备的安装要求、天馈线的安装要求。

二、基站机房建设土建施工要求1、租用机房改造要求1.1作为基站的房屋,须采用240cm砖墙将原窗口封闭,须加设抗震拉接筋,留出馈线窗,下沿距地高度2400mm,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降低。

1.2改造机房室内的墙面需用白乳胶漆刷白,不得起皮、裂缝,表面光滑平整。

1.3机房内的暖气片一律拆除(包括其固定螺丝),要做到不漏水、不影响业主的正常供暖;室内不需要的东西,如:窗帘盒、原业主的照明灯及灯座和电线等全部拆除。

1.4机房的木门及门框要重新刷油漆,玻璃要干净,有压条,玻璃破损的要更换。

木门需密封,门外安装插销。

同时要安装防火防盗门,要求安装牢靠、门锁开关灵活。

门框启口缝需用水泥砂浆密封,不得有缝隙。

1.5室内地面用地砖铺设,原建筑已装水磨石、瓷砖、大理石、花岗岩等较高级或高级装修的地面不需重新处理。

防盗门槛与室内地面平齐,不留槽隙。

1.6室内屋面或管道漏水处须处理,原有的管道要涂刷银粉漆。

1.7室内墙面上的明线必须加盖白色PVC走线槽或PVC管,拐角要用弯头(包括业主不让拆除的线),线槽或线管走线要美观,横平竖直、固定牢固。

1.8室内照明开关的安装位置应在开门顺手处(不能安装在门背后)。

开关下沿距地面不得小于1400mm,距门框300mm。

1.9室内必须摆放消防器材,摆放位置要便于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方便(落地摆放)。

1.10室内采用40W日光照明灯,数量为2个,挂高一致且不影响走线架上的走线,安装方向与设备列架走向一致,安装位置为两灯相隔一定距离于设备列架前后,保证设备能前后照明;应急灯数量为1个,安装在设备的正面上方。

照明灯和应急灯在房顶或墙面的电源走线要加盖PVC走线槽。

1.11机房的承重要求不低于600KG/m2。

2、新建机房2.1机房主体结构抗震柱箍筋加密区必须按构造要求,原材料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砖须有强度报告。

2.2铁塔安装所用材料须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材料清单,安装须符合钢结构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

2.3塔基基础须按现行的钢筋砼施工规范、设计要求进行。

2.4室内墙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屋顶防水要符合设计要求,机房顶不能有渗漏水现象。

2.5室内地面采用水泥漫平(由土建设计定出标准后确定),地板要求平整、光洁、接缝严密、美观,不得空鼓。

地面与墙壁交界边线成直线。

2.6室内走线架、配电箱等的安装位置和高度依据设计要求。

2.7室内采用吸顶式40W日光照明灯,数量为4个,安装方向与设备安装走向一致;应急灯数量为2个,安装位置为两灯相隔一定距离于设备列架前后,保证设备能前后照明(如设计图纸已注明安装位置,以设计图纸为准)。

照明灯和应急灯在房顶和墙面的电源走线要加盖PVC走线槽。

三、基站的配套设施的安装要求1、室内走线架1.1 BTS机架与整流器、馈线孔洞及传输设备间布有走线架,水平走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架上方,自建机房及彩钢板房采用双层走线架,室内走线架采用2.0mm厚冷扎U型钢板由厂家定制生产,室内走线架安装高度下层距地2400mm(与馈线窗下沿水平),上层安装高度距地2800mm,走线架宽600mm,(具体安装依据设计安装图示)。

1.2租用机房由设计单位根据现场条件确定采用单层或双层走线架及地撑或吊挂安装方式。

1.3电缆走线架的安装应横平竖直、牢固稳定,无起伏不平、歪斜和松动现象。

1.4水平走线架和电缆槽道应与设备集装架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

垂直走线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1.5室内走线架应与室内接地排具备良好的电气性连接。

2、室外走线架和天线支架2.1室外走线架采用镀锌角钢制作,走线架宽400mm,安装依照设计图示要求。

馈线窗处走线架安装见示意图。

2.2天线抱杆采用Φ70的镀锌钢管制作,长度统一要求6m,固定在楼顶女儿墙上,走线架与走线架之间、走线架与天线抱杆之间应有效连接,使其电气性连接良好。

2.3馈线窗下方安装保护接地排一个(接地端子数与室内接地排一致),安装位置在特殊情况时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2.4室外走线架应与室外接地排有效连接。

2.5抱杆上的U形卡用螺丝与角钢连接。

高抱杆(6米)除了用角钢固定外,还必须用钢丝绳拉线固定,设置花兰螺栓,抱杆上安装脚登(脚登左右间隔,上下间距为300mm左右)。

钢丝绳拉线必须用膨胀栓固定在可靠安全的建筑结构件上,不能两根拉线用同一个固定点。

原则上要求固定后抱杆的受力方向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3、基站的防雷要求基站的防雷接地对于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营,设备和人身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规定对基站进行改造和完善。

对于新建通信专用机房可全部按相关条款实施。

对于租用非通信专用机房必须因地置宜按上述规定加以改造和完善。

3.1移动天线基站天线安装在建筑物房顶时,如天线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内,不宜另外架设独立的避雷针。

安装在建筑物房顶的基站天线,如不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内,应在抱杆(或增高架、铁塔)上安装避雷针,抱杆(或增高架、铁塔)应与楼顶避雷带或避雷网焊接连通。

