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_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重点)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难点)能力目标:
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并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法和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体现出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本课教学特点展开教学。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主要采用观察法、自学法,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强化记忆,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引导通过填图和连线来掌握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并通过多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

显微镜的使用这部分主要采用先让学生对照课本15-16页文字与图片自主学习和练
习操作,对学生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采用归纳法对每个环节的重点进行总结。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更加清晰和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显微镜、各种不同的装片、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放大镜、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试管、滴管、培养皿、干净的纱布、擦镜纸实验用具。

黄瓜表皮细胞
黑藻叶片细胞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师:图片中是几种生物细胞。

其实我
层层推进10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右手握、左手托,身
体偏左,距实验台7厘米。

安放低倍
目镜和物镜。

二.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1.要求学生对照图1.1-10,按照课本
14-15页的步骤来认识和操作实验台
上的显微镜。

2.多媒体展示显微镜的图片,请学生
填出图片中各部分名称,并尝试说出
各自的作用。

3.根据自学结果完成下面的连线:
目镜、物镜连接
反光镜放大物像
转换器固定玻片
压片夹反射光线
粗细准焦螺旋安装物镜
载物台升降镜筒
镜座支持、稳定
镜柱镜臂、镜筒放置玻片
4.仔细观察目镜与物镜的特点。

10X 12.5X 4X 16X 40X 5X
学生看书对照实物观察,
来认识显微镜。

生自学课本后填图。

1. 目镜:放大物像
2. 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3. 转换器:调换物镜
4. 物镜:放大物像
5. 载物台:放置玻片
6. 反光镜:反射光线
7. 镜座:支持、稳定作用
8.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9.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10. 镜臂:连接作用
11. 压片夹:固定玻片通
光孔:光线通过
12. 镜柱:支持作用
13.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

学生思考、讨论,完成连
线。

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老师的
问题。

能力。

通过判断规
范操作。

通过学生看
书、结合教师
讲解、演示,
对显微镜有
了初步的认
识,通过连线
巩固基础知
识。

通过仔细观
察、交流,获
得知识,感悟
科学探究的
方法,尝到探
究性学习的
1
2
3
4
6
7
8
9
12
11
6
10
5
13
①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镜筒先如何变化,眼睛要注视哪里?为什么?
②镜筒之后如何变化,眼睛注视哪里?
③当发现物像时,转动什么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写有“e”字的玻片。

(3)教师检查学生的观察结果,向学生提出问题:玻片上的“e”在视野中是什么?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及时规范学生的操作)
师展示图片:
尝试探究:
(1)将玻片向左、向下移动,探究物像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有什么关系?(2)在显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练习使
用显微镜。

生1:镜筒先下降,眼要
注视物镜下降,以免压碎
玻片。

生2:镜筒上升,眼睛注
视目镜。

生3:转动细准焦螺旋可
使物像更清晰。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玻片
上是“e”但在视野中观察
是“”
学生继续练习观察写上字
母或数字的玻片。

生1: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
通过练习观
察、讨论、分
析等学习方
式去发现知
识,让学生更
快更好的抓
住重点,逐渐
培养自主学
习的习惯和
能力,提高学
习效率。

学生通过尝
试探究得到
答案,培养自
主学习能力,
体验实验探
究的乐趣。

e e试一试: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
1.观察的步骤是:
放—压—降—看—升—调
2.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标本移动和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探究: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亮度如何变化?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如何变化?细胞数目如何变化?
4.整理和存放
学生阅读课本,并按要求操作。

知识点二:其他常用研究工具
过渡:除了显微镜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工具在探究中同样具有一定作用呢?
教师展示其它使用工具,要求学生将自己认识的指出,并上台给大家介绍。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1.滴管要竖直,不要接触试管壁。

2.不要用手接触加热器具,酒精灯用完要及时盖上灯帽将火熄灭,并再次拿起进行检查。

移动方向相反。

生2:放大的、倒立的、
方向相反。

生认真总结并记录。

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低倍
镜下视野亮,观察的细胞
数量多但小;高倍镜下视
野暗,观察的细胞数量少
但大。

学生按要求整理显微镜,
并将其放入箱中。

学生代表介绍,其他同学
补充。

学生认真听讲,及时记录。

通过进一步
探究让学生
体验到显微
镜的倍数不
同,视野亮度
不同,观察到
的物像数目、
大小均不相
同。

上台介绍可
锻炼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
力。

强调注意事
项,为以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