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老帅教学故事作文课上我看到了晶亮晶亮的眼睛八年级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在给学生上作文课的时候,我有很多很多的感触。
从第一次上作文课的时候,同学们迷茫的眼神中我知道了,写作文对于学生,仍然是一大难题。
今天的作文课上,我看到了学生晶亮晶亮的眼睛。
这让我心里面有一点小小的窃喜,我知道了,我的方法奏效了!一、分数得失清晰可见,学生心里有方法,眼里有目标,这样努力有方向。
每一次在给学生改作文的时候,总是感觉学生的作文杂乱无章,这个时候我就很犯难。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作文?为什么每一次讲的作文课学生都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我的引导。
于是我就想一想,这次作文我想让学生达到哪一种目标?学生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呢?与其每一次改作文的时候白己烦恼。
不如事先给学生定好目标。
那到底定什么样的目标呢。
最基本的目标,先让学生达到吧,这最基本的目标都是哪些呢?首先字体要工整吧!其次作业面要干净。
再一个写作的思路要清晰吧。
对于文章写作上的要求要首尾呼应吧。
这几个要求,对于每一个学生,只要他用心去做都可以得到分数!字体写的工整,可以得到十分;作业面干净,也可以得到十分;条理清晰,仍然可以得到十分;首尾呼应,还可以得到十分。
最后一条作文有文采,又十分。
这样每一次让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我都会要求他写下以下内容:字体()作业面()条理清晰()首尾呼应()写作文采()在看完学生写的作文之后,我会根据学生作文的水平,在每一条的后面打上合理的分数。
学生拿到白己的作文之后,看到每一条分数,他白己也会知道,白己哪一方面做的不够好,下一次他都会努力。
每一次讲完作文之后我都会告诉学生:字体、作业面、条理清晰、首尾呼应这四条,只要你稍加努力,都可以做到。
而文采,就需要大家的日积月累,多读书,读好书。
这样给学生写评语,改作文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学生每一次拿到作文,再也不是随便看一看,老师给他评语,然后就把作文放在那了。
而是真实的看到白己的哪些缺点。
我在改作文的时候呢,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节约改作文的时间。
二、心里有作文,作文教材处处可见。
在评月考卷试卷的时候我发现,试卷上的那两篇现代文阅读非常有特点。
篇篇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范文,在谋篇布局上又有相通之处!这两篇作文的题目一篇是〈〈一杯水的温度》另一篇是〈〈评语》。
我先来说一说〈〈一杯水的温度》。
这篇文章讲的是我的朋友在深圳打工的时候,工作完毕天下着雨也很寒冷,他一个人躲在大酒楼的屋檐儿下偷偷的在啃着凉馒头,他特别渴望能得到一杯温开水。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觉得,这一杯温开水是一个奢望,他感觉很失望的时候,忽然酒楼的门打开了,一个陌生的服务员邀请他到酒楼里面,并给他倒上了一杯温开水。
刚开始他认为,肯定是酒楼的工作人员想宰客呢!事实上,不是。
这位服务员不但为她倒了一杯,接着又给她续了一杯。
最后走的时候,他以为,这杯温开水要付钱,但是服务员告诉他,酒楼里面的白开水都是免费的。
这让生活在异地他乡的我的朋友,感觉到莫名的感动,内心激动极了!后来,我的这个朋友呢,挣了一些钱,回到家里,白己开了酒楼。
在白己的酒楼里,他明文规定:下雨天的时候,可以邀请在屋檐下避雨的人们,到酒楼里喝一杯免费的温开水。
最后,作者说,这一杯温开水,放大了人们对陌生人的关爱。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它传递着一种大爰。
一杯温开水,传递的是陌生人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一个关爱。
再来说一说〈〈评语》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的是,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给我写的评语。
我把老师给我写的活泼欠用功,读成了,活泼又用功。
在这条评语的激励之下,我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
后来我才知道,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
十年之后,我也当了老师。
我在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写得又认真,又工整,生怕学生误读了我的意思,也希望学生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老师对学生的善意的鼓励和表扬批评。
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想起童年的白己,也曾经这样骄傲的看过老师的评语,也知道,老师的评语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的重要。
两代老师,两种评语,积极的评语,往往能够传达出更多的善意。
讲完这两篇现代文阅读,我忽然意识到,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同样把这篇文章分作两部分!〈〈一杯温暖的白开水》先写服务员给我朋友一杯温暖的白开水,然后写我朋友给别人一杯温暖的白开水;〈〈评语》先写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误读老师的评语,然后写十年后当老师的我给学生写评语。
在写作手法上,和写作方式上,在详略的安排上,这两篇文章,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于是我灵机一动,何不模仿也来写一篇作文呢!我告诉学生,爱心可以传递。
善意,可以传递。
就好比我们刚刚学过的两篇现代文。
一杯温开水传递的是陌生人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
评语传递的是老师对学生最真诚的鼓励和呵护!我就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碰到相似的事情?当这个问题问出之后,很多学生都在摇摇头,即便是没有摇头的学生,眼睛里传递的也是一片茫然,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说,当年我怀孕的时候,去郑州坐地铁,刚到地铁上,就有很多小伙伴站起来给我让位。
对于行动不便的我来说心里既不好意思,又颇为感动。
来白陌生人的善意,陌生人的关怀,让一个行动不便的孕妇,心里感动极了。
我当时就想,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都尽可能的伸出援手。