3.2移动通信铁塔的避雷针应将移动机房和塔上通信设备置于保护范围内,可使用塔身做接地导体。

当塔身金属构件电气连续性不可靠时,应使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设置专门的铁塔避雷针雷电引下线。

3.3铁塔位于机房屋顶时,铁塔四脚应利用建筑物柱内的钢筋做雷电引下线,或与楼(房)顶避雷带就近不少于两处焊接连通。

建筑物无钢筋结构做雷电引下线时,铁塔四脚应专设雷电引下线,并与环形接地体焊接连通。

3.4移动基站建在办公楼或大型公用建筑上时,铁塔(或增高架、抱杆)应与楼顶避雷带、避雷网或楼顶预留的接地端多点连接。

机房的接地引入线可以从机房楼柱钢筋、楼顶避雷带或临近的预留接地端引接。

3.5使用活动机房的移动基站,机房的金属框架必须就近做接地处理。

3.6交流配电箱内设浪涌保护器,最大通流容量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雷暴日确定,组合高频开关电源应至少设有两级防浪涌保护功能,其第一级防浪涌保护器的最大通流容量不小于60kA。

3.7凡是从楼外架设的交流电缆都应采用钢带铠装电力电缆,电缆两头的钢带都要有良好的接地。

3.8进入基站的低压电力电缆宜从地下引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15米(当变压器高压侧已采用电力电缆时,低压侧电力电缆长度不限)。

低压埋地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铠装层的电力电缆或穿钢管埋地引入机房,电缆金属铠装层和钢管应在两端就近与变压器地网和机房地网连通。

电力电缆在进入机房交流屏处应加装避雷器。

3.9基站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避雷器的接地端,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

基站机房外部的金属设施包括:室外走线架、天线支撑杆、增高架(拉线塔)等均应分别与屋顶避雷带就近连通。

基站和铁塔应有完善的防直击雷及抑制二次感应雷的防雷装置(避雷网、避雷带、接闪器等)。

4、基站的接地要求4.1基站的天线、馈线、铁塔和机房的设备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接地电阻应小于5欧姆。

4.2对于租用基站,如果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可利用原有接地系统;如果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则需要做辅助接地系统,使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新建基站可采用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联合接地系统。

4.3施工中应特别注意防雷接地的质量,所有接地要保证电气的良好连接,尤其应特别注意用螺丝紧固的接地线要做好密封处理,以防日后由于生锈破坏接地效果。

4.4机房内的走线架应每隔5米作一次接地。

基站机房内部的走线架、吊挂铁件、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机壳等应接地,在年雷暴日数较多、雷害严重地区的机房内部的金属管道、金属门等也应接地。

4.5移动基站的主地网应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组成,或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组成。

4.6机房地网由机房建筑基础(含地桩)和外围环形接地体组成。

环形接地体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敷设,并与机房建筑物基础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焊接连通。

机房建筑物基础有地桩时,应将各地桩主钢筋与环形接地体焊接连通。

4.7铁塔地网应采用40mm×4mm 的热镀锌扁钢,将铁塔四个塔脚地基内的金属构件焊接连通,铁塔地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米×3米。

4.8铁塔位于机房旁边时,应采用40mm×4mm 的热镀锌扁钢,在地下将铁塔地网与机房外环形接地体焊接连通。

铁塔与机房地网之间可每隔3~5米相互焊接连通一次,且连接点不应少于两点,组成封闭的地网。

4.9机房被包围在铁塔四脚内时,铁塔地网与机房的基础应联为一体,外设环形接地体应在铁塔地网外敷设,并与铁塔地网多点焊接连通。

5、电力引入的设备安装5.1基站设备的电力引入使用380V 交流动力电。

5.2在室外安装油机切换箱一个,下沿距地面1700mm ,安装位置便于油机的进入和使用(出于安全考虑或楼顶基站有特殊情况无法安装在一楼外墙面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3在室内安装配电箱一个,下沿距地面1400mm 。

室内墙面上的电缆要加盖白色PVC 走线槽或白色PVC 管,拐弯处要加弯头。

5.4 配电箱内的走线要规范,每个空气开关要加上标识,如上所示。

其中,空调设备的接电以其自身的电源供电要求使用380V 动力电或220V 交流电。

四、基站室内外设备的安装要求1、基站室内设备的安装要求1.1在室内安装的所有设备,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正确摆放位置,固定要牢固,用外力不晃动。

设备的工作和保护接地要规范连接。

墙面或悬空的走线必须横平竖直,固定牢固。

墙面上的走线要加盖白色PVC 走线槽。

1.2基站装修时先预留一个合适的孔洞尺寸360×360mm ,本期定制为9空馈线窗。

每孔的密封件含3个7/8馈线孔,每孔的密封件馈线孔配置密封塞。

密封件需便于以后的扩容、更换。

见下图。

1.3接地排采用电解铜排(尺寸大小见设计图要求)表面经过镀银(或镀镍)处理后,材质电阻小,导电好。

加工中用冲床冲孔,使得孔位准确,孔径尺寸一致。

绝缘子采用聚脂树脂原料,绝缘性好,强度高,支撑架采用不锈钢板,永不生锈。

1.4室内距馈线窗下沿100mm处安装工作接地排一个,若无法安装则视具体情况安装在馈线窗上方,特殊情况时安装在馈线窗侧方。

接地端子数满足基站设备工作接地、动力电接地及走线架接地的需要(接地端子数至少要求20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