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知识点| 第9课诗歌与小说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3.汉赋
(1)社会背景: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2)在继承《诗经》、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3)形式:铺陈排比;文采华丽
(4)内容:歌颂歌舞升平
(5)代表:司马相如、张衡
3.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①政治统一
②经济繁荣
③思想多元、文化开放;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人物: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原因: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2)代表:
①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
②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2、元曲:
(1)原因:
①元代推行民族分化政策,阶级矛盾尖锐。
②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
(2)代表:马致远、王实甫······
三、明清小说
1、小说的发展历程:
(1)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唐朝短篇小说传奇。
(3)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3)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