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传递呢?把别人给白己的关心,给白己的呵护,传递给更需要它的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善解人意呢?说到这里的时候,很多学生似乎已经明白了今天的作文。
我又问大家,那么这篇文章是怎么样来展开的呢?学生还很不习惯我这样问问题。
所以一脸的懵圈!我又引导学生说:如果把一杯温开水这篇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大家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很多同学都能说出,这样分的原因是,前面是我朋友受到了别人的帮助,后面是我朋友去帮助别人。
我又紧接着问出另外一个问题:哪一部分是详细写呢?哪一部分是简略的写呢?学生们很快给出答案,我朋友受到别人的帮助是详细写的,我朋友帮助别人是简略写的!紧接着我又问同学们,为什么把别人帮助白己详写,而白己帮助别人却简略的写呢?可不可以两个部分都详细写呢?很多学生都给出答案:可以两部分都想写,这样的话就显得很啰嗦,重点不够突出!也可以把我朋友给陌生人的帮助详写,但是这样写就很难展现朋友受到服务员热情帮助后很触动灵魂的心理活动。
不是作者要传达的思想。
看来学生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还是很清楚的,关键是怎么样才能把一部分作为详细内容详细展开呢?这个问题确实难为了大家。
怎么样才能把一部分内容详细写清楚,始终是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我就告诉学生说,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段落来说一说,有一个学生终于鼓起了勇气,念出了一小段,我就问大家,这一小段主要写了啥内容呢?有的同学说,心理描写,我说同学们,要想把一部分内容展开详细的描述,除了可以运用心理描写之外,还可以用哪些描写方法?很多同学都立马给出了答案,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还有一个学生立马补充,除了这四种描写方法之外,还有一个是外貌描写!我告诉大家,大家说的一点都没错。
你能分别在文章中找出,哪些是动作描写?哪些是语言描写?哪些是神态描写?有没有外貌描写呢?同学们很快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然后我给大家说,这就是,把一个部分内容,展开详细的叙述的锦囊妙计。
在说到〈〈评语》这篇现代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找出来作者设计巧妙的场景。
很多学生一眼就看出。
我和阿益一起来看老师评语的过程设计的非常的巧妙。
我让学生用几个字来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很多学生都一下就能概括出来,最少的,仅用了四个字。
这三个字是:我看评语。
当时我就问大家,你看,我看评语”就这三个字的内容,作者都写了长长的一大段,而且写的栩栩如生,就好比在我们面前演了一部话剧。
同学们,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呀?学生一下子抓住了重点:有对话描写,有动作描写,还有心理描写。
然后我就告诉大家,我们同学们,常常会把很复杂的事情,一笔带过。
这就是我们写作文写得不够生动的原因,怎么样才能把那些生动的过程,写的又详细又具体,又让人难忘呢?这就少不了运用各种描写手法,也可以白己设置一些场景,让描写的内容更生动更形象。
这种讲述结束之后,学生对于写作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觉得有信心写好今天的作文啦。
学写作文,当然也可以去模仿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随时可见,随时可见的优秀作品,可以随时给学生讲,也可以让学生随时模仿,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机会!三,理清课文思路,优秀课文,绝不放过。
本周内学习的朱德先生的〈〈回忆我的母亲》。
这篇课文给同学们很大的启发。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语言朴实,方法可学,学好能用。
在讲授第一课时的时候,我让学生重点看了1到13段的文章。
我让学生用白己的语言概括出1到13段讲了母亲的多少事情?学生完全把这些内容概括了出来。
我把每一位学生概括的每一件事情,都详细的写在黑板上,一条条罗列下来,大概有二三十件之多。
我告诉学生,如果这每一件事情都相当于是一个珍珠的话,你用什么来把这个珍珠这一个个的珍珠串成一根美丽的项链?这就牵涉到这篇文章的线索,朱德老先生是怎么样把回忆我的母亲的线索展现出来的呢?很多学生,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在文章的第一段:母亲勤劳的一生。
可以当做文章的线索。
我又问学生,1到13段,讲了这么多事情,朱德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告诉我们,母亲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母亲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有的学生回答:母亲是一个勤劳节俭的人;有的学生回答:母亲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还有的学生回答:母亲是反抗压迫的人;最后一个学生总结说:母亲还支持孩子参加革命。
我说,大家说的都非常的好。
除了这些之外,母亲还很坚强,很刚毅,彳艮吃苦耐劳。
母亲还是家里面的顶梁柱。
我问大家,母亲的这些特点,朱德是怎样展现出来的呢?同学们一致回答:是通过那些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告诉我们的。
所以我就问大家,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妈妈,你有没有写过和妈妈有关的作文呢?很多学生都点头显然写过,但是写的不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们虽然和妈妈的朝夕相处,却不明白,妈妈有什么特点,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事情来表现妈妈。
学过这篇文章之后,同学们在写我的妈妈,是不是就很有启发呢?朱德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在写作结构上也是可圈可点。
第二课时,我在引导学生看14到17段的时候,我就问大家这几段都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很多学生,不太知道怎么判断,议论和抒情。
我就给学生举例说: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这是哪一种表达方式?是记叙,因为它就是说出一件事情!我又举例说:八三班的学生多么可爱呀!这是哪一种表达方式?是抒情!因为它在表达一种感情!这时候很多学生好像明白了。
我赶紧又举行例说:八三班的学生是最棒的,这就叫做议论!什么是议论呢?就是表明态度,说出白己的观点。