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在作物上使用注意事项

农药在作物上使用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药害? 二:产生药害的原因和分析,药害的症状表现


三:如何解救?

使用农药过程中,除了农药药效不理想之外,最怕的就是产生药害了, 那么常见的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会对作物产生什么样的药 害呢?产生药害的原因都有哪些? 农药药害主要分为急性药害,慢性药害二部分。 急性药害一般指在作物施药后短时间内(3-4天)甚至有的几个小时 后,出现症状通常叶片很快出现斑点、褪绿、发黄、落叶、卷叶等; 果实变褐且出现药斑或落花落果;根系发育不良或形成黑根、鸡爪根 等。 慢性药害是指施药后较长时间(10天后)才表现出症状,通常为黄 化、植株矮化、小果、劣果、落叶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农药药剂选择问题,比如三唑类使用在蔬菜、瓜类苗期,含有铜离 子(无机铜)在蔬菜和果树新梢、花期、幼果期,都容易产生药害。 二:作物生长敏感时期使用药剂问题,作物敏感时期:苗期、新梢期、 花期、幼果期,均容易产生药害风险。 三:农药随便加大剂量或多种药剂混配问题,农药使用随意加大剂量, 或多种农药混配而增大药量,都极易产生药害风险,特别是酸性和碱性 农药混配后发生反应后,更易产生药害。一般农药都是弱酸性,强碱性 农药有无机铜少数几个,氢氧化铜、硫酸铜还有石硫合剂。 四:温度、湿度问题,低温、高温、高湿情况下使用农药都很容易产生 药害,短时间内温差过大,药害风险很大,高温时,植物吸收药剂及蒸 腾较快,使药剂很快在叶尖、叶缘集中过多而产生药害,湿度大时施药 容易造成药剂分布不匀,药剂集中在水滴处,造成药量过大产生药害。 低温时,植物生长缓慢,对农药降解活性低,对农药耐药性相对下降。 五:喷药容器未清洗干净,从而产生药害。容器内残留其他农药未清洗 干净,造成再次施药产生药害,特别是有除草剂。
五氯酚钠,主要用于清园,植物萌芽后使用,易产 生药害。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如嘧菌酯、吡唑醚菌脂等 不可与乳油、助剂、激素类混用,易产生药害。特 别是作物使用激素如(点花、膨大剂)后,10天内 不宜使用,容易造成畸形果、药斑果等药害现象。

嘧霉胺、嘧菌环胺;对大棚茄子敏感,常温下 1000倍为安全临界点,高温加速加重药害症状出 现,早晚使用表现明显,中午表现较轻,表现叶缘 焦枯,微皱缩,5天后老叶药斑点较多,但对果实 无不良影响。 嘧菌环胺1000倍对番茄为安全临界点,高温、高 浓度加重药害出现


5、丙溴磷 浓度高时,对瓜类、豆类有药害;十字花科蔬菜花 期易产生药害。在果园中不宜施用,易造成叶片老 化,大量落花落果,劣果等隐性药害。


6、敌百虫 对玉米、豆类特别敏感,易产生药害,桃树禁用。 浓度高时,高温天气施用对水稻叶尖也有黄化药害


1、炔螨特/克螨特,浓度过高对柑桔新梢嫩叶容易 产生药害,浓度最好不要低于2000倍,在蜜柚类 药害特别明显。
无机铜要单独使用,不可与其他药剂混用,因为属 于强碱性,跟其他农药(一般为弱酸性)混配易发 生化学反应,造成药效失效或药害风险。


丙环唑(包括含丙环唑复配药剂),对瓜类、葡萄、草 莓等作物敏感,慎用。
在作物苗期使用易使出苗率降低,幼苗僵化,抑制生长 明显;果树幼果期使用,易灼伤幼果,尽量在作物中后 期使用。

氟玲脲/丁醚脲,在高湿、高温度30 ℃以上使用高 浓度(高过推荐倍液),碰到强光照射下,对作物 幼苗易产生药害。
空心菜药害症状
白菜药害症状
棉花药害症状

吡虫啉,在瓜类、豆类苗期较为敏感,在高温、高湿 大棚条件的瓜类使用有烧新叶的风险,慎用。
甜瓜高温高湿烧叶药害

松脂合剂,在夏季高温使用对柿子有明显药害 春夏时节,在柑桔类使用产生不良影响


琥珀脱氧酸酯类,如露娜森、健达等新型药剂,不 可与乳油、助剂、激素一起使用,易造成药害,一 般症状在10天后叶片出现药斑,再往后枯烧掉落。

对葫芦科个别品种敏感,如甜瓜(白皮),西葫芦 苗期,易产生严重烧新叶现象 露娜森对葡萄个别品种易有药害,如藤稔等巨峰系 品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药害。


机油类药害黑褐斑点连城一块
矿物油高温下使用药害一点一点不规则的黑色斑点

扑虱灵对白菜、萝卜非常敏感,喷到叶片上马上出 现褐色药斑及叶片白化现象
褐色药害
白化药害

杀虫双对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苗期和柑桔容 易产生药害, 夏季高温在柑桔上使用会造成叶片和果实发黄


抑太保对白菜幼苗时期敏感,易造成烧新叶药害

夏季使用后,叶片老化发黄

石硫合剂,对桃、梨、葡萄、李等果树幼嫩组织敏感, 易发生药害,要慎用,最好在落叶季节或萌芽前提 前喷施,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使用。

对猕猴桃、葡萄、黄瓜、甜瓜较敏感,均有一定的 药害。

氰戊菊酯不得用于茶叶上

1、代森锰锌(非络合态),对葫芦科(蒲瓜、黄 瓜),某些梨品种较敏感,梨小果时使用出现果面 斑点。毛豆、葡萄幼果期慎用。


三唑类杀菌剂,如三唑酮、戊唑醇、氟硅唑、已唑醇、 丙环唑等等,使用浓度要注意,不能超量使用,容易产 生抑制作用,轻易产生药害。特别是瓜类、豆类苗期使 用造成抑制、药害风险很大。

氟硅唑,某些梨品种幼果期(5月份以前)很敏感, 慎用,特别砀山梨品种。

烯唑醇,不宜用于白菜、芥菜、黄瓜、番茄苗期

另外,内吸性较强的药剂,如三唑类、甲氧基丙烯 酸酯类、琥珀脱氧酸酯类,预计短时间1-3天温度 变化较大,如温度突降/升10℃左右,会造成作物 停止生长,无法恢复的药害。
使用过露娜森、健达的
正常生长

这是整理一部份农药容易产生药害的注意事项,有 更多的资料希望大家提供支持,后续将继续整理除 草剂方面的药害资料,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提供更多 的支持。

失绿白色斑点
卷叶,褪绿斑点

3、三唑磷 甘蔗、玉米、茭白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
三唑磷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有一定渗入植物组织 作用。有一定的杀线虫效果。主要用于防治水稻上螟虫, 蔬菜上蚜虫加上三唑磷有增效作用。


先失绿,然后紫褐色 ,最后灰白色



4、马拉硫磷
番茄苗期、瓜类、豆类、樱桃、葡萄、梨树都比较敏感, 慎用浓度。 除草剂2甲4氯使用和马拉硫磷使用间隔时间短(10天内) 极易产生药害。 对蜜蜂剧毒,养蜂区禁用。 备注: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传导作用,对高等动 物毒性小,对螨类、钻蛀性害虫和地下害虫防效差。作物 安全间隔3-5天。

果实药害油环状斑点
造成大量落叶
出现黑斑点药害

3、有机磷类主要乳油剂型,如(毒死蜱、马拉松、 氧化果)等,在温度超过30 ℃的高温干旱季节使 用,柑桔嫩叶出现皱卷、畸形药害,果实上有条纹 花斑药害
新叶皱卷,畸形
高温高剂量灼伤果实


4、机油类夏季高温下,浓度高对柑桔等果树极易 产生药害。 不可与含硫药剂(百菌清、克菌丹),铜制剂(波 尔多液),克螨特等混用。
克螨特梨树非常敏感,禁用.用量过大在柑桔果实上 产生黄色条状或不规则的环纹,高温使用果实易药害 瓜类、豆类在苗期(25cm以下),使用浓度低于 3000倍,易产生药害。


新叶烫伤
新叶烫伤卷曲
烫伤后褐色药斑
果实药斑点,影响退绿

2、三唑锡,在低温情况下对春梢嫩叶容易药害, 严重造成大量落花、落叶、落果。 在气温20 ℃以下时,柑桔幼果期使用,造成叶片、 幼果畸形。


2、毒死蜱
瓜类(特别西瓜)、莴苣苗期使用,100%药害。瓜蔓1米长后也要慎 用,碰到高温就会烧叶和药斑点,烟草任何时期都非常敏感。中草药 三叶青任何时期都敏感,造成全部落叶。对葡萄敏感,慎用。 备注: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无内吸、有渗透性。 不可与强碱和强酸混配,与菊酯类混配有增效作用。用于防治蚧壳虫、 毛毛虫、螟虫、稻飞虱,配制1000-1500倍。菜青虫、小菜蛾配上 毒死蜱有增效作用。水稻、甘蔗、叶菜类安全间隔7天,玉米10天, 大豆14天。(2016年12月31日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一、有机磷类杀虫剂。 1、敌敌畏:
核果类(里面有核,外面是果肉,如桃、李、樱桃)及猕猴桃极易产 生药害,造成大量落叶、落果,不要使用。

玉米极易药害,豆类、瓜类幼苗期非常敏感,造成烧苗,不要使用。
水稻抽穗前使用碰到高温天气,,造成叶片发黄、发白,慎用。

备注:敌敌畏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害虫击倒强、药效迅速、 但持效期短,味道臭,具有挥发性,温度越高挥发越快。难防害虫烟 粉虱、蓟马混配敌敌畏1000倍,效果非常明显。800倍灌根防地老 虎、黄曲条跳虫甲,效果较好。蔬菜安全间隔期5天,茶叶6天。

2、百菌清,高浓度对桃、梨、柿子易产生药害, 不宜使用。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黄瓜上部叶片易 产生药害,造成叶脉明显失绿。

3、甲基硫菌灵,对猕猴桃非常敏感,不宜使用。 不宜与铜制剂混用。

4、硫磺,对黄瓜、大豆、李、梨比较敏感,不宜 使用。

5、铜杀菌剂(无机铜)如:氢氧化铜、冠菌铜、 硫酸铜,对桃、梨、柿子敏感,极易产生药害,造 成落花落果。各种作物花期、幼果期不宜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