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对比
动滑轮
一个动滑轮省一半的力
受力分析,不一定就省一半的力
计算时,高中跟严密
定滑轮
不省力,力反向
受力分析,力不一定反向
判断时,高中跟严密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或作用力的合力为零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高中补充了一个合外力为零的条件。总结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功率
定义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力对物体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相同
定义式
P=W/t
P=W/t=Fv
初中主要计算的是平均功率,高中还要计算瞬时功率
机械能
动能
了解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定量的计算动能:
初中了解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高中定量计算出物体的动能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不计算大小)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大小
无
高中以弹簧为对象,介绍弹簧弹力与型变量的大小关系:F=kx
初中不必介绍此内容,高中教学时需注意。
力
摩擦力
定义
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
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初中介绍滑动摩擦力,高中还介绍静摩擦力
大小
定性的描述大小
定量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初中介绍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高中进行相关计算
简单机械
初中了解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高中定量计算出物体的势能
功和机械能
机械能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相同,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求通过其他功能转换关系计算弹性势能。
机械能守恒
只有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总和不变
只有重力、弹力做功(除重力和弹力外其它力做功之和为零)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高中描述出机械能守恒的具体条件
注意:此定律不是通过具体实验得出的结论,而是通过理想实验总结得出的。
力的平衡
研究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平衡
研究两个或多个力平衡
都是合外力为零的情况,学生在初中要掌握好这个思想
功和机械能
功
定义
力与力在位移方向上的距离的乘积
相同
定义式
W=FS
W=Fxcosθ
高中遇到的力与位移不在同一方向,所以定义式不同,但它们的定义是相同的
初、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对比
运动
初中
高中
对比和建议
运动的概念
物体的位置的变化
一个物体的相对于别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
定义更加严谨
参考物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相同
速度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单位的换算)
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高中引入的矢量
强调了速度的方向,初中的速度其实是指高中的速率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
相同
力
力
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相同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相同
作图
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高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力的大小
重力
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相同
大小
G=mg
高中说明:g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方向
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或垂直水平面向下
高中解释清楚:为什么重力不是指向地心?
重心
各个部分所受重力集中的那个点
相同,高中多数研究对象仍是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
弹力
形变
塑性形变
范性形变
都指不可恢复原状的形变,只是名字不同。
弹性形变
相同,可恢复原状的形变
产生条件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初中只说明弹力产生的原因,高中进一步说明了